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三日,当整个国家都沉浸在阅兵的严肃氛围中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逐渐在网络上传开,竟然有人能公开诋毁我国,他们到底安的什么心?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九月三日,当整个国家都沉浸在阅兵的严肃氛围中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逐渐在网络上传开,竟然有人能公开诋毁我国,他们到底安的什么心?
在襄阳,一位47岁的孟姓男子,在自己的微信平台上,对这场阅兵活动展开了连篇的贬损与嘲讽。
极目新闻:网民发布诋毁“九三阅兵”言论被拘,言论自由非无界,亵渎英魂必严惩
他不仅散布不实信息,更在他人表达爱国情感时,毫不掩饰地进行侮辱和嘲笑,字里行间充满了挑衅。
如果说孟某某的行为还只是个体的肆意发泄,那么另一位网络名人的操作则更具破坏性,一位网名为“Always-bebrave”的情感博主,她可不是无名之辈,曾经还被某个社交平台评为情感领域影响力前五十的大V。
她将目光瞄准了阅兵式上的女兵方阵,用一种轻佻调侃的口吻,质疑她们的妆容。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评论,在那个特殊的时刻,无异于将国家的庄严象征置于一种被轻蔑与恶意曲解的境地。
网友们的好奇心和愤怒被点燃后,深挖之下发现了更令人震惊的内容,这位博主的小号里,简直是一个极端思想的展览馆,她不仅鼓吹子女应该抛弃母亲,甚至抛出了“弑母”这样骇人听闻的主张。
她还声称父母对子女的婚姻都抱有不纯的动机,这些论调显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通过不断地“偷换概念”,她巧妙地制造性别间的仇恨与对立,以此来收割女性群体的认同感,最终的目的,是为她自己的个人品牌和产品推广铺路,这种利用社会矛盾来谋取商业私利的做法,无疑让她的言论显得更加卑劣。
为什么这些看似孤立的言论,会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
阅兵活动所激发的是深埋在每个人心中的自豪感,这是一种全民性的情感投入,是国民爱国主义最直接、最朴素的体现。
因此当孟某某和那位网红博主的言论出现时,公众的反应是迅速且强烈的,他们的言辞被普遍看作是对民族情感的公然亵渎,是对那段我们共同珍视的历史记忆的无情侵犯。
言论自由从来不是一块可以肆意践踏他人情感、挑战国家尊严的挡箭牌,公众的愤怒恰恰源于对历史正义和民族情感底线的自觉捍卫。
网络空间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面对孟某某的违法言论,襄阳网警的反应十分迅速,没有让事态继续发酵,他们立刻展开调查,并很快锁定了目标。
孟某某被捕后,对自己发表不当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他的行为被清晰地认定为涉嫌寻衅滋事,最终在9月4日,他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整个处理过程高效而透明,对那些潜藏在网络角落,试图挑战底线的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
这个案例再次向所有人重申了一个基本常识:言论自由有其明确的边界,国家尊严、民族情感和人民意志,这些都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而那位情感博主的下场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在大量网友的举报下,社交平台迅速采取了行动。她那个拥有相当影响力的账号,被处以永久禁言,这一处理结果明确了平台作为内容管理者的主体责任。
尽管目前还不清楚这位博主是否会面临进一步的法律追究,但平台的果断处置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网络平台必须承担起内容审核的责任,持续对网络言论进行监督和管理,不能成为极端思想和仇恨言论的放大器。
这一系列事件,尖锐地凸显了数字时代一个核心的冲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个体的表达自由与维护国家、民族这些集体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晰了。
言论自由的边界,就在于不损害国家尊严与民族情感这条红线。这是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必须具备的底线意识。
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需要政府、平台和我们每一个网民共同来构建,我们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价值观的守护者。
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自觉提升民族认同感,对那些损害国家民族情感的不法言行积极举报,才能让那些刺耳的噪音无处遁形。
来源:Fukasa超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