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开战!美国对委内瑞拉亮出赤裸威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0:57 1

摘要:炸毁一艘小船,美国把它包装成“历史性打击”。白宫高官振振有词:这是“保护美国的必要行动”。问题是,这不是毒枭大本营,也不是战争前线,而是加勒比海的一艘小船。11个人,船货未公布,身份未确认,却直接被美军火力覆盖。没有拦截,没有逮捕,直接开火。美国自己都承认:这

文︱陆弃

炸毁一艘小船,美国把它包装成“历史性打击”。白宫高官振振有词:这是“保护美国的必要行动”。问题是,这不是毒枭大本营,也不是战争前线,而是加勒比海的一艘小船。11个人,船货未公布,身份未确认,却直接被美军火力覆盖。没有拦截,没有逮捕,直接开火。美国自己都承认:这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这就像一个超级大国,懒得再装警察,干脆扮演刽子手。国务卿鲁比奥在墨西哥还自豪地说:“我们不是拦截,而是摧毁。”口气像极了冷战时期的宣战广播。他甚至补充:“唯有炸毁,才能遏制他们。”这是在打击贩毒集团吗?还是在公然越过国际法的红线?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话更直白:“这只是开始。”他说美国要对委内瑞拉的“阿拉瓜火车”“太阳集团”等组织发动“前所未有的进攻”。注意措辞——不是缉毒,而是“进攻”。这不是执法,这是军事化打击。更关键的是,他们没有公布证据,没说船上到底有什么,只是笼统称其为“毒枭恐怖分子”。就这样,11条人命被炮火抹掉。

先定性,再开火,最后补一句“保护国家安全”。这种剧本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早就演过。只不过这次的对象换成了“毒品船只”。可法律学者已经明确指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公海不是法外之地,美国没有权利直接处决所谓嫌疑人。否则,任何国家都可以模仿:怀疑一艘美国船走私,就直接击沉?美国能接受吗?

把一艘小船当作恐怖基地来轰炸,实在荒唐。但这背后有几个更大的信号。第一,特朗普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全面军事化,把毒品问题直接纳入“战争框架”。第二,委内瑞拉成了靶子。不管这艘船到底是什么,美国都在借机制造合法性:看,我们有理由在你家门口动手。第三,这是对内秀肌肉。美国社会对毒品的恐慌,被政客转化成选票的筹码。“我们敢开火,我们很强硬”,这是特朗普对选民说的故事。

可现实呢?毒品问题是美国自己制造的。阿片类危机、芬太尼泛滥,根源在国内,和加勒比海上的一艘小船无关。美军的导弹能炸死11个人,却炸不掉底层的绝望、医药巨头的贪婪。炸船不是解决方案,只是政治秀场。而委内瑞拉恰好成了合适的靶子。

这种打击还有一个危险:它模糊了“执法”和“战争”的界限。正常情况下,贩毒嫌疑船会被拦截、检查、逮捕。但现在,美国直接开战式处理。这会带来连锁反应:以后每一艘来自委内瑞拉的船,都会被当成潜在目标;整个加勒比海,都可能成为军事火力区。委内瑞拉会坐视吗?拉美国家会沉默吗?这是把区域安全推向失控。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会让国际社会更加分裂。美国总喜欢说“国际秩序”,可自己却是最先破坏规则的那个。炸船事件没有任何联合国授权,没有任何司法程序,就是美国单方面的决定。这比当年的“先发制人”学说更赤裸。连国际法专家都直言:这就是暗杀。这不是执法,而是国家暴力。

别忘了,拉美对美国的反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古巴到委内瑞拉,从智利到尼加拉瓜,美国留下过多少血的记忆?现在它又以“缉毒”为名重新动武。历史不会忘,这一幕和冷战时代的干涉主义没有区别。

关键变量在于接下来美国会不会真的扩大行动。如果这是一次性的火力秀,还能当成政治表演;如果变成系列军事打击,那就是准战争。这会让美委关系彻底破裂,也会让加勒比变成新的火药桶。到时候,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反而更危险。

而这次事件也让世界再次看到,美国霸权的真实面目:它不需要证据,不需要法律,它只需要导弹和话筒。对外可以随意开火,对内可以堂而皇之宣布“保护美国”。所有质疑都可以被盖上“国家安全”的戳子。这是赤裸裸的强权逻辑,披着“缉毒”的外衣。

小船已经沉没,11个人命已经消失。可海浪卷走的,不只是残骸,而是对国际秩序最后一点点的尊重。当一个大国公然把毒枭当作恐怖分子来轰炸,当法律和正义被火力覆盖时,世界该问:下一个会是谁?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