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是关键!秋白菜“蹲苗”还是“促苗”?老农看天看地有诀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07:00 1

摘要:俗话说:“种白菜,三分种,七分管,浇水是关键”。秋白菜种下后,田间管理中最让人纠结的就是水分控制:到底是该“蹲苗”还是“促苗”?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

俗话说:“种白菜,三分种,七分管,浇水是关键”。秋白菜种下后,田间管理中最让人纠结的就是水分控制:到底是该“蹲苗”还是“促苗”?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

秋天种大白菜,农民朋友常会碰到一个难题:什么时候该控水“蹲苗”,什么时候该浇水“促苗”?这不仅是时间问题,还得看天、看地、看庄稼长势。老农们通过长期经验积累,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诀窍。

什么是“蹲苗”和“促苗”?简单说,蹲苗就是通过适当控制水分,抑制幼苗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发育。 而促苗则是通过充足的肥水供应,促进植株快速生长。 两者看似矛盾,实则都是白菜高产的关键措施,只是应用时机不同。

看天时,根据气候定浇水

老农们首先看的是“天时”。秋季气候多变,温度与降水情况直接影响浇水策略。

大白菜生长前期,往往正值高温干燥季节。此时为了降温防病,就需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这就是为什么农谚说“三水齐苗,五水定棵”——播种当天浇第一水,幼苗少量出土浇第二水,幼苗完全出齐浇第三水,间苗后再浇两水。

到了莲座期,正值高温高湿多雨季节,白菜根系较浅,不耐旱也不耐涝。 如果遇到干旱天气,需要及时浇水;但如果降雨充足,则需要注意排水,防止涝灾引发病虫害。

看地利,根据土壤定措施

“看地”主要是观察土壤类型和湿度。不同土质对水分的保持能力不同,浇水策略也需相应调整。

沙壤土保水能力较差,蹲苗时间宜短,一般10-15天就够了。 而粘重土壤保水能力强,蹲苗时间可适当延长。

有经验的农民会通过观察土壤湿度来决定是否浇水。在莲座期,土壤含水量应掌握地表见湿见干的原则。 灌水或降雨后3-5天,地表湿;不灌水或不降雨时地表发白3-5天,如此反复10-15天,有利于白菜生长。

蹲苗结束后,由于土壤失水过多,需要连浇2次水,保证植株水分供应。

看庄稼,根据长势定策略

最为关键的是“看庄稼”,即根据白菜的生长状况来决定采取蹲苗还是促苗措施。

在幼苗期,为了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分化,定苗后要施“提苗肥”。 但到了莲座期,虽然植株生长量和速度很大,对肥水需求量增加,但此时既要给予充足肥水,又要适当控制,防止莲座叶徒长,延期结球。

当观察到外叶深绿发亮,中午略带萎焉时,就是结束蹲苗的信号。 此时应开始追肥浇水,满足植株快速生长的需要。

进入结球期后,这是白菜需水量最大的时期,需保持土壤见湿不见干的状态。 一般每6-7天浇一次水,保持地面湿润。 但如果发现叶片徒长现象,又需要适当控制水分。

收获前的浇水管理

收获前的水分管理也很重要。老农都知道,在收获前7-10天应停止浇水。

这样做有助于降低叶内含水量,提高白菜的耐贮性。 如果收获前浇水过多,会导致球体水分含量过高,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引起腐烂。

同时停止浇水也能使叶球更加紧实,提高品质和商品价值。这是老农们多年积累的经验,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

老农们说:“蹲苗促根,促苗长叶,看天看地看庄稼,白菜丰收不用愁。”现在正是秋白菜管理的关键时期,到地里看看苗情,观察天气变化,摸摸土壤湿度,你就能做出正确判断——是该蹲苗还是该促苗。

记住一点:莲座期后外叶深绿发亮、中午略显萎蔫时,就是结束蹲苗的最佳信号。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