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院中医外科门诊严磊主任提醒:我们很多人在出现痘痘、疔疮的时候喜欢用手去挤一挤其实是很危险的,我们手上的细菌很多,尤其是婴幼儿,稍不注意就会感染。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时也没有处理好,感染化脓,最后经过血液循环可能出现血源性骨髓炎。
蚊虫叮咬、疔疮、痘痘、火疖子等等生活中很常见的“小问题”,其实很危险。
我院中医外科门诊严磊主任提醒:我们很多人在出现痘痘、疔疮的时候喜欢用手去挤一挤其实是很危险的,我们手上的细菌很多,尤其是婴幼儿,稍不注意就会感染。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时也没有处理好,感染化脓,最后经过血液循环可能出现血源性骨髓炎。
据儿科急诊数据统计,夏季儿童皮肤感染病例中,因不当处理疔疮导致的二次感染占比高达35%。
我院在多年前就曾接诊过一例2岁多的幼儿锁骨骨髓炎患者,她就是因为一个锁骨处的小疔疮没有处理好,出现感染,最后发展成了骨髓炎。
在后续的治疗中,经过了两次手术都没有痊愈,来到我院时已经出现了骨缺失,所幸的是最后在夏院长的治疗下得以痊愈康复,不幸的是该孩子锁骨永远的缺失了一段。
图片:来源于湖北夏小中医院夏文沙院长病历。
火疖子在医学上称为疖肿,本质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化脓性感染。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夏季高温潮湿环境更易滋生细菌。不同于青春痘的“粉刺-脓疱”进程,疔疮早期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结,若抓挠导致表皮破损,细菌可能侵入深层组织引发蜂窝组织炎,甚至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淋巴结或骨髓。
2023年杭州某三甲医院接诊的案例印证了这一危险性:7岁男童因反复抓挠后颈疖肿,感染扩散至颈动脉鞘。医生强调:“孩子指甲里的细菌量是成人的3倍,抓挠相当于主动‘播种’细菌。”
许多家长存在认知误区:有的用针挑破,j挤一挤给疖肿“放脓”,有的涂抹牙膏、酱油甚至草木灰。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情况下,不建议自行处理,及时到医院看诊。
① 直接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疔疮、痘痘、疖肿可能加重感染。
②牙膏、酱油等东西不具备治疗效果。
③挤压、抓挠一方面会将手上细菌传递到创口;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携带细菌的脓液像附近肌肉或骨组织扩散。
湖北夏小中医院中医外科严磊主任提醒:“‘疔疮走黄’现象就是处理不当的常见问题,非常危险,当疖肿出现波动感(表明已成脓)时仍强行挤压,可能使细菌进入静脉血管。之前就在武汉有一个3岁小孩,因面部疖肿挤压后,细菌经眼静脉逆流至颅内海绵窦,引发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险些危及生命。”
01、早期干预
发现红肿硬结时,立即用碘伏消毒后涂抹鱼石脂软膏,促进疖肿成熟。切记避免热敷,温热环境可能加速细菌繁殖。
02、防抓策略
为患儿修剪指甲并锉圆边缘,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说教更有效——科建议用“冰敷止痒法”:用无菌纱布包裹冰块轻敷患处,低温可暂时缓解瘙痒。
03、成脓处理
当疖肿顶端出现黄白色脓点时,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无菌切开引流。家长绝不可自行挤压,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疔疮、痘痘。
04、预防复发
增强免疫力是根本。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如鸡蛋、鱼肉),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勤换衣物,床单被罩等等。
当疖肿出现以下“危险信号”,需24小时内就诊:
● 直径超过2cm或持续增大
● 周围皮肤发红范围扩大(超过2cm)
● 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 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 有明显疼痛(触痛、轻微按压痛)
深耕骨与关节感染、创面感染43年的湖北夏小中医院提醒您:出现疔疮、火疖子、痘痘,尤其是化脓性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若处理不当或可能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波及骨组织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来源:中医骨科专家夏小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