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收盘后,老张给我发微信:"亿纬锂能又涨停了,这固态电池到底啥来头?"我盯着手机屏笑了——三周前这哥们刚把锂电股清仓,说是"涨太高怕回调"。这场景太熟悉了,就像2019年他抛掉茅台时说"估值泡沫",结果白酒又疯涨两年。
昨天收盘后,老张给我发微信:"亿纬锂能又涨停了,这固态电池到底啥来头?"我盯着手机屏笑了——三周前这哥们刚把锂电股清仓,说是"涨太高怕回调"。这场景太熟悉了,就像2019年他抛掉茅台时说"估值泡沫",结果白酒又疯涨两年。
一、火爆行情下的冰冷现实
电池板块最近确实风光。亿纬锂能固态电池量产基地刚揭牌,股价就窜上13%;天宏锂电、正业科技这些二线标的也跟着涨停。但有意思的是,融资余额数据显示,电力设备行业单日净买入33.38亿元,中际旭创这类个股被机构抢筹超17亿——这可不是散户的手笔。
我认识的大多数散户此刻在干嘛?要么追着涨停板问"还能不能进",要么看着自选股哀叹"早知道不卖"。就像上周安克创新被209家机构调研,股价应声上涨20%,但普通投资者连调研公告在哪看都不知道。
二、牛市四大致命幻觉
行情越火,陷阱越多。我总结过散户最常踩的四大坑:
持股待涨:以为捂住股票就能躺赢,结果错过机构调仓窗口只做热点:追着电池、光伏跑,却不知道机构早在三个月前布局强者恒强:认为涨得多的会一直涨,错过板块轮动机会超跌反弹:抄底跌得惨的股票,殊不知有些票是被机构永久抛弃去年有个经典案例。某私募大佬在酒桌上说:"银行股现在就是2005年的房地产。"当时招商银行股价45块,满桌人哈哈大笑。现在呢?招行股价翻倍不说,整个银行板块「机构库存」数据连续26个月活跃——这可不是靠散户合力能做到的。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三、数据不会说谎
白酒板块的教训更深刻。2023年四季度开始,「机构库存」数据突然消失,但市场上"抄底白酒"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个做直播的财经大V,在山西汾酒跌到180块时押上全部身家,结果现在股价不到120。他至今还在直播间里念叨"消费复苏",却看不见数据图上那条代表机构态度的橙色柱体早已归零。
这让我想起彼得·林奇那句话:"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的区别,就像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星空。"现在回头看,银行股的强势和白酒的颓势,早就在量化数据里写得明明白白。
四、在机构的主场生存
现在市场每天成交万亿,但真正决定股价走向的可能就是那20%的机构资金。就像最近光伏设备板块异动,通润装备、安彩高科突然涨停,表面看是政策刺激,实则设备企业300亿订单数据一个月前就公布了——机构早算准了业绩爆发期。
我这些年最大的感悟是:市场永远在奖励发现真相的人。当年我靠肉眼判断买卖点,现在更相信那些能穿透表象的量化工具。就像X光能照出骨骼暗伤,好的数据系统能照出资金动向——这不是什么黑科技,只是把市场里公开的交易信息用更聪明的方式呈现出来。
回到开篇的电池行情。亿纬锂能突破固态电池技术是真,但更真的是机构资金提前三个月就开始温和放量。现在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时,龙头股短期涨幅已超30%。下次再遇到这种行情,不妨先问问:机构库存数据是否持续活跃?板块内中小盘股是否开始跟涨?这些才是决定行情持续性的关键。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来源:风谷世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