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新就业群体 宁波江北区以爱之名破“五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12:08 1

摘要: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不仅成为城市就业群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成为城市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不仅成为城市就业群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成为城市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爱新就业群体,是打造宁波“甬爱之城”的应有之义。

今年2月,江北区在全市率先设立10个社会工作观察站,依托宁波民生e点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运作,广泛收集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需求和建议;携手《e眼问政·e起聊》融媒访谈节目,为新就业群体正在遭遇的“进门难”“充电难”“休整难”“找路难”“吃饭难”等“小哥痛点”探寻“江北解法”。

节目刊播后,聚焦这些急难愁盼问题,江北全面开展“甬爱之城·北岸友好”建设行动,打造“甬爱驿站”“甬爱商圈”“甬爱小区”等系列“甬爱”场景,让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感。

上述“江北解法”最新进展和成效如何?记者为此进行了探访。

为外卖小哥送清凉。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甬爱商圈:让爱的魔力扩圈圈

9月3日上午,在江北外滩街道日湖未来社区,记者注意到一楼有一家日光餐厅颇具特色,其门口醒目地挂着“甬爱食堂”的牌子。

日湖社区党委书记侯晓桦向记者介绍:为切实解决周边新就业群体的就餐难题,日光餐厅在今年6月精心推出“日光饱盒计划”——新就业群体即便在晚上六点半以后,也能吃上热气腾腾、营养丰富的晚餐,且费用仅需6元。

近期,餐厅与时俱进,结合“饿了么”平台开通了线上预订服务,新就业群体只需花9.9元即可预订用餐,凭预订信息到现场可随心选择菜品。

新就业群体在“甬爱食堂”内用餐。

据悉,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就餐难”,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江北区总工会、江北区民政局、江北区住建局、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等4家单位联合下发《通知》,创新采用“政策支持+平台引流+社区发动+商家优惠”四方联动模式,在全区老年食堂、社区食堂、共享餐厅及优质连锁餐饮企业中打造一批能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稳定、优质、低价的“甬爱食堂”,全面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与幸福感。

目前,江北区已打造“甬爱食堂”6个,发放2000张就餐优惠券,解决约2万人次的新就业群体就餐问题。

除了“甬爱食堂”,江北区以爱之名,推出了“甬爱商家”“甬爱街区”“甬爱商圈”等“爱新”系列。

江北星街坊商圈是最早打造的“甬爱商圈”,目前该商圈已有23个商家加入“甬爱商家”行列,他们不仅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专属折扣优惠,还贴心地配上了茶水、充电、休息、通行指引等暖心服务。

一外卖小哥正在社区爱心冰柜取水。本文照片除标注外均由仇龙杰摄

为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基层治理,今年年初,万象城、来福士、江北万达等全区九大商圈共同加入江北“甬爱商圈”,首批申请“入圈”的商户有近百家。

为了让“甬爱商圈”持续扩容,让服务走深走实,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加快爱的扩圈速度,牵手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万象城、来福士等商圈召开“甬爱商圈”建设恳谈会,制定“甬爱商家”建设十步指引,发动中小餐饮、小面包房、小菜场、生鲜小店、小发廊、夜市摊位等中小商户加入“甬爱商家”联盟,推出平价暖心服务。截至目前,江北区已建成“甬爱商圈”9个、“甬爱街区”10个、“甬爱食堂”6个、“甬爱商家”510个。

甬爱小区:让爱从“盆景”变“风景”

9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江北尚江府西门,几辆印有“望江爱心接力车”字样的自行车整齐排列在“暖心换骑点”。只见一名外卖员熟练地停好电动自行车,迅速将餐点放入接力车车篮,骑上自行车,轻盈地朝着目标楼幢驶去,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配送,随即又匆匆赶往下一个送餐点。

“现在不少小区禁止外卖电动自行车进入,遇到面积大的小区,在里面来回跑,既费时又费力,还常常因超时被扣钱。”谈及送餐体验,一位外卖小哥感慨道,“自从有了‘接力车’,送餐服务的‘最后一百米’既安全又快速,真是太方便了!”与此同时,针对配送大件物品的快递小哥,小区还准备了小板车以供使用。

这是江北关爱新就业群体,破解“进门难”,打造“甬爱小区”的一例。

在奥金府(推广名:姚江金茂府)小区,记者看到了同样的配置,穿过门岗进入小区,便能看到一个暖心换骑点,两辆爱心接力车静静停放在此。不时有外卖小哥前来取车,然后奔赴各个楼栋送餐。

外卖小哥在奥金府小区内的“爱心换骑点”取用接力车送货。仇龙杰摄

据该小区保安介绍,在夏季12时到14时,考虑到天气炎热,且此时小区内走动的居民较少,发生安全事故概率低,小区是允许外卖骑手骑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的。此外,保安在放行时会主动提醒“小哥”注意安全,并给予目的地指引,方便他们快速送餐。

“为进一步解决‘进门难’‘找路难’‘充电难’等新就业群体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规范落实‘甬爱小区’建设,我们发布了详细的《建设指引》,主要内容有服务阵地友好、进出畅行友好、指引信息友好、交通环境友好、充电补能友好等,大大促进了‘甬爱小区’的规范化建设。”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联动住建、市场监管及属地街道(镇)分类施策,江北区已完成所有小区的设施排摸,共建成256个“甬爱小区”,破解63个小区“进门难”问题。

“甬爱小区”的增容扩面,正让对外卖骑手的关爱从单一盆景化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甬爱驿站:让爱蔓延四季

在新能源网约车数量持续攀升的当下,那些几乎全天在路上奔波的司机师傅,面临着吃饭、休整及车辆充电等诸多难题。这也在上期的节目中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

为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关爱,江北区以遍布大街小巷的“甬爱E家”服务驿站为平台,通过建立行业党组织和属地党组织,构建新就业群体“职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我们根据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活动轨迹热力图,先后布局建设28个‘甬爱E家’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包括全省首家网约车司机之家、全市首个“甬爱之城·蓝色微光”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

其中,后者是由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与“饿了么”平台携手打造的专业服务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核心阵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内设“甬爱E家”、组织生活馆、科技体验馆、职业保障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心灵治愈室、数字阅读区及桌球馆、观影区等契合新就业群体需求的功能区域,服务范围辐射周边40平方公里的奥体中心板块,极大提升了新就业群体幸福指数。

位于江北大通桥光储能充电站内的“甬爱E家”服务驿站。

9月3日,记者在位于江北甬江街道的名为“红色方向盘”的“甬爱E家”服务驿站里见到了网约车司机刘师傅,他对驿站的服务连连点赞。

“在驿站内,我们不仅能方便地充电,还能随时取用饮用水,在空调房里舒适地休息、用餐。中午时段,还有物美价廉的可口饭菜享用。这些便利服务让我们在休整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真是太暖心了!”

驿站设在位于江北大通桥的全省首个光储充检放“五位一体”充电站内。该光储能充电站负责人周迪锋介绍,2023年下半年,充电站与甬江街道携手,成立了网约车司机公会,并开展了一系列暖心服务活动。

如今,公会已拥有五百多位会员。“今年6月,公会更是联合甬江街道工会,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餐费补贴,已惠及一万余人,切实减轻了司机的生活负担。”

江北“甬爱E家”推出的“小哥便当”服务活动。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目前,江北区已形成以“甬爱E家”江北枢纽站和“甬爱之城·蓝色微光”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阵地,232个甬爱驿站、青年之家、妇女儿童驿站等为补充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矩阵。“甬爱驿站”越来越让“甬城小哥”感受到关爱不分季节,无时不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建设“甬爱之城”,江北乘势而上。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地方还需要提升,如新就业群体细分行业党委实体化运行需进一步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有待强化。下一步,江北区将继续探索行业党委实体化运行,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建高地。”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围绕以“基地”为工作模式的网络主播群体、以“大厂+站点”为工作模式的快递员群体、以“场站”为工作模式的网约车司机群体、以“码上”为工作模式的网约配送员群体,积极探索打造党建范式,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跃升。

来源:甬派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