中老年控糖新刚需:低GI食品如何摆脱“智商税”声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02:16 2

摘要:近期,医学营养品牌玛士撒拉宣布完成2025年第二轮超亿元融资。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卫家告诉AgeClub,公司一大主营业务低GI食品正稳步推进和发展。

作者 | AgeClub任子勋


前言

面对严峻的糖尿病患病形势,在日常饮食中维持健康血糖稳态,已成为当代银发族的“新刚需”。

银发族的主动健康管理需求,正推动“低GI食品”从初步落地走向全面爆发。

近期,医学营养品牌玛士撒拉宣布完成2025年第二轮超亿元融资。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卫家告诉AgeClub,公司一大主营业务低GI食品正稳步推进和发展。

另一传统食品巨头旺旺也在2025年通过子品牌爱至尊发力“银发低GI食品”。爱至尊品牌营销负责人黄奕雯告诉AgeClub,公司推出的两款新品上市一个月销量破百万。

本文,AgeClub将结合代表性低GI食品品牌案例,探讨如何把握2025年的银发赛道机遇。

01

银发糖尿病患者逼近5000万,

低GI成新刚需

糖分、油脂等成分的超量摄入,正让银发族陷入糖尿病“危机”。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算,我国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从2019年的3500万上升到2024年的4790万,预计2025年该年龄段糖尿病患者数量将上升到7660万。

研究预测,如果不加干预,糖尿病年龄标化患病率将从2023年的13.7%上升到2030年的16.15%,并将在2040年进一步达到21.52%。

过去,银发族只能被动地在患病后,通过药物/限制饮食来管理血糖。这不仅导致老人生活质量下降,还很难被长期遵从,难以保证治疗效果。

低GI食品的出现,彻底改写了银发族面临的局面。所谓低GI食品,指的是血糖生成指数(GI值)不高于55的食品,具有葡萄糖释放缓慢等特点,能够将人体血糖波动控制在较小幅度。

低GI食品行业近些年迅速升温。从2019年的百亿元市场规模到如今——据叮咚买菜数据,2024年我国低GI食品销售额约为13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000亿元规模。

2025年,银发低GI食品行业迎来多个新信号。

政策层面。7月《中老年人群用低GI食品》(T/CS 088—2025)团体标准发布,该文件首次以标准形式对“控糖、减负、食养”方向提出系统性规范。

市场层面,各路企业持续入局。

旺旺爱至尊透露,除了2025年初推出的低GI五黑饼干与黑芝麻软糕,预计9月还将上线低GI黑芝麻牛奶等乳制品;糖友饱饱旗下低碳水控糖主食品牌糖友厨房于近期亮相,旗下涵盖鲜肉包、鲜肉水饺等新品;盒马采购人员近期表示,2024年以来,低GI品类销售大幅超出预期,复购率高于普通商品,目前盒马已在App推出了40+款低GI产品。

AgeClub认为,低GI食品将迎来两大发展机遇。

一是场景突破。

赛道早期,企业主要瞄准医疗场景下糖尿病患者的就餐刚需,提供面条、饼干等低GI主食。

随着行业爆发,低GI食品的应用场景突破传统医疗领域,不再局限于服务糖尿病患者,而是通过营养定位,为追求健康管理的银发族等人群,提供日常饮食的升级方案。

二是产品价值深挖。

“低GI食品+其他营养元素”——面向银发族特定营养补充需求,定制化开发的产品模式正在兴起。

此外,市面上已有产品仍有迭代空间。中国营养学会指出,部分食品虽然打着低GI旗号,但实际上含有高脂肪、高钠、反式脂肪酸等,牺牲了营养均衡,反而可能导致人体内脏脂肪堆积等问题。

02

打开老年市场的关键:组合式打法

行业成功案例表明,将配方创新、场景突破、打通精准渠道、构建品牌价值多维度结合,是企业能否打开银发低GI食品市场的关键。

玛士撒拉联合创始人张卫家透露,公司在低GI食品领域的差异化策略在于:以医疗场景为切入点,打造具有专业医疗属性的产品矩阵。

张卫家详细阐释了玛士撒拉低GI食品业务的发展逻辑:初期聚焦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特殊需求,针对这一群体“既要营养补充又需严格控糖”的痛点,研发低GI食品解决方案。

孕妇群体对食品安全的“严苛”要求,客观上形成了天然的产品品质验证机制——通过这一敏感人群检验的产品,自然获得了银发族等更广泛控糖人群的信任。

继推出低GI主食后,玛士撒拉进一步拓宽视角,在保持食品医疗属性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健康饮食选择。

玛士撒拉官网显示,目前品牌已推出26款低GI食品,涵盖主食、零食、饮品、乳制品、酱腌菜等品类矩阵。包括低GI坚果脆在内的多款产品在线下渠道年销破亿。

(图片来源:玛士撒拉官网)

当今银发族不仅有控血糖的基础需求,更希望能进一步获得美味、养生、多样的产品体验。

艺恩发布的《2024低GI食饮消费者洞察》表明,低GI相关产品讨论维度中,品类的讨论占比达到第一,共计26.6%。消费者希望尝试更多不同种类的低GI食品。

基于这一趋势,部分品牌瞄准特定场景进行食品配方创新,迅速获得增长。

杂粮品牌“在旗”瞄准了正餐场景。消费者具有普遍认知:燕麦、小米等杂粮更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然而,传统杂粮类食品却在用户体验上具有显著痛点——食材粗糙的口感让银发族等人群难以下咽。

零食品类的“情绪价值+全时段+易分享”属性,帮助爱至尊产品在银发族中快速传播、积累口碑。五黑饼干与黑芝麻软糕在抖音上市一个月销量便超过百万。

(图片来源:爱至尊)

除了打造产品硬实力,各企业低GI食品板块的业绩增长,更在于产品与渠道策略的相辅相成。

医院是糖尿病患者最信赖的产品购买渠道。

玛士撒拉深度布局院内渠道,将产品展示与医院场景深度融合,在住院部、产科等精准用户聚集的区域展示曝光。在医疗场景中,无论是陪同就诊还是住院探视,患者及家属都能直观接触产品实物,这种场景化展示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可信度与亲和力。

相比专业医疗属性,爱至尊的产品瞄准日常生活中老人健康解馋需求。渠道上,爱至尊选择将长者食堂、社群和敬老院等中老年人群聚集地,作为品牌曝光的主要阵地。

通过举办产品试吃活动、定期探访的公益行动模式,爱至尊赠送出10万+份产品,在银发群体中植入低GI零食的产品心智。

黄奕雯认为,中老年食品的长期差异化不是“多了一种口味或多了一款产品”,而是“把一块饼干做成有医学背书、能每天买到、愿意每天吃、子女愿意买单”的系统工程。

03

用户信任仍是最大挑战

银发低GI食品赛道仍面临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在于获得用户信任。

在和AgeClub交流时,张卫家透露出玛士撒拉对低GI食品的态度——稳健优于速度。他表示,玛士撒拉的低GI食品业务没有做大规模的广告投放。这背后折射出企业对获得用户信任的敬畏心。

银发族在低GI食品消费上具有一定特殊性:其购买决策直接关联健康管理刚需,而"千人千糖"的生理差异使得产品效果呈离散化分布。

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同一款产品的反馈可能同时存在“满意”与“智商税”的声音。

这一现象背后揭示了更深层的痛点:企业对于功效承诺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如何把握宣传尺度;怎样填补专业认知与大众理解之间的鸿沟。

低GI食品赛道的从业者表示,行业现如今一大问题在于:过分简单化和概念化。

“在业内,大家都知道,低GI食物不可能100%有效。一方面,大众相对来说缺乏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很多商家只为快速卖货。短视而浮躁的行为导致消费者的信任不断被破坏。”

企业应该如何重建信任?在从业者看来,低GI品牌应该从真正的核心人群出发,逐步建立准确的产品认知。

低GI食品认证与临床研究数据,正在成为行业的一项基本通行证。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围绕银发族等目标客群,持续打造标杆案例。

AgeClub获悉,为应对行业挑战,玛士撒拉的做法之一是在线上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而非流量网红合作,立足存在切身痛点的患者人群,向院外的广大人群进行品类科普和产品展示。

线下场景化营销同样是一个关键突破口。以低GI饮食等主题的健康科普活动在全国持续升温,如今年7月,黄石市营养学会与第五人民医院合作,在老年康养中心开展的沉浸式健康宣教。企业借此既精准触达银发群体,又通过体验式互动强化品牌认知。


来源:AgeClu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