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岁月·共筑法治青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法治进校园活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5 13:19 1

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鲅鱼圈区人民检察院“小螺号”未检工作室以“铭记抗战岁月・共筑法治青春”为主题,走进营口市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进校园活动。活动以主会场宣讲结合全校同步直播的形式开展,覆盖师生1600余人

铭记抗战岁月·共筑法治青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鲅鱼圈区人民检察院“小螺号”未检工作室以“铭记抗战岁月・共筑法治青春”为主题,走进营口市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进校园活动。活动以主会场宣讲结合全校同步直播的形式开展,覆盖师生1600余人。活动以电影《南京照相馆》为切入点,串联起历史证据与法律证据之间的深层关联,将抗战精神与法治意识融入青春血脉,为在校师生送上了一堂“有历史温度、有法治深度”的法治课。

从银幕到历史:

一部电影背后的“铁证密码”

“1938年,年仅15岁的罗瑾冒死留存日军暴行照片,这本刻着‘耻’字的相册,后来被编号为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成为认定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核心证据之一。”活动现场,检察官以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真实历史原型为引,为全校师生揭开了一段跨越近百年的“证据守护史”。证据是穿越时空的真相使者,即便岁月流转,依然能戳破侵略者的谎言,让历史暴行无可辩驳。

从历史到日常:“证据意识”

成为未成年人的法治“护身符”

不少同学觉得“证据”离自己很遥远,实则它就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既是司法审判的核心基石,更是未成年人维护自身权益、规避误解伤害的“保护盾”。为让抽象的“证据知识”变得可感易学,检察官特别设计了“证据小课堂”,结合“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将专业的“证据意识”转化为青春视角下的具体行动指引。现场明确告知同学们:遇网络诽谤要及时截图留证,遭遇校园欺凌需第一时间报警让“证据意识”真正从书本理论中走进日常实践,成为守护青春的法治“护身符”。

全校师生同步观看课程直播

当历史的铁证与青春的热血碰撞,当法治的理性与少年的担当交融,这场特殊的法治课,不仅让同学们铭记了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更在他们心中悄然埋下“以史为鉴、以法为盾”的种子。未来,“小螺号”未检工作室将持续丰富普法内容、创新宣讲形式,以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推动历史传承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在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国情怀,播撒法治种子。

营口市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出品

来源丨鲅鱼圈检察院

文字丨王春苏

编辑丨王楠

来源:营口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