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5网红低俗求婚被拘:流量炒作何时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11:00 1

摘要:"求婚秀恩爱"竟成违法工具?近日西安5名网红策划低俗求婚剧本被行拘的新闻,让无数网友直呼大快人心。当你在直播间看到的甜蜜求婚,可能只是精心设计的带货陷阱。

"求婚秀恩爱"竟成违法工具?近日西安5名网红策划低俗求婚剧本被行拘的新闻,让无数网友直呼大快人心。当你在直播间看到的甜蜜求婚,可能只是精心设计的带货陷阱。

低俗炒作背后的流量生意

据灞桥警方通报,这5人虚构"刘增怂求婚刘美人"等情节,利用年龄差、婚恋矛盾等敏感点制造话题。49岁的"刘美人"与31岁"刘增怂"上演母子恋戏码,27岁的"端姐姐服饰"则扮演插足者。这种为带货编造的狗血剧情,正是短视频平台低俗内容的典型样本。

类似案例在各地频发:去年杭州某团队策划"富二代当街求婚保洁阿姨",今年初成都网红自导"原配暴打小三"戏码。这些团队深谙"黑红也是红"的流量法则,往往选择婚恋、贫富差距等社会敏感话题作为炒作切入点。

执法边界如何界定?

此次西安警方的处罚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条款。与以往单纯封号不同,直接对策划者采取行政拘留措施,释放出明确信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但实践中仍存在界定难题:同样是剧本表演,为何有些被认定为艺术创作,有些就是违法炒作?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西安案例中,策划者不仅虚构人设,还通过多平台联动炒作,已经超出正常内容创作范畴。

平台责任不容推卸

值得深思的是,这类低俗内容往往能在平台算法推荐下获得巨大流量。某些平台明明具备识别能力,却对明显异常的互动数据视而不见。此次网信部门启动失信联合惩戒,正是对平台纵容行为的警示。

整治低俗炒作需要形成合力:执法部门要细化网络行为认定标准,平台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用户更应当保持清醒认知。别让我们的每一次猎奇点击,都成为滋养低俗流量的养料。

净化网络空间没有旁观者。当屏幕里的故事太过离奇,不妨多问一句:这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精心设计的流量陷阱?抵制低俗内容,从我们每个人的理性判断开始。

琳啸/监制

番茄小说搜琳啸去看我的小说

来源:阅读一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