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0年后,他还创办了自己的研究公司ferdi research,专注电动车转型和国际合作。杜登赫费尔写了不少书,涵盖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经常给政府和企业出主意。
德国汽车业大咖杜登赫费尔的直言不讳
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这个人,在德国汽车圈里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生于1951年,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扎根在经济学和汽车产业的研究里。
早年他在曼海姆大学拿了经济学博士,专攻产业政策和交通经济。那时候德国正从战后恢复期往工业强国转型,他的研究正好卡在那个节点上。
毕业后,他没闲着,先去咨询公司干了几年,帮企业分析市场和供应链。80年代中,他跳槽到一家大汽车集团,负责战略规划,接触了不少全球贸易的实操经验。
90年代初,他转战学术界,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创办了汽车研究中心,当了主任。这地方现在是欧洲汽车经济研究的重镇,他领着团队出报告、办项目,影响力不小。
2000年后,他还创办了自己的研究公司ferdi research,专注电动车转型和国际合作。杜登赫费尔写了不少书,涵盖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经常给政府和企业出主意。
近年来,他特别关注中德经济联系,因为德国汽车业对中国依赖越来越深。2022年,他在采访中就直说,德国要是和中国闹僵,后果承受不起。
中国市场对德国车企来说是命根子,失去它就等于丢掉未来增长点。他强调,中国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德国企业得继续深耕那里。到了2024年,他又多次发声,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认为这是短视行为,会拖累欧洲整体竞争力。
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创纪录,贸易逆差也创新高。这说明德国经济和中国绑得紧,脱钩不是闹着玩的。杜登赫费尔作为专家,他的警告代表了部分德国产业界的共识,大家都清楚,汽车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和市场。
要是西方真切断联系,德国车企首当其冲,失业率上升、生产成本飙升,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麻烦。他的背景让他说话有分量,不是政客那种空洞的表态,而是从行业痛点出发,提醒大家别一头栽进脱钩的坑里。
脱钩风险直击欧洲经济命脉
说起西方和中国经济脱钩,这事儿不是新鲜话题,但杜登赫费尔一再强调,德国和欧洲承受不起。为什么呢?先看看数据。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超过2500亿欧元,德国车企在中国有大量工厂和销售网络。
大众、宝马、梅赛德斯这些巨头,中国市场占他们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要是切断联系,供应链先乱套。中国提供廉价零部件和电池,欧洲车企成本低才能竞争。一旦脱钩,原材料短缺,生产停摆,价格上涨,消费者买单。
杜登赫费尔指出,汽车业是德国经济支柱,雇员超百万,要是丢了中国市场,找不到替代。美国市场饱和,日本也没那么大潜力。欧洲内部呢?需求有限,大家都盯着同一块饼。脱钩不光是贸易断,还会波及投资。
2024年,德国对华投资达历史高点,许多中小企业靠中国订单活下去。切断后,这些企业倒闭潮来临,失业率可能从当前3%窜到更高。
欧洲其他国家也类似,法国、荷兰、意大利和中国合作紧密,通过“17+1”机制(原16+1,中东欧国家加中国)搞基建和贸易。要是西方集体脱钩,这些项目黄了,欧洲经济增长放缓。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对全球贡献大,脱钩会拖累世界GDP。杜登赫费尔警告,保护主义关税不是解药,反而加剧问题。
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临时关税,税率10%到38%,结果中国反制,调查欧盟乳制品和白兰地。贸易战升级,谁都讨不了好。
德国汽车业已感压力,出口中国电动车下降6%。脱钩还会影响创新。欧洲电动车转型靠中国电池技术,切断后,进度延后,气候目标难实现。杜登赫费尔说,欧洲别自大,中国在新能源领先,合作才能共赢。
脱钩风险不只经济,还涉及地缘。美中博弈加剧,欧洲夹中间,选边站队代价高。德国新政府强调对华合作,但欧盟内部分歧大,法国推强硬,德国拉后腿。整体看,脱钩像把双刃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中美欧贸易摩擦加剧的当下局面
当下中美欧贸易摩擦越来越烈,杜登赫费尔的声音更显及时。2024年以来,美国加大对中国打压,特朗普上台后关税上调到54%,甚至更高。
中国回应,抛售美债,经济脱钩迹象明显。欧洲呢?欧盟跟进,对中国电动车征税,中国反击调查欧盟产品。这场摩擦不是小打小闹,影响全球供应链。
杜登赫费尔在2024年采访中说,欧盟加税是宣传,不是事实。中国电动车市场供不应求,加税只会延缓欧洲绿色转型。德国车企在中国投资重,脱钩等于自断臂膀。
2025年上半年,欧盟关税正式实施,中国电动车对欧出口降,但市场份额还在涨。消费者转向中国车,经销商订单多。杜登赫费尔建议,德国车企别对抗,得去中国投资,学技术。中国汽车业有成本优势,欧洲落后。
2025年4月,柏林产业论坛上,他重申中国是伙伴,推动联合项目。德国企业听劝,对华投资增,电动车领域合作多。摩擦中,中国经济韧性强,2024年出口增长超全球贸易,制造业盈余创纪录。德国出口缩,资本和耐用品下滑。
杜登赫费尔分析,中国补贴制造业,产能过剩出口多,欧洲制造业受冲击。德国工业产出五年降,制造业占GDP20%,就业550万。摩擦升级,德国经济弱,欧美关系不确定,得和中国保持好。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拉近欧洲,投资基建。
欧盟报告显示,脱钩代价高,德国经济缩5%。杜登赫费尔反对脱钩,提德中战略伙伴。2025年5月,中国领导人和德国总理通话,强调合作。摩擦下,欧洲分化,德国优先国家利益,反对关税。贸易战无赢家,合作才是出路。
展望未来,杜登赫费尔认为西方和中国得理性合作,别冲动脱钩。2025年,中国经济刺激消费,财政宽松,基础设施投资大。欧盟和中国谈判电动车价格承诺,避贸易战。
7月峰会前,双方谈合作。杜登赫费尔领导研究中心出报告,指出全球汽车市场,中国领先,欧洲需深化合作。2025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继续涨,电池技术共享多。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增长放缓,但潜力大。杜登赫费尔建议,建立电池厂,减依赖,但合作不可缺。未来,合作领域广,新能源、AI、气候。脱钩风险大,德国经济弱,需中国市场。
来源:裂谷长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