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的鸽子还有几只没到家”,今天千万网友全在追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16:26 1

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飞向天空。

一羽鸽子参加阅兵后,出场费有多高?

9月3日下午5时许,太阳开始西沉,肖立忠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一羽鸽子落在了二楼阳台的笼子上。

“这羽是才回来的,不知道路上是不是偷偷找别的鸽子玩儿去了。”

@新华社

几个小时前,肖立忠守在电视机前,听见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口令——“放飞和平鸽!”

话音刚落,他按下秒表。4分钟后,第一羽鸽子便顺利飞回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家,一头扎进笼子里。

和其他同伴一样,它刚刚完成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旅程。

飞完这4分钟,它得到了15元出场费。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飞向天空。

评论区截图。@新华网

这8万羽鸽子来自3000多名鸽友,肖立忠是其中一员。据新华网报道,9月2日下午开始,他们带着和平鸽分别到东城、西城、丰台、房山等10个区集结。区信鸽协会逐羽检查,并将它们集中安置在12辆放飞车中。

放飞车的摆放也有讲究,“和平鸽在飞行中遇到障碍物会掉头,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在广场上空形成盘旋状态。”北京市信鸽协会秘书长孙鹏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如果放飞车搭载的是来自北京通州的和平鸽,这辆车就会被放在广场西侧,当它们出笼朝东飞的时候,遇到朝西飞的和平鸽就会调头,所有和平鸽就会在空中形成盘旋效果。

车厢里放置了水槽和风扇,放飞员会定时补水降温,确保它们能在候场的一夜里保持最佳状态。肖立忠的20羽鸽子也在队伍里。

9月3日那天,肖立忠的女儿肖雪帮他在社交媒体上开了个直播间,直播鸽子回家。网友们涌进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瞬间飙涨到2.5万人;直播1个小时,有49万人观看;他发布的视频,最高的有1877万次播放。

这些鸽子已经不再是老肖家的普通信鸽,现在它们有工资、有纪念足环、见过了大场面。

肖立忠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平鸽放飞活动获得的奖状。图@王睿歆

01

老人和他的“鸽鸽们”

肖立忠的鸽舍不大,几十个木格子堆叠着,里面是150多羽鸽子。鸽舍的空气里混着谷粒的清香和羽毛的腥气。

肖立忠今年65岁,他“不抽烟、不喝酒,就爱养鸽子”。过去40多年,他的爱好从没变过。

肖立忠根据它们的外貌起名叫小黑、小白、小花。有时,这些小家伙名字里也有故事。比如有一羽鸽子叫Wi-Fi,因为路由器是它的“快乐老家”。当初,肖雪考虑到路由器发热的温度接近鸽子体温,用路由器“孵化”了它,并赐名Wi-Fi。

破壳后的Wi-Fi由肖立忠一手养大。这次去参加纪念大会的,有一羽就是Wi-Fi的后代。Wi-Fi遗憾没能参与,它在家“绸缪”新一轮的“生育大计”。

肖立忠和Wi-Fi。图@王睿歆

肖立忠家还有一羽鸽子,长得漂亮周正,飞得快、飞得准,业务能力很强,不但参加了这次纪念大会,还飞过冬奥会等两次重大活动。

肖立忠和他的鸽子们因参与各种重大活动庆典获得的纪念品。图@王睿歆

最让人牵挂的是小白,那是肖立忠家里唯一一羽面部有痣但周身雪白的鸽子。这么说吧,它的羽毛在阳光下是闪着亮的。它颜色洁白,机灵漂亮,肖立忠的母亲在世时,独宠它一鸽。这一次,肖立忠派出了小白一同前往天安门,这是家里最“精壮”的一支队伍。

(图为小白。图源:视频截图)

只是现在,小白还没回来。

02

“鸽鸽”工资15元

“能飞去天安门参加阅兵,再飞回来,就像自己家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一样。”肖雪说,平时带鸽子出门比赛,会考察它们归来的速度和比例,这些指标在养鸽人眼里,就像自家孩子的成绩单。

半年前,北京市信鸽协会发出征集信息,最终挑出了8万羽“精英”参演。每一羽都要在区级收鸽点逐羽检查,确认羽毛完整、体格强健、没有疾病,才能被贴上“合格”的印记。

如今,这些鸽子带回了荣誉,还有“工资”。出场几分钟,每羽鸽子都有15元“工钱”,附加一枚限定足环。小小的金属圈套在鸽子腿上,就像运动员胸前的奖牌。在养鸽人眼里,它比金手镯更珍贵。

不是所有鸽子都这样争气。肖立忠派出的20羽鸽子,1天过后,仍有3羽没回巢。相比之下,朋友家的鸽子悉数归巢,肖立忠有些惋惜,却又笑着摆摆手:“可能是差在训练时间上,人家练得比我们久,这得承认。”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版限定足环。图@肖雪

据科普中国刊登的科普文章,鸽子不想回家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鸽子)似乎有了自己的想法,徘徊在现场周围不愿意离开,似乎还没看够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些更是迷迷糊糊飞到了陌生人家窗边。”

@科普中国

03

“回家的秘密”

不是所有鸽子的鸽生都有机会见证这样的大场面。

退休后这十几年里,肖立忠几乎所有时间都和鸽子们在一起。春、秋两季是最忙碌的时节,他像个教练员,每周送自己的“运动员们”去参加比赛。

北京信鸽协会的工作人员会把这些鸽子带离家中。当他们打开笼子,鸽子们扑腾着翅膀就飞了出去。过不了多久,它们又会带着风回到肖立忠家的笼子上。这项训练重点考察它们从放飞到回家的时间以及对方向感知的灵敏度。

人们一直在探寻鸽子们回家的秘密。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鸽子的喙里藏着一种微小的晶体,能感应地球磁场,如同随身携带一只罗盘。晴天时,它们把太阳当路标,体内的生物钟则不断修正太阳移动的位置;阴天看不见太阳时,就靠磁场来认路。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认为,它们有“备用导航系统”。它们的视力很好,像相机镜头一样,能够迅速调焦。当它们盘旋在天空中时,可以看清每一座建筑,从中辨别出自己的家。

它们的嗅觉同样敏锐。空气中的气味,对鸽子们来说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地图。哪怕只是风里捎来熟悉的味道,它们也能立刻辨认出家的方向,循着味儿就回家了。

当然,科学家们还给出过很多解释,比如鸽子靠腿脚、皮肤、听觉,甚至靠记忆来认路,但目前没有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清楚,它们究竟是如何在茫茫天地间找到回家的方向。

能确定的是,单靠天赋并不够,养鸽人要把鸽子们“回家的冲动”打磨成经得起考验的本领。养鸽就像养娃,要从“宝宝鸽”抓起。

练的第一课就是学会“进家门”。它们的训练会从一扇“活络门”开始。所谓“活络门”是一种只能进、不能出的单向小门,就像地铁的闸机,顶进去就回棚,想反钻却出不来。幼鸽在25天至30天大时,养鸽人会在门后放上食和同伴,反复引导它们穿门,把“进门=安全+有吃的”刻进记忆。

接下来是“开家训练”,小鸽子要跟着老鸽子落棚、进棚,真正记住家的位置。等它们两个月大,就得上“快速进棚”的训练课——饿着肚子飞,回来立刻钻棚找吃的,比赛时才能抢得先机。

3个月大时,它们要从四面八方飞,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把天地印进鸽子的脑子里,培养它们的方向感。最后还有定向长途训练和每天早晚的“家飞”,就像运动员的日常拉练一样,把体力和习惯巩固下来。

“鸽子长得快,破壳3个月,就能带出去练了。”肖立忠说。刚开始,只是带它们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放飞,让它们熟悉“归队”的感觉。

等它们习惯了,就逐渐拉长它们的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最后甚至能飞越上千公里。他养过的一羽鸽子,就从武汉飞回过北京,横跨1000公里。

肖立忠带领鸽子们参加比赛获得的荣誉奖杯和奖状。图@王睿歆

肖立忠的鸽子还经常参加比赛。据《睿士》杂志公号刊文,各种比赛设有奖金,赛鸽的衡量标准是飞行距离,比赛多分为200公里、320公里、430公里、530公里等资格赛,总奖金据说超过1亿元。

正因为比赛奖金丰厚,信鸽训练不易,它们价格也很高。据央视网报道,2020年,在一场专业赛鸽拍卖会上,一羽名叫“新金”的比利时鸽子被拍出160万欧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246万元,创下新的世界纪录。

04

与“和平”的缘分

话说回来,为什么人们总选择鸽子在这样的时刻代表“和平”?

在中国,鸽子的吉祥寓意早已有之。在殷墟妇好墓里,就曾出土玉雕的鸽子;明代的《鸽经》更直白地写道:“凡家有不肥之叹者,当养斯禽。”这里的“肥”,指的是和睦。鸽子在古人眼里,是“和气”的象征,是家庭安宁的寄托。

但它们真正被赋予“和平”的意义,是在战争中。二战时期,画家毕加索的邻居米什,眼睁睁看着孙子和屋顶的白鸽一同死于法西斯士兵的暴力。悲痛之中,他请求毕加索把这羽鸽子画下来。

几年后,这幅画被带到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平鸽的形象,飞出战火,飞向世界。羽毛蓬松却安详的白鸽,成了人类对和平的共同渴望。

毕加索手稿

每逢重大庆典,鸽子便成了必不可少的角色。1959年,新中国十周年庆典,第一次在天安门大规模放飞和平鸽;2008年,它们迎接奥运圣火;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还放飞了10万羽和平鸽,创造了重大庆典活动中放飞羽数最多的纪录……

一代代鸽子从同一片广场起飞,把一种象征延续成了传统。

夕阳西下,笼子里归来的鸽子已经安静下来。忙碌了一天,这是休整的时刻。它们偶尔扑棱翅膀,发出咕咕声。只是,属于小白的位置依旧空着。网友仍在肖雪社交账号的评论区询问小白的行踪。有网友留言:“朋友家派出了20羽,回去了30多羽。”“也不知是把谁家的鸽子拐了去。”

肖立忠只能等待,它也许明天就会回来。“鸽子有时候贪玩。”他说,“有的聪明,会找捷径;有的笨笨的,净绕远路,没那么快回家。”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