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法治青年的“乡土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5 13:56 1

摘要:下午四五点,巢湖市烔炀镇凤凰村的田埂间静得出奇。张瑞瑞站在村口,耳边传来村民们用方言熟络交谈的声音。虽然每个字都听得真切,但连成句子却让她似懂非懂。这位来自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年轻干部,带着五年机关工作经验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第一次意识到要真正融入这里,首先要过

下午四五点,巢湖市烔炀镇凤凰村的田埂间静得出奇。张瑞瑞站在村口,耳边传来村民们用方言熟络交谈的声音。虽然每个字都听得真切,但连成句子却让她似懂非懂。这位来自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年轻干部,带着五年机关工作经验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第一次意识到要真正融入这里,首先要过“语言关”和“乡情关”。

在安徽法院系统,像张瑞瑞这样的年轻人正一批批走下审判台,深入田间地头。他们曾经熟稔法条文书,如今要学习听懂方言、调解矛盾,甚至帮老人调试网络电视。当法槌的铿锵声融入乡村的鸡鸣犬吠,一场关于初心的实践正在悄然发生。

听懂方言背后的心声

“路上几乎没什么人,偶尔看到几个老人,上去问两句话,却被方言‘拦住’。”张瑞瑞的初体验不是个例。从法庭到乡村,第一个挑战往往是最基本的沟通。

在肥西县花岗镇善岗社区,何婷婷发现了更具体的问题:“很多老人完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不会连接网络宽带,有的甚至连开电视选节目都不会。”她观察到,由于腿脚不便,这些老人很少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于津补贴发放标准、惠民政策内容也无法及时得知。

语言和技术的隔阂背后,是更深层的融入难题。无为市赫店镇黄墩村选调生刘洋记得村党支部书记的叮嘱:“小刘啊,待在办公室里干不好群众工作。”此后,刘洋跟着其他村干部下村走访,在走访中学习沟通技巧,听取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意见。

把法条变成“田间白话”

基层的矛盾调解,远不像在法庭上那样条分缕析。

何婷婷遇到一起兄妹四人的赡养纠纷。八十多岁的老人瘫痪在床,四个子女家庭条件都不宽裕,对赡养方案无法达成一致。“调解员要换位思考,不能摆架子唱高调”,她组织了一次“四员一律”联动调处活动,邀请法律援助律师、派出所民警参与调解。

“通过从法、理、情的角度耐心交流,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兄妹四人签署了赡养协议。何婷婷意识到,这样的纠纷虽然标的额不大,却是群众心里“久久化不开的心结”。

在铜陵市义安区法院天门人民法庭,年轻干警面对的是271件新收案件,以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纠纷为主。在一起涉近百农户的租赁合同纠纷中,法庭与司法所组成调解小组,采用“情、理、法”融合的方式多次沟通,逐渐软化双方强硬态度。

在泥土中读懂民生

在舒城法院挂职锻炼的邓序慧遇到两件截然不同的案子:一件是83岁信访人多年未解的心结,一件是老人不知如何查看手机上的法律文书。

“他并不知道短信里的网址链接可以点开。”当邓序慧教老人点开链接后,老人紧锁的眉头就在指尖触碰到手机屏幕的那一刻舒展开来了。这件“小事”反映出数字时代下的鸿沟,需要司法人文服务去填补。

在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李桥村,朱彬彬遇到了巡察整改的艰巨任务。从政治理论学习到人居环境整治,从乡村产业发展到治理体系完善,每一项整改都要“当下改”更需“长久治”。

大家连续一周工作到深夜,村干部家属都来陪着工作。最后一个晚上,一位家属递给朱彬彬一颗山楂糖:“原来我以为你们是走个过场,现在才知道你们是真的向下扎根。”

从“旁观”到“参与”

这些年轻干部最初都是旁观者,逐渐成为参与者,最终成为建设者。

张瑞瑞从第一次看到村民争吵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能从容大方地接待参观团队,累计接待培训团体十余次、宣讲覆盖五百余人次。她为留守儿童开设公益课堂,见证38个孩子从怯懦到自信的蜕变。

何婷婷组织开展了五场“家门口宣讲”,帮助三十多户独居老人缴纳养老、医疗保险,帮助十余位老人调整电子设备设置,收集数十条便民服务意见建议,她说:“听到了在村部听不到的声音。”

傍晚的凤凰村,稻田连绵成片。张瑞瑞骑着“小电驴”在村里穿梭,现在已经有老人会亲切地喊她“小张”。这颗山楂糖、这声“小张”,或许就是这批年轻干部在乡村找到的最真实的答案。

他们曾经是审判台前的法律人,如今是田埂间的奔走者;曾经熟稔法条文书的严谨,如今懂得方言乡情的温度。他们不仅带来了法治的微光,更收获了对中国乡村最深刻的理解——乡村振兴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村民门前水泥路的一寸寸延伸,是留守儿童书包里的一支新笔,是老人指尖触碰屏幕时舒展的眉头。

点评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成长。法院青年干警以专业彰显担当,用智慧点燃热忱,为法治征程注入青春力量。他们以“归零心态”向下扎根,从乡村调解到巡回审判,从普法宣传到判后回访,在田间地头听心声,在调解纠纷中悟方法,在躬身实践中读懂基层。他们以“奋斗姿态”向上生长,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法律温度化解“急难愁盼”;用为民初心踏遍乡村院落,耕耘培植法治沃土;用典型案件传播法治声音,释法明理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希望你们站在新的起点,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要“眼里有光”“手上有招”“肩上有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答好“强国有我”的基层考卷。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王安林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