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种植:地里刨出“真金白银”?别被“暴利”冲昏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06:21 1

摘要:“这宝贝可比种粮食值钱多了!”任延忠2015年起种中药材,如今规模达60多亩,其中白鲜皮占10亩。

清晨五点,辽宁聂家满族乡的山间薄雾未散,种植户任延忠已在地里忙活。

拨开土层,几株根茎饱满的白鲜皮显露,他脸上漾起欣慰笑容。

“这宝贝可比种粮食值钱多了!”任延忠2015年起种中药材,如今规模达60多亩,其中白鲜皮占10亩。

近来,“种白鲜皮亩入12万”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让不少农民心痒。这事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算笔账。

白鲜皮,东北俗称“八股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皮是宝,能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是中药方里的常用药。

野生白鲜皮爱长在向阳山坡或含沙石土壤中,耐寒耐旱却怕水淹,种植时排水是关键。

如今野生资源稀缺,人工种植热潮兴起,主产区集中在辽宁、河北、四川等地,种植面积近年持续扩大。

收益是大家最关心的。

走访多位种植户后,一组真实数据浮出水面:白鲜皮种植3-4年,亩产干品约300-500公斤,当前市场收购价每公斤35-40元。

这样算,每亩毛收入1.05万-2万元,扣除种苗、肥料、人工等成本,纯收入仅8000-1.5万元,与网传“亩入12万”相去甚远。

不过,部分种植户前两年卖种子能赚一笔——白鲜皮种子一斤售价500元,一亩光卖种子就能收入上万元。

但这种情况难持续,等种植规模扩大,种子价格必然回落。

白鲜皮种植,可不是把种子撒地里就完事,里面门道多着呢:

- 时间投入大:从播种到采收,最少要等三四年,部分品种甚至需六七年,没耐心可不行。

- 选地有讲究:砂质壤土的平地或缓坡地最适宜,低洼易涝地块根本种不活,不少新手就因选地不当白交学费。

- 管理要精细:生长期需勤除草、常松土,雨季注意排水;二年生苗生长旺季还要追肥,管理不到位产量就上不去。

- 辽宁任延忠:种了10亩白鲜皮,预计6年后采收时亩产可达5000斤,按当前每斤10元行情,10亩能带来约40万元收入。“虽周期长,但比打工强,还能照顾家。”

- 北大荒陈彩霞:种植白鲜皮已五年,“这作物好伺候,适合我这种带俩孩子没法外出打工的。守着家挣钱,日子有奔头。”

白鲜皮种植前景虽好,风险却不小,这些“坑”得避开:

- 技术门槛高:播种时间(春播4月下旬-5月中旬、秋播10月上旬-11月初)、育苗、防病等都需专业知识,时间把握至关重要。

- 市场波动大:中药材价格像过山车,现在价高不代表三四年后仍能卖好价。

- 天灾难防:旱灾、涝灾、病虫害,任一灾害都可能让收成大减甚至绝收。

- 资金占用久:三四年见不到回头钱,没点家底根本撑不住。

从市场需求看,白鲜皮种植有前途:野生资源枯竭且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市场需求却持续增加,尤其化妆品行业用量渐大。

想尝试的农户,这几点建议请收好:

1. 先试种三两亩,技术成熟后再扩规模;

2. 选排水好的坡地,坚决避开低洼地;

3. 加入合作社或与公司合作,解决技术和销路难题;

4. 可与山胡萝卜、黄精等药材轮作,分散风险。

北大荒的陈彩霞忙着给白鲜皮除草,“现在白鲜皮籽市场价涨到400元一斤,一亩能产10斤,这就是4000多元呢。”

但内蒙古种植户范经洋的提醒更需记牢:“白鲜皮生长周期长,基本要七到九年才能收获,急功近利的人干不了。”

土地从不辜负勤劳者,却也不会轻易许诺暴富神话。白鲜皮种植是条致富路,但需要技术、耐心和远见,而非一夜暴富的幻想。

农村天地广,特色种植大有可为,切记:脚踏实地,理性经营,方能走得更远。

青山绿水间,白鲜皮苗迎风摇曳。这些深埋地下的根茎,承载着农民的致富希望,也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来源:咖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