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9月7日白露节气:习俗与农谚里的秋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08:55 2

摘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光悄然流转,明日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作为秋季的第十五个节气,宛如一位温婉的使者,带来了秋的消息。它是干支历申月的终章,酉月的开篇,当斗指癸,太阳抵达黄经165度,每年公历9月7 - 9日,白露便如约而至。今年的白露,将于9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光悄然流转,明日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作为秋季的第十五个节气,宛如一位温婉的使者,带来了秋的消息。它是干支历申月的终章,酉月的开篇,当斗指癸,太阳抵达黄经165度,每年公历9月7 - 9日,白露便如约而至。今年的白露,将于9月7日16点51分41秒降临,一场秋的盛宴即将开启。

白露,秋意渐浓时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它之前,立秋和处暑已先后登场。然而,彼时的秋天,更像是一位羞涩的少女,迟迟不肯展露她的清凉。三伏天的余热仍在,东南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携带着潮湿与闷热,让大地依旧沉浸在暑气之中。但当白露的脚步临近,干冷的西北风如同一位英勇的骑士,驱散了潮热的东南风,天气也渐渐转凉。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白露才是凉爽秋天的真正开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气温差异显著,每个地区入秋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白露过后,秋天的气息便愈发浓郁,天气从闷热转向凉爽,田野里的庄稼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而在南方,秋天总是姗姗来迟,一般要到寒露节气,甚至霜降节气之后,才会真正告别暑气,迎来那一抹清凉。

白露习俗,传承千年情

1. 收清露

古人认为,白露的露水具有神奇的功效。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在白露这天,人们会用盘子收集清晨的露水,据说饮用后可以延年益寿。虽然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收清露的习俗却传承了下来,它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饮白露茶

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叶,被称为白露茶。它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在白露时节,沏上一杯白露茶,细细品味,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韵味在舌尖上流淌。老茶客们对白露茶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在这个时节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滋养身心。

3. 吃龙眼

在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民间认为有大补身体的奇效。人们相信,在这个时节吃龙眼,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

农谚解析,智慧的结晶

1.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这句农谚提醒人们,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就不要再赤膊露体了,以免着凉。而到了寒露,就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因为寒从脚下起。它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和身体健康的敏锐观察,告诉我们要根据节气的变化及时调整穿着,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白露前后,如果早晨的露水较多,那么到了秋分时节,水稻就会生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这是古人根据长期的农业生产经验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节气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规律。

3.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句农谚明确了种麦的最佳时间。白露时节种麦太早,寒露时节种麦又太晚,而秋分则是种麦的黄金时期。它为农民的农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是农业生产智慧的结晶。

明日白露,让我们在习俗与农谚的陪伴下,感受秋天的气息,迎接丰收的喜悦。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当地白露时节的习俗和天气变化,一起感受这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

感谢阅读文娱纪,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期待与您在文化的世界里再次相遇。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