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协调联动,下好协同监督“先手棋”。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共召开动员部署会1次、推进会2次,县委主要领导听取现场汇报1次、书面汇报2次,作出指示批示3次。专项行动开展之初,通过与会部门交流发现我县个别执法部门入企检查时未提前制定检查方案
定安县坚持紧盯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理,以公正主动监督维护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协调联动,下好协同监督“先手棋”。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共召开动员部署会1次、推进会2次,县委主要领导听取现场汇报1次、书面汇报2次,作出指示批示3次。专项行动开展之初,通过与会部门交流发现我县个别执法部门入企检查时未提前制定检查方案生成检查码、而是入企检查后才以紧急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补录,导致我县“亮码检查”使用率过低,因此率先其他市县在全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平台录入96条“乱检查”问题线索,为开展专项行动起了好头。自2025年5月以来,我县未再出现“亮码检查”不到位问题。
二是问题导向,打出强化监督“组合拳”。为贯彻此次专项行动精神,定安县始终坚持以“不扰企”为大前提让企业对专项行动可感可知。县司法局积极运用2024年8月已与“12345”热线定安分平台建立的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处置机制,每周同步接收并跟进涉企办件;向全县存续的25636个经营主体发送短信,大规模征集问题线索;邀请重点执法部门筹拍并长期在主城区播放《定安县规范涉企执法宣传片》,全方位宣传规范检查、规范处罚、规范查封、规范收费、“综合查一次”“轻微免罚”以及行政执法救济保障途径等经营主体高度关注的内容,旨在引导帮助广大商户有能力、有意愿参与执法监督。同时积极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保持与广大经营主体的沟通联系,累计访问企业180家次。根据企业反映的意见诉求把握监督重点,了解到有企业深受多头检查、检查过多之扰,立即研究制定《定安县涉企执法监督联系点工作规定(试行)》并以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名义印发,再选定该企业和两家规上企业作为我县2025年度“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并正式挂牌,切实为企业撑起“保护伞”,让企业安心发展、轻装前行。此后据企业反馈,执法部门对其开展行政检查次数较之前显著减少。
三是防范未病,抓实长效监督“提前量”。我县还不断着力拓宽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渠道,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经营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加强涉企行政执法舆情线索收集,县司法局于2025年7月主动与县委网信部门建立起有关涉企行政执法舆情处置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线索移送处置方式、应急响应等内容,为今后常态化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来源:定安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