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影响命运的教育荒芜,孩子丢失三大爱的信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6 05:55 1

摘要:短浅者看不到教育对命运的终极影响,认定教育就是以选拔决定孩子未来命运。殊不知,要是以终身成就来追溯教育影响,就不能不发现,教育沿选拔之路迷失得太远,以至人们根本不认为教育能深刻影响命运。

多年来,教育影响命运集中体现在选拔,一般地讲,大学层次越高,就业前景越好;同样层次的大学,所学专业越好,就业前景越好。

短浅者看不到教育对命运的终极影响,认定教育就是以选拔决定孩子未来命运。殊不知,要是以终身成就来追溯教育影响,就不能不发现,教育沿选拔之路迷失得太远,以至人们根本不认为教育能深刻影响命运。

观察所有杰出者发现,决定人生成就的不是当初的大学层次,而是三大因素:对自我的热爱、对他人的热爱及对事业的热爱。

杰出者也接受过教育,但三大信仰的形成与教育关系不大,而是情商天赋优异,并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意志。

为什么那么多高分孩子进入社会沦为平庸之辈?这才是反思教育的根本路径。高分决定于优异的学习品质,但有所成就除了学习品质,还有其他重要品质的要求。

首先,如何对待自我是生命运行的根本要素。唯有自爱的信仰指引自我走向光辉未来,这是杰出者成就事业的秘诀。只要自暴自弃,生命就陷落于平庸的汪洋。

教育要创造美好人生,就必须播种自爱的信仰。自爱是执着追求生命价值,赢得尊严的幸福,是认识自我的最高智慧,是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的智慧之源。

怎么播种自爱的信仰?

第一,启蒙自爱觉醒。自爱的觉醒大致两大方向:要么启蒙尊严受践踏的痛苦,在自我价值被否定中觉悟,唤醒反抗,认定自我价值不容否定;要么在肯定和表扬中发现自我价值,唤醒自爱。

第二,指引孩子追求三大价值方向:道德价值、个性价值及知识价值等。道德指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积淀的品质,如善良宽容无私正直等。个性指坚持自我与环境斗争积淀的品质,如勇敢顽强自信勤奋挑战等。两种品质辩证统一为完美人格,是追求知识、奋斗事业的根本动力。

教育要为幸福人生奠基,就必须以自爱的信仰为原动力,鼓舞孩子在创新实践中追求高尚道德和强大个性。

个性是生命的伟大创造,为追求知识提供不竭动力。道德为生命发展提供高瞻远瞩的视角,为事业发展提供最佳人际。教育为人生就是塑造个性和道德的品质丰碑。

由此可知,教育在知识技能的歧途上走得太远,背叛两种品质的塑造,也就注定孩子在知识求索的路上半途而返。

正是丢失自爱和爱的信仰,孩子才与崇高理想无缘,在生计忙碌中沦为平庸之辈。

教育不仅根本不播种自爱和爱的信仰,不塑造个性和道德,而且在知识教育上也迷失正确方向。

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对知识的热爱和信仰,指引孩子探索天赋,为未来发展奠定专业方向。

怎么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和特长,探索天赋呢?

教育必须发掘蕴含在知识里的文化趣味和思维趣味。文化趣味就是启蒙孩子探索知识的热情,每种知识的诞生都是一部探索史,是对知识信仰的生动诠释。必须引导孩子追溯知识源头,呼唤探索精神的觉醒。

然而,我们的知识从天而降,根本不屑挖掘知识的文化趣味。孩子为什么厌学到骨子?不就因为知识远离人生?不仅如此,还不断提升知识的难度,特别是刷题难度,在狭窄的技能上死拼,不是截断孩子求知之路么?

同时,知识的思维方向也与趣味无缘,只有知识诞生的创新思维才是兴趣之源,也是天赋寻觅之路。知识是怎么诞生的?这是思维趣味的宝库,必须引导孩子追溯知识的源头,培养探索热情,寻找天赋。

如果对知识诞生的思维历程很亲切,不能不产生兴趣,那是天赋的有力信号。可令人痛心的是,知识不仅从天而降,而且用来刷题,培养运用知识的技能。技能是反复操练形成的对知识的敏感性,不仅与创新思维无缘,反而阻碍创新。

多少孩子被刷题淘汰出局,截断知识求索之路;而赢得高分的孩子也对天赋一无所知,不仅不热爱反而厌恶知识,哪来对知识和天赋的信仰?

教育啊,迷途太远,积重难返!#比亚迪全地形赛车场开业#

来源:灵拙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