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整体画面上来看我们曾经熟悉的“国防绿”比例逐步减少了,坦克都是褐色的沙漠迷彩。
一开始标兵列队,刺刀都在闪闪发光!!!
从整体画面上来看我们曾经熟悉的“国防绿”比例逐步减少了,坦克都是褐色的沙漠迷彩。
尤其在预备役、联合国维和部队等方阵,士兵都穿着褐色的迷彩制服。
甚至有一些海军雷达、反舰、鹰击导弹等远程装备,白色涂装。
这或许代表着我们陆地战场的作战场地和战争方式的逐步改变。
战场正在从“前线”战斗,变成立体、纵深的“系统战"形态。
以前阅兵,常见的就是步兵、坦克、炮兵、导弹、海军、空军。
这次看到了“无人机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水下兵器方队、海上无人作战方队、无人潜艇方队、超高音速导弹方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等。
一方面是因为无人机、网络战等新型装备和武器投入战场。
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我军的作战能力正在精细化,专业化,配合不同战场,有不同的针对作战方式。
对于步兵,能看到防弹头盔上的护目镜。
尤其是坦克编队的头盔,根据央视节目披露的信息,这个护目镜是AR可视化的。所有战场信息和战车性能,都可以直接投影在护目镜上。
民兵部队,能看到女兵科学合理的遮阳帽和防风丝巾。
军事装备上,也给了很多不同角度的特写镜头。
大方展示武器装备的各种细节。
让一些军迷甚至能通过这些特写,推断出携带的作战模块功能和类型。
这证明我们的军事技术力量正在超越大多数国家,形成技术代差的优势自信。
因为是自主研发的高尖端的技术能力,所以大方展示,不怕别人推断。这些看似科幻武器,已经是当前的主流列装。
更先进的武器我们肯定还有。
在这次的展示逻辑里,所有兵种按照不同的作战模块组合,透露出了“模块化”+“信息链”的灵活组合“体系化”战斗思维。
天网、陆地、水面、水下、空中、近地太空,形成一套立体的作战系统。
很多装备甚至军迷都没有见过,不少弹幕都在刷“军迷变军盲”。
尤其是无人机、无人艇等全自动智能装备的列装,过去网上都是段子,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
这种全域无人作战装备的亮相,一般证明着部队的作战方式也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看直播的时候没注意,本来我以为只是四型无人机,结果看回放的时候发现,居然是六型无人机。参阅的无人机居然没有一架是重复的!
两型无人僚机,将是歼20s最忠诚的伙伴。
19年阅兵的时候,东风17的出现让所有人都直呼科幻,但谁能想到短短6年之后,东风17就像下崽一样生出了一大堆:巨大新高超,
以前还有人说,双锥体不算高超,不过是用自己上限追赶美国下限罢了,但这次,双锥体,吸气式,滑翔体,超燃冲压发动机,
我们每一样都有了,路基,空射,舰射,艇射,每种平台也都有了,
不管你想要什么样的总有一款适合你,时过境迁,我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那句了“把落后的帽子,狠狠的甩到太平洋那头去”
发现表情非常精彩,或许代表了很多关心中国这次阅兵人的内心活动。
这次阅兵给人的惊喜很多,透露的信息能让军迷们兴奋很久。
能够看到祖国正在变的强大,能感受到科技的发展。
歼20S也是亮点,无人作战,信息战,乃至整齐划一的正步都是亮点,
反正全部是亮点和燃点!!!
来源:明月度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