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气好时一天巡查一次,下大雨时半小时就得巡查一趟。”近日,隆德县秋雨未歇,联财水利工作站站长柳全军披上雨衣又出了门。他管辖区域的6座水库正面临一场“旱涝交织”的特殊考验:既要防洪泄险,又要蓄水抗旱。
“天气好时一天巡查一次,下大雨时半小时就得巡查一趟。”近日,隆德县秋雨未歇,联财水利工作站站长柳全军披上雨衣又出了门。他管辖区域的6座水库正面临一场“旱涝交织”的特殊考验:既要防洪泄险,又要蓄水抗旱。
听起来有些冲突,实则防汛抗旱是杠杆的两端,重在精准调度。
在隆德县联财镇,柳全军和同事24小时值守,频繁检查着坝前渗水、水体浑浊度及启闭机运行状态。“水位一高,就要算来水量,对照库容曲线图研判蓄水情况,一秒都马虎不得。”柳全军负责的高坪水库当前蓄水194.78万立方米,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同时仍承担着下游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今年是在防汛期间抗旱,必须确保水位安全,又能蓄水灌溉”。
除了人工精细巡查,工程的加固为安全上了“双保险”。在清凉水库,新建的非常溢洪道成了应对极端降雨的“保险栓”。“在水位上涨迅速、常规泄洪道泄量不够用时,它就会把水安全泄入清凉河。”隆德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李韶玮介绍。隆德县城关镇三里店水库也新建了非常溢洪道,配备了防洪挡板。这些新建的工程设施共同构成了隆德县应对超标准洪水的防御体系。
科技赋能也延伸至村庄。在城关镇南河社区,新安装的简易雨量报警器正实时显示着降雨数据,一旦超过阈值便会自动报警。设备一旦发出预警,志愿者将立即组织山洪灾害点的村民转移至村部、学校等安置点。目前,此类设备已在隆德县10个山洪灾害危险村投入使用。
如何平衡防汛与抗旱?关键在“算清水账”。以清凉水库为例,7月25日蓄水10万立方米,可容纳入库洪水总量149万立方米。“经过预判,水库安全有余量,利用降雨蓄水也是抗旱。”李韶玮介绍,基于精准研判,在8月初的强降雨中,隆德县统筹泄洪70余万立方米,并将部分水量调至下游灌溉,既确保了水库安全,又缓解了农业灌溉缺水的情况。支撑起隆德县防汛抗旱、实现精准调度的是一张看不见的智慧水网。隆德县通过水库矩阵建设平台,实时监测40座水库的雨情、水情,实时数据直达区、市、县三级水务部门。“技防离不开人防。今年雨多但仍缺水,所以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重担落在基层一线职工身上,他们不间断地对水库巡查,才能保障全县库坝安全度汛。”李韶玮说。目前,隆德县40座水库全部建立“一坝一策”台账,并完成库容曲线复核,为保障供水与防汛安全提供支撑。
隆德县通过科技与人防相结合、防汛与抗旱并举的双重举措,守护着防汛抗旱的平衡点,也守护着群众的安全线。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