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刀郎:他的消失或只是为了音乐转型

摘要:比如,刀郎先生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眼睛》等早期作品的歌词,什么“你的红唇黏住我的一切”,“我情欲似火,如饥似渴”等表述,还有如“那一夜你伤害了我”,“那一夜你没有拒绝”等等歌词,都是这个哗众取宠的味。

说实话,在那个唱片CD的年代,网络歌曲刚盛行的年代,俺第一次听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感觉它就是个网络歌曲。

无论歌词旋律俺都觉得有很重的网络味,不像正儿八经的流行音乐。看到“刀郎”这个艺名俺也感觉太粗犷。

俺个人也深深的感到网络歌曲的歌词的那种描述男女爱情的直击下三寸的粗鄙与俗气,毫无美感可言,这只是在哗众取宠。

比如,刀郎先生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眼睛》等早期作品的歌词,什么“你的红唇黏住我的一切”,“我情欲似火,如饥似渴”等表述,还有如“那一夜你伤害了我”,“那一夜你没有拒绝”等等歌词,都是这个哗众取宠的味。

所以,俺到现在仍然觉得那英的评价:不具备审美观点,是正确的,杨坤的流量(播放量)上亿又能代表什么呢?的质疑,也是正确的。

艺术作品(音乐作品也是文艺作品),体现和传承一种美,是它的价值之一,需带给人良好的精神体验和价值观,才能体现其价值。

绝大部分的网络歌曲,及如上所述的,包括刀郎许多早期作品,显然不具备这种价值,不具备这种美的体现和传承。

只是大众喜欢,播放量高而已,但大众喜欢并不代表它就是“美”,也仅仅是闲暇时光的喜欢而已,被它们的“哗众取宠”所吸引。

大众好“八卦“,好“花边”,网络上流传的“农村情报局”的调侃之称就能很好的体现这种爱好。

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当年的故事会与知音等杂志靠描写一些人伦纲常的爱情故事出圈,销量也是出奇的高,火车上,工厂里,搬砖人几乎人手一本。许多的这样的故事的描述,获得如此巨大的销量,显然会反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音乐作品也一样。

当初,华语音乐界联名抵制网络歌曲,俺想,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也是必须的。

现在看来,还有几个人觉得这些杂志很“美”呢?没有价值(或有意无意传播着不良价值观)和美感的东西,它们最终只会是消失或转型。以“哗众取宠”的内容形式存在的文艺作品是不能长久的。

后来,刀郎先生也“消失”了。许多人认为这是主流音乐对刀郎的打压所致。

但当俺听到《山歌寥哉》专辑的时候,瞬间就似乎明白了,有了另一种看法——

那就是:刀郎先生是由于自己对音乐的执念和对当时自己音乐遭受批评的反思而消失的。

他自己在一次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也诚恳坦然的谈到:当时,自己很郁闷,一天驱车上千公里,到处听到自己的歌,听到就想逃离。由此,俺也隐约觉得,他是开始反思自己的音乐了,他想转型了,于是他消失了,沉淀下来了。

这不,沉寂十余年后,《山歌寥哉》横空出世,果然转型了。

听《罗刹海市》,听《珠儿》,听《花妖》让人如痴如醉,沉浸在传统文化之美中不能自拔,甚至掀起了一股《聊斋》热,恶补传统文化热,这就是价值所在。

无论是思想高度还是美感提升,亦或对大众价值观念的影响,都上了不止一个档次。俨然是十年悟道一飞冲天的节奏。这是有目共睹,一致感同身受的。

持续的对自身创造力的深度提升,或是一个音乐人必须具备的态度。

来源:北城羊癫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