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连平县工商联创新“高速+助农”模式,深度赋能“百千万工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5 16:35 2

摘要:作为民营企业的“贴心娘家”,河源市连平县工商联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县域经济大局。今年以来,连平县工商联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仅积极引导商协会精准对接政策、需求与资源,更通过战略性的模式创新与系统性的服务升级,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与可

作为民营企业的“贴心娘家”,河源市连平县工商联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县域经济大局。今年以来,连平县工商联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仅积极引导商协会精准对接政策、需求与资源,更通过战略性的模式创新与系统性的服务升级,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打造“高速+助农”新引擎

为农产品打开流量入口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粤赣高速直播间。这是我们连平的鹰嘴蜜桃,果型饱满,颜色鲜亮,咬一口全是蜜甜,而且现摘现发,保证新鲜送到家……”今年7月,在龙连高速连平东服务区,连平县工商联与广东省南粤交通龙连高速公路管理处、鹰嘴蜜桃产业发展促进会共同推进的公益直播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主播们热情洋溢地向观众介绍连平鹰嘴蜜桃特色与亮点,引得屏幕前的观众纷纷点赞下单。

直播中主播们热情洋溢地介绍连平鹰嘴蜜桃特色与亮点

为破解粤北山区农特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连平县工商联着眼于最具流量的交通枢纽,与广东省南粤交通龙连高速公路管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创新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协作助农机制,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播”的双轮驱动模式,为粤北山区的农特产品搭建起一座直通市场的“产销桥梁”。

这一创新模式的价值远不只于单次销售。通过“平台搭建、活动引流、长效运营”三步走,连平东服务区已成功从传统“交通驿站”转型为“乡村振兴展示平台”。

近年来,依托线上直播间,当地不定期开展助农直播带货活动,并利用服务区聚客集货的优势,组织策划一系列特色助农兴业活动,打造“服务区+”经济新模式,形成联动效应,让“山野土货”搭上“高速快车”,走出粤北、融入湾区。

线上直播带货

据统计,“高速+助农”模式当前已累计服务企业20余家,助力展销特色产品80多种,助农营业额突破13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年均经济增收,惠及农户近50户;服务区节假日人流量峰值达17000人次,真正实现了“服务区引流、助农增收、文旅融合”的多赢局面。

“结对共建”扎根基层

为“百千万工程”夯实发展根基

“高速+助农”是打通外循环的“毛细血管”,深化“结对共建”则是激活内生动力的“神经末梢”。在2024年结对共建工作基础上,2025年连平县工商联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持续深化结对共建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商协会及会员企业,以资金、技术、产业、人才等多种形式反哺乡村,一幅幅产业兴旺、民生改善、乡风和美的画卷正在连平大地徐徐展开。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106.33万元,数字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赤诚的乡土情怀。

连平县忠信商会将价值41.5万元的广场LED大屏产权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

这种深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聚焦民生短板,夯实硬件基础。在工商联引领下,连平县工商界人士聚焦民生短板,用真金白银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今年1月份,连平县忠信商会的慷慨之举尤为亮眼,将价值41.5万元的广场LED大屏产权无偿移交政府,点亮了城镇的“文化窗口”,并再捐5万元夯实基础设施。上坪商会则情系民生,为惠西大桥建设募集3.17万元,架起的是通往富裕的“连心桥”。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直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和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一方面是发挥产业优势,激活内生动力。连平县工商联积极引导商协会发挥产业优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连平县茶叶协会便是生动范例,其将产业链延伸至田间地头,在春茶采摘季,为内莞镇村民创造540人次的就业机会,直接增收7.36万元。这种“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更让村民在参与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实现了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引导与服务”双轮驱动

为“百千万工程”提供持久动能

今年以来,连平县工商联坚持“引导”与“服务”双轮驱动,引导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风尚,同时创新服务模式,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连平县工商联与连平农商银行、县小水电站行业协会签订“整会授信”协议

在引导社会责任方面,凝聚共识,彰显民企担当。今年 6月,组织召开了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会,号召各基层商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动员会员企业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活动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筹集爱心款29.926万元。

在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模式,畅通金融“活水”。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瓶颈问题,连平县工商联积极探索“政银企”合作新路径。4月,成功联合连平农商银行、县小水电站行业协会,创新推出“整会授信”合作模式,并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该模式一次性达成5亿元的整体授信协议,现场即为6家企业授信3000万元,并建立了“银行+商会+企业”的长效对接机制,有效打通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文、图丨袁文康 谢怡意 陈乐瑶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