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油菜种植技术不断革新,产量提升明显。实践证明,要想获得油菜高产,必须牢牢把握三个核心环节:选对品种是打下坚实基础,科学施肥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有效防治病虫害是稳定收获的保障。
一场关于油菜生产的“绿色革命”正悄然进行,掌握这三个关键环节,让您的油菜产量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油菜种植技术不断革新,产量提升明显。实践证明,要想获得油菜高产,必须牢牢把握三个核心环节:选对品种是打下坚实基础,科学施肥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有效防治病虫害是稳定收获的保障。
很多种植户忽略了这些环节的协同作用,只注重某一方面,难以实现高产目标。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析这高产三部曲如何奏响丰收乐章。
选种基础,高产第一步
选对品种是油菜高产的第一步。如今不再是随便找点种子就能种出好油菜的时代了,必须选用经过审定的高产高油、抗逆性强的品种。
要选择含油量高、产量潜力大的品种。根据最新资料,当前推荐选择含油量45%以上(干基),亩产潜力200公斤以上的品种。这样的品种才能保证既能高产又能出油多,经济效益自然更好。
抗逆性不容忽视。要选择具有抗病、抗倒、抗寒性强的品种。特别是在根肿病高发地区,更应该选择抗根肿病的新品种,避免疾病造成严重减产。
品种适应性也很关键。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和黄淮海等不同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各异,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切不可盲目引进外地品种,否则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损失。
科学施肥,高产关键环节
施肥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关键环节。“一把化肥撒下去”的粗放施肥方式已经过时了,必须实行科学施肥、精准施肥。
重施基肥是关键。建议采用种肥同播的方式,将肥料深施到土壤下5-10厘米位置。这样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养分流失。底肥要减氮增磷钾,一般推荐每亩施油菜专用缓释肥50公斤作基肥。
追肥要把握好时机和用量。三叶期要及时追施尿素5公斤/亩促进幼苗生长;冬至前后追施尿素3-5公斤/亩作为腊肥,能提高油菜耐寒性。次年3月上旬菜薹抽至3-4厘米时,要重施薹肥,每亩撒施尿素15公斤。
硼肥必不可少。油菜对硼敏感,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建议每亩基施硼砂0.25-0.3公斤,或者在蕾薹期至初花期叶面喷施水溶性硼肥。
病虫害防治,高产保障
病虫害防治是油菜高产的保障环节。近年来,油菜菌核病、根肿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是基础。要实行轮作倒茬,选择非十字花科作物茬口,避免重茬。开好“三沟”,做到厢沟、腰沟、围沟配套,减轻渍害。适当推迟播期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可避免冬前抽薹,减少菌核病发病。
化学防治要科学。使用噻虫嗪类型种子处理剂包衣,能有效控制冬前黄曲跳甲、蚜虫等害虫。草害防治坚持“封杀结合、以密防草、治早治小、减量控害”的原则。
对菌核病等主要病害,可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进行一次肥药混喷,每次每亩用25%多效唑250克、硼砂15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阿维菌素2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
三部曲协同,高产高效
选种、施肥、防病这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只有协同做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实现油菜的高产稳产。
选择了好品种,但没有科学施肥,品种的增产潜力无法发挥;肥料施得再好,如果病虫害严重,也难以获得高产;即使前两者都做好了,如果品种选择不当,也是事倍功半。
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综合技术方案。没有一个方案适合所有地区,只有适合自己田地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正是秋播油菜的关键时期,把握好选种、施肥、防病这三个环节,明年,金色的油菜花将变成沉甸甸的收获,你的油菜田也会成为别人羡慕的高产典型。
产量提高了,收入增加了,种油的积极性自然更高了——这就是高产三部曲带来的良性循环。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