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也能“拉花”?宁波这地晚稻丰收在望,画面超治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5 12:08 1

摘要:在这个节点上,姜山镇伟农粮机合作社成员蔡晓青正忙的“热火朝天”,记者跟随他的脚步,一同走进这片绿色的海洋,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拉花”授粉过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邹宸 鄞州区融媒体中心 潘淑瑶 朱梓榭 通讯员 周凌峰

【晚稻“拉花”现场】

阳光依旧炽热,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的田野上,晚稻正迎来抽穗扬花期向灌浆期过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节点上,姜山镇伟农粮机合作社成员蔡晓青正忙的“热火朝天”,记者跟随他的脚步,一同走进这片绿色的海洋,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拉花”授粉过程。

在伟农粮机合作社的示范田里,稻浪翻滚,生机勃勃。

稻田两侧,拖拉机车快速移动,尼龙绳在父本稻穗(主要负责供应花粉)上掠过,扬起的花粉如细雨般洒落在母本稻花的花蕊上,这就是姜山镇创新的“拉花”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从空中俯瞰,一场沿田垄铺就的稻花潮,以清晰的线条向前漫延,似潮水般踏痕而来,在大地之上涌动。

从空中俯瞰“拉花”过程 朱梓榭 摄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拉花’技术。”姜山镇农办相关负责人指着田间忙碌的景象介绍,“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花粉传播不均一直是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23年开始在部分示范田试点这项技术。”

蔡晓青一边忙碌,一边讲解起“拉花”技术的细节:“收成好不好,关键就看花粉能不能均匀覆盖母本穗层。‘拉花粉’就是我们的秘诀。”

她告诉记者,制种水稻的扬花期一般持续一周,而“拉花粉”的最佳时间就是每天的9点到11点左右。每隔20分钟作业一次,每天拉三次,才能让母本稻花充分授粉。

在现场可以清楚观察到,随着尼龙绳的拉动,父本稻穗上的花粉被均匀地传播到了母本稻花上。蔡晓青说:“充分‘拉花’可以确保花粉密度达到自然授粉的2-3倍,这样产出的稻种才会粒粒饱满。”

据悉,通过前两年的对比试验,姜山镇实施“拉花”技术的田块结实率提高了8%-12%,预计亩产增加15-20公斤。2024年的杂交稻制种试验中,拉花组的亩产更是达到了177.46公斤,与传统人工授粉持平,但用工成本却降低了60%。

扬花的晚稻 朱梓榭 摄

“未实施拉花的田块,由于花粉分布不均,空瘪粒率高达15%-20%。”姜山镇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阴雨天气下,授粉效率会明显下降。而拉花技术不仅能将花粉传播距离从自然状态的1-2米扩展至5-8米,还能同步清除病弱穗,降低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目前,姜山镇已在伟农粮机合作社的300亩核心示范田推广了拉花技术。配合无人机植保和智能水肥管理,预计实现亩均增效300元以上。

空中俯瞰“拉花”过程 朱梓榭 摄

作为“浙江稻作第一镇”,姜山镇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下一步,镇里将借助农业专项债项目,建设3个集中连片制种基地基础设施,打造3000亩鄞州区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

同时,该镇还将积极引进制种农机装备,解决人工不足问题,提高制种效率。此外,水稻机插、无人机赶粉等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也将得到积极推进,进一步降低制种成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