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婚姻里只剩查手机、翻钱包、半夜哭到喘不上气,那不如看看汪小菲怎么在第二段关系里活成了别人眼里的‘省心男人’。”
“如果婚姻里只剩查手机、翻钱包、半夜哭到喘不上气,那不如看看汪小菲怎么在第二段关系里活成了别人眼里的‘省心男人’。”
开头先扔一个扎心的对比:大S曾在节目里说过“我从不看他手机”,当时弹幕一片羡慕,觉得这是顶级松弛感;可后来两人还是离了。
轮到马筱梅,她也在直播里轻描淡写“我不黏人”,却换来汪小菲肉眼可见的松弛——网友拍到他在北京夜市撸串,笑得像终于下班的社畜。
同一句话,两种结局,问题出在哪?
先说相似。
两位台湾女生都给了汪小菲同一种情绪价值:信任。
但信任也分质地。
大S的信任带着“你应该自觉”的潜台词,像给小孩一把钥匙,却随时在门口听动静;马筱梅的信任更像“你随意”,她连门口都不站,直接去厨房煮面。
这种差别,汪小菲在采访里漏过一句:“以前回家像交作业,现在像回宿舍。”一句话,把紧绷和松快的体感全说清了。
再说差异。
大S的“女主范”是把生活当偶像剧拍,吵架要赢,浪漫要到位;马筱梅则是把日子当项目管,预算、进度、情绪全在Excel里。
最明显的是孩子教育。
大S给玥儿报的是瑞士夏令营,14天烧掉40万台币,马筱梅直接在直播里吐槽“贵到离谱”,转头给两个孩子报了北京郊区的自然营,一周两万,包吃住还能摸蚯蚓。
汪小菲在旁边补刀:“她连砍价都砍得比我狠。”
这种“现实感”还体现在继母身份上。
按台媒统计,台湾再婚家庭里,继母与继子女关系紧张的占63%。
马筱梅的做法是“先当室友再当妈”:她陪玥儿追BLACKPINK的线上演唱会,给箖箖买奥特曼卡片,却从不逼孩子叫“妈妈”。
半年下来,玥儿在作文里写“马阿姨像便利商店,24小时开着,但从不催我写作业”,被老师说“比喻很新奇”。
另一边,小S的二女儿Lily最近办了第二场画展。
现场流出的照片里,13岁的女孩穿着校服剪彩,标价最高的那幅《妈妈的卷发》卖了120万台币。
小S没上台,只在后台跟女儿击掌,被拍到时说:“我小时候靠装疯卖傻赚钱,她靠画笔,挺好。”台媒算过一笔账,如果Lily保持一年两场个展的频率,18岁前就能攒下千万台币教育基金,直接跳过“星二代破产”的魔咒。
回到汪小菲。
他最近被拍到带玥儿去后海滑冰,小姑娘摔了四跤,马筱梅在旁边拍视频,汪小菲没扶,只递了杯热可可。
网友评论区高赞:“这家庭终于有正常人的味道了。”所谓正常,不过是不再把婚姻当战场,把育儿当KPI,把前任当仇人。
大S留下的童话剧本被撕掉,马筱梅递上来的是一本记账本,汪小菲在上面写的第一行字是:今天没吵架,省下一瓶褪黑素。
所以,别再问“汪小菲为什么喜欢马筱梅”。
答案很简单:第一段婚姻教他做梦,第二段婚姻教他睡觉。
能睡着的人,才有力气醒来。
来源:山中自在寻仙的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