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这孩子到底怎么了?”苏雨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掉。
儿童房里的哭声如同锯木般刺耳,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小时。
楼下的王大妈又开始敲暖气管道,表达不满。
小宝的哭声戛然而止,房间里突然静得可怕。
夫妻俩对视一眼,谁也没想到,真正的恐怖才刚刚开始。
01周六的早晨,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洒进客厅。
两岁的小宝坐在客厅的爬行垫上,小手拿着红色的积木,正要往蓝色积木上面放。
“哇——”
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突然爆发,苏雨手中的衣服掉落在阳台上,她拖鞋都没穿好就冲进客厅。
小宝坐在原地,积木散落一地,哭声震耳欲聋。
“小宝怎么了?摔着了吗?”苏雨蹲下身子,双手在儿子身上摸来摸去,检查是否有伤。
林浩听到哭声,立刻跑了过来:“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
“我也不知道,突然就哭了。”苏雨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小宝的哭声越来越大,整个小脸都涨成了紫红色,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是不是饿了?”林浩弯腰捡起散落的积木。
“刚吃过早饭不到一个小时。”苏雨摇头,伸手想要抱起小宝。
小宝挣扎着,小手推开妈妈,哭得更加厉害。
苏雨站起身,快步走到音响前,打开小宝平时爱听的儿歌。
可现在小宝的哭声完全盖过了音乐声。
二十分钟过去了,小宝的嗓子都哑了,哭声变得沙哑。
忽然,就像开关被关掉一样,哭声戛然而止。
苏雨拿纸巾给小宝擦脸:“是不是想睡觉了?”她抱起小宝,走向儿童房。
她轻轻把小宝放在小床上,给他盖上被子。小宝闭上眼睛,呼吸很快就变得平稳。
“看来真的是困了。”林浩站在门口,声音放得很轻。
“可能吧。”苏雨也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第一次见他这样哭。”
下午三点,小宝从午睡中醒来。
苏雨正在收拾玩具,听到儿童房里传来“哇”的一声。
哭声再次响起,这次比上午更加剧烈。
小宝的哭声里带着某种恐惧,听起来让人心里发寒。
“怎么又哭了?”林浩从客厅冲进来,“刚才还好好的。”
苏雨手忙脚乱地检查小宝的尿片:“我很轻的,没弄疼他啊。”
她把小宝重新放在床上,看看尿片有没有夹到皮肤,检查了好几遍都没问题。
“要不带他出去走走?”苏雨提议,“可能在家里太闷了。”
林浩点头:“试试看。”
他们给小宝穿上小外套,苏雨抱着他下楼。
一出单元门,小宝立刻停止了哭泣,还好奇地看着周围的树木和花朵。
“看来真的是在家里待腻了。”林浩说。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五点。
刚进门,小宝又开始哭,而且哭得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厉害。
“这是怎么回事?”苏雨急得要哭了。
当晚,小宝一共哭了四次。每次都毫无征兆,每次都要持续二十到三十分钟。
最后一次是在晚上十点,哭声把整栋楼的人都吵醒了。
“明天带他去医院看看。”林浩看着疲惫不堪的妻子,“肯定是哪里不舒服。”
苏雨点点头,眼圈红红的:“从来没见过他这样。”
02
周一一早,苏雨就请了假,抱着小宝来到了社区医院。
儿科诊室里已经排了好几个人。
“36号,林小宝。”护士喊道。
苏雨抱着小宝走进诊室。
“孩子怎么了?”张医生洗完手,走到苏雨面前。
“他昨天一天哭了好几次,每次都哭得很厉害,也不知道为什么。”苏雨说着,眼圈又红了。
张医生点点头,开始量体温,“37度1,正常体温。”
“没问题。”张医生对苏雨说,“孩子的身体很健康。”
“那他为什么总是哭呢?”苏雨着急地问。
“有些孩子在成长期会出现情绪波动,这很正常。”张医生在处方单上写着什么,“可能是想要表达什么,但语言能力有限。”
“可他平时很乖的,从来不无缘无故哭。”苏雨解释。
“那最近有什么变化吗?搬家了?换奶粉了?还是家里来了新人?”张医生问。
苏雨想了想:“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这样吧,你们回去观察几天。”张医生撕下处方单,“如果还是频繁哭闹,就到市里的儿童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回到家,小宝的情况并没有好转。
整个下午,他又哭了三次。
每次哭的时候,楼上楼下都能听见,邻居们开始有意见了。
“不行,得去大医院看看。”林浩当晚就挂了市儿童医院的号。
第二天,夫妻俩一起带着小宝来到市儿童医院。
这里人很多,各种哭声此起彼伏,小宝反而显得很安静。
他们挂的是儿科主任陈医生的号。
苏雨描述了小宝哭闹的情况,陈医生仔细检查过后,开了一堆化验单。
一个小时后,所有检查结果都出来了。
“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正常,B超也没发现异常。”陈医生看着化验单,“孩子的身体很健康。”
“那他为什么总是哭呢?”林浩问。
“可能是想要什么东西,还不会表达。”陈医生开始写处方,“我开点调节神经的药,回去按时吃,观察一周。”
他们拿着药回到家,按时给小宝服用。可药物似乎没有任何效果,小宝该哭还是哭。
小宝的哭闹彻底打乱了全家的生活节奏。
不到一周,物业就上门了。
“叮咚,叮咚。”门铃响起。
“林先生,关于您家孩子哭闹的问题。”小李清了清嗓子,“我们接到了好几起投诉。”
“什么投诉?”林浩问。
“楼上楼下的住户都反映,孩子哭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休息。”小李拿出一个小本子。
就在这时,儿童房里传出了小宝的哭声,小李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您听听这...”小李指了指儿童房的方向,“确实挺响的。”
“我们也没办法啊。”林浩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带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没病。”
“我理解,”小李连连点头,“那您看,能不能暂时换个地方住?”
“换地方?”苏雨的声音提高了,“我们刚买的房子,凭什么要搬走?”
“我也是没办法。”小李尴尬地笑笑,“业主们投诉得很厉害。”
小宝的哭声持续了半个小时才停下。小李在门外等了整整半个小时,脸色越来越难看。
“林先生,”小李擦了擦汗,“白天尽量带孩子出去,晚上早点哄睡,减少对邻居的影响。”
“我们会尽力的。”林浩点头,“但孩子哭闹我们也控制不了。”
小李走后,苏雨坐在沙发上哭了起来:“连个家都待不了了。”
03
林浩的工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他手头正有个重要项目要做。可小宝的哭闹让他根本无法集中精力。
“林总,这个方案客户要得很急。”助理敲门进来,怀里抱着一摞文件。
“我知道,我知道。”林浩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再给我一小时。”
电脑屏幕上的文档还是空白的,林浩脑子里全是小宝的哭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一个小时后,小陈再次敲门:“林总,客户在催了,说今天必须要看到初稿。”
“对不起。”林浩无奈地关上电脑,“方案推到明天吧。”
小陈看了看老板疲惫的样子,欲言又止地走了。
第二天,客户非常不满地打来电话。
“林总,我们合作这么久了,你从来没有延误过交稿时间。”客户的声音很严厉,“这次是怎么回事?”
“非常抱歉,我家里有点事情。”林浩解释。
“家里的事情不能影响工作。”客户继续说,“如果你们公司做不了,我们可以考虑换其他公司。”
林浩连忙道歉,保证当天下午一定交稿。
下午,公司老板王总找林浩谈话。
“你最近状态不太对。”王总坐在办公桌对面,“这个项目很重要,客户那边已经有怨言了。”
“王总,我保证不会再影响工作。”林浩承诺。
“到底是什么事情?”王总关心地问,“需要公司帮忙吗?”
林浩简单说了小宝的情况。王总听了后,皱起了眉头。
王总说,“要不你先请个长假,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
林浩知道,请长假意味着项目会被别人接手,他在公司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不用,我能处理好。”林浩摇头。
可他根本做不到。每天晚上小宝的哭闹让他彻夜难眠,白天根本没有精力工作。
一周后,林浩的母亲从老家赶来帮忙。
“妈,您怎么来了?”苏雨开门看见婆婆,有些意外。
“浩子给我打电话,说小宝老是哭。”林母提着大包小包进门,“我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话音刚落,小宝就开始哭了。
“这哭声确实吓人,从来没听过这样的哭声。”
林母用了各种她知道的方法:唱儿歌、做鬼脸、轻拍后背,都没有用。
小宝依然哭个不停。
“这孩子确实奇怪。”林母摇头,“会不会是中邪了?”
“妈,您别胡说。”
“那你说是什么原因?”林母反问,“医院都查过了,身体没问题。”
苏雨听了婆婆的话,心里也开始犯嘀咕。
第二天,她偷偷去找了个算命先生。
“孩子八字不合,冲撞了什么东西。”算命先生掐着手指算了半天,“需要做法化解。”
“怎么化解?”苏雨着急地问。
“买些黄纸、朱砂,我给你写个符。”算命先生开始在纸上画起来,“贴在孩子床头,保证管用。”
苏雨花了三百块钱买了符,偷偷贴在小宝的床头。
可小宝该哭还是哭,一点效果都没有。
邻居们的投诉越来越多,物业经理三天两头上门,脸色一次比一次难看。
一个月过去了,全家人都被折磨得不成样子。
苏雨瘦了十几斤,林浩的项目被撤销,邻居们的投诉堆了一桌子。
04
那是一个周三的晚上,林浩在公司加班到很晚。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键盘的敲击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忽然,手机响了起来。
“喂。”林浩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十点了。
“小宝又哭了。”苏雨的声音疲惫不堪。
电话里还能听到小宝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我马上回来。”林浩说。
“不用了,他已经睡了。”苏雨叹了口气,“你忙你的吧。”
挂了电话,林浩靠在椅子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看着电脑屏幕上未完成的文档,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
监控!
他们搬新家的时候,林浩特意安装了一套智能监控系统。
客厅、儿童房、主卧都有摄像头,主要是为了防盗,平时他们很少查看。
林浩立刻掏出手机,打开监控。
屏幕上显示着家里各个房间的实时画面。
客厅里,苏雨正抱着小宝在沙发上轻拍,小宝已经不哭了,安静地趴在妈妈怀里。
林浩点击回放功能,选择了刚才小宝哭闹的时间段。
画面开始播放。
晚上九点二十三分,小宝忽然抬起头,看向房间的右上角。
林浩放大画面,仔细观察小宝的表情。
小家伙的眼睛睁得很大,嘴巴微微张开,脸上带着一种恐惧的神情。
九点二十四分,小宝开始哭。
画面里的小宝一边哭一边不断地看向那个角落,小手还指着那个方向,身体往后缩,仿佛那里有什么可怕的东西。
林浩皱起眉头,将画面拉到那个角落。
那里是衣柜和墙壁的交界处,只有衣柜和墙壁,看起来很正常,没有任何异常。
“奇怪。”林浩自言自语。
他又调出了其他几次小宝哭闹的录像。下午的,早上的,前天的,昨天的。
令人震惊的现象出现了:每一次哭闹之前,小宝都会看向那个角落。而且表情都一样,先是困惑,然后是恐惧,接着就开始大哭。
“这到底是为什么?”林浩对着手机屏幕自言自语。
林浩保存了几段关键的录像,匆匆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在电梯里,他反复播放着这些录像,越看越觉得诡异。
回到家时已经接近午夜,苏雨和小宝都睡了,母亲在客厅看电视,声音调得很小。
“回来了?”林母压低声音,“小宝刚睡着,你轻点。”
“妈,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林浩在沙发上坐下,掏出手机。
“什么事情?”林母摘下老花镜,凑过来看。
“你过来看。”林浩播放录像给母亲看。
林母戴上老花镜,皱起眉头,“那个角落有什么?”
“看起来什么都没有。”林浩摇头,“就是普通的墙角。”
“要不明天白天仔细检查一下?”林母建议。
林浩点点头,可是心里已经等不及了。他拿着手电筒,轻手轻脚地走向儿童房。
林浩手握着手电筒,生怕发出一点声音惊醒儿子。
地板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林浩吓得立刻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小宝。
小宝翻了个身,嘴里嘟囔了一句听不清的话,然后继续熟睡。
05
房间里很安静,林浩蹑手蹑脚地走到那个角落,用手电筒仔细照射。
墙角处有一些装修时留下的小裂纹,看起来确实没有任何异常。
林浩皱起眉头,难道自己想错了?
他蹲下身子,调整到小宝坐在地上时的高度,重新观察那个角落。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视线正好平视墙壁的下半部分。
“怎么会没有?”林浩心里嘀咕着,慢慢移动手电筒,光束一寸一寸地扫描着墙面。
这时,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墙角最下方的位置时,他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林浩凑近了看,用手电筒直接照射那个位置。
在强光的照射下,林浩顿时惊呼出来,“妈!”
墙上有个很小的洞,只有针眼那么大,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第二天一早,林浩迫不及待地把发现告诉了苏雨。
“墙上有个洞?”苏雨难以置信,“那么小的洞,小宝能看见吗?”
“不是看见洞,是洞里可能有什么东西。”林浩一夜没睡好,眼睛里布满血丝,“你想想,小宝每次都是先看那个角落,然后才哭的。”
苏雨想了想:“会不会是声音?我在网上看过,有些声音大人听不见,小孩能听见。”
“很有可能。”林浩点头,“咱们今天仔细检查一下。”
苏雨请了半天假,准备和丈夫一起“侦查”。
趁着小宝午睡的时间,夫妻俩悄悄进入儿童房。
林浩拿着手电筒,苏雨拿着放大镜,像侦探一样开始调查。
“就是这里。”林浩用手电筒照着那个小洞。
苏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洞不深,能看到底。里面好像卡着什么黑色的东西。”
“什么东西?”林浩凑过来看。
“看不清楚,很小的一个物体。”苏雨尝试用牙签去挑,“卡得很紧,取不出来。”
就在这时,小宝醒了。
“妈妈。”小宝坐在小床上,揉着眼睛,头发乱乱的。
苏雨赶紧收起放大镜,走过去抱他:“宝贝醒了,要不要喝水?”
小宝摇摇头,然后看向那个角落。
夫妻俩屏住呼吸,紧张地观察着儿子的反应。
果然,几秒钟后,小宝的表情开始变化。
他的小眉毛先是皱了皱,然后眼睛瞪得很大,小嘴开始瘪起来。
“快看!”林浩压低声音对苏雨说。
苏雨紧紧盯着小宝。
小宝的视线确实集中在那个角落,而且这次由于他们就在现场,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小宝的反应。
小宝不仅看着那个角落,还伸出小手指向那里,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好像想要表达什么,但又说不出来。
“宝贝,那里有什么吗?”苏雨轻声问,心里紧张得要命。
小宝点点头,然后用小手指着自己的耳朵。
“他是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林浩恍然大悟。
小宝又点点头,小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痛苦,然后开始大哭。
这一次的哭声和以往不同,带着明显的求助意味。
小宝一边哭一边指着那个角落,另一只小手捂着耳朵,仿佛在说“那里有坏声音”。
“肯定是声音!”苏雨激动地说,“小宝听到了我们听不见的声音!”
林浩立刻拿出手机,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
“超声波!”他找到了答案,声音都在颤抖,“有些电子设备会发出超声波,成人听不见,但儿童的听觉更敏感,能够听到。”
“你是说墙里有什么电子设备?”苏雨问。
“很有可能。”林浩看着那个小洞,“咱们必须把这个东西取出来。”
小宝哭了半个小时才停下,但整个下午都显得很烦躁,不停地看向那个角落,还时不时地捂耳朵。
06
当天下午,林浩去五金店买了专业的工具:小锤子、螺丝刀、钳子。
回来后,趁小宝再次午睡时,他们开始“手术”。
“轻点,别吵醒小宝。”苏雨在一边提醒。
林浩用小锤轻轻敲击洞口周围的墙皮,发现这里的墙皮本来就不牢固,可能是装修时留下的缺陷。
几下轻敲后,墙皮开始松动,露出了更大的洞口。
“看见了!”苏雨压低声音说。
洞口扩大后,林浩终于看清了里面卡着的东西。
那是一个大约硬币大小的圆形设备,黑色的外壳,有几根细线连接着,显然是某种电子产品。
设备上还有一个小小的LED灯,正在闪烁着红光。
“这是什么?”苏雨问。
林浩小心翼翼地将设备取出,翻过来查看。
设备背面有几行小字:超声波驱鼠器,频率25-65kHz,型号DR-2018。
“驱鼠器!”林浩恍然大悟,“是用来驱赶老鼠的超声波设备!”
苏雨接过设备,仔细查看:“可这不是我们安装的啊。”
“肯定是楼上或者楼下邻居安装的。”林浩分析道,“他们在自己家里装了驱鼠器,但是设备出了故障,或者安装位置不对,超声波传到了我们家。”
设备上有一个小显示屏,显示着工作状态。
林浩按了几个按钮,看到了定时设置:每天工作6次,每次持续30分钟,间隔时间不固定。
“所以小宝一直听到这种声音?”苏雨心疼地看着还在熟睡的儿子,“怪不得他每天都哭,这种声音对小孩来说就像噪音一样。”
林浩点点头:“而且这种超声波是间歇性发射的,所以小宝不是一直哭,而是定时哭。发射的时候他听到了,就开始哭,停止发射了,他就不哭了。”
“那现在怎么办?”苏雨问,“设备已经取出来了,小宝应该不会再哭了吧?”
“先观察一下。”林浩将设备关闭,“如果真的是这个原因,小宝今天就不会再哭了。”
下午三点,正是小宝平时哭闹的时间。
夫妻俩紧张地观察着儿子。
小宝正在客厅里玩玩具汽车,把小汽车推来推去,嘴里还学着“嘟嘟”的声音。
三点过去了,四点也过去了。
小宝依然很安静,玩得很开心,还时不时朝父母笑笑。
“看起来真的是那个设备的问题。”苏雨松了一口气。
“等等,还不能确定。”林浩依然谨慎,“再观察一晚上。”
整个下午和晚上,小宝都没有无故哭闹。
他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晚上,他甚至主动要求妈妈给他讲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苏雨轻声讲着故事,小宝安静地听着,眼皮渐渐沉重。
第二天早上,林浩决定去找楼上的邻居。
他按响楼上的门铃,等了一会儿,门开了。
楼上住的是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姓赵,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程序员。
“您好,我是楼下的住户,姓林。”林浩客气地说,“想问一下,您家最近有没有安装过驱鼠器?”
赵先生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驱鼠器?有啊,上个月装的。怎么了?”
“是这样的。”林浩拿出那个设备,“这个是从我家墙里取出来的,应该是您家的。”
赵先生接过设备,仔细查看,脸色渐渐变了:“确实是我买的那款。可我明明装在自己家厨房里啊,怎么会在您家墙里?”
“您装在哪个位置?”林浩问。
“厨房的墙角,靠近地面的地方。”赵先生想了想,“大概就在您家儿童房的楼上位置。”
“那就对了。”林浩解释道,“可能是安装时钻孔太深,设备掉到了楼下的墙体里。”
赵先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最近还是有老鼠,还以为设备坏了呢。”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林浩继续说,“这个设备发出的超声波影响到了我家两岁的孩子,他每天都因为这个哭闹,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
“什么?”赵先生一脸愧疚,“真的很抱歉!我完全不知道会影响到您家。”
“我们还以为孩子生病了,跑了好几家医院。”林浩苦笑着说,“全家人都被折腾得不成样子。”
“太对不起了。”赵先生连连道歉,“我立刻把厨房里的那个也拆掉,不用了。”
“其实不用全部拆掉。”林浩建议,“您可以调整一下安装位置,或者换个频率较低的型号,这样既能驱鼠,又不会影响邻居。”
赵先生连连点头:“我马上去买新的,绝对不会再影响到您家。”
他坚持要给林浩一些赔偿,被林浩婉拒了。
“邻里之间,不用这么客气。”林浩说,“问题解决了就好。”
07
回到家,林浩把情况告诉了苏雨和林母。
“终于找到原因了。”苏雨如释重负,“我就说小宝不会无缘无故哭的。”
“这孩子受苦了。”林母心疼地看着小宝,“这么小就要承受这种折磨。”
小宝似乎也感觉到了变化。
整个上午他都格外活泼,不停地咿咿呀呀,还主动拿玩具给大人们看,小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中午时分,小宝指着儿童房的方向,嘴里清楚地说出了一个词:“好了。”
“他说'好了'?”苏雨惊喜地问。
小宝点点头,然后朝那个角落的方向挥挥小手,仿佛在说再见。
“这孩子真聪明。”林母感叹道,“知道坏东西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小宝彻底恢复了正常。
不仅不再无故哭闹,反而比以前更加活泼开朗,食欲也变好了。
苏雨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
林浩的工作重新步入正轨,连续几天加班补上了之前落下的项目。
“这一个多月真像做噩梦一样。”苏雨感慨道,“差点把我们全家都逼疯了。”
“是啊,好在最后找到了原因。”林浩回想起那段经历,依然心有余悸,“如果没有监控,我们永远不会发现真相。”
林浩的母亲准备回老家了。
“既然小宝好了,我也该回去了。”林母收拾行李,把小宝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
“妈,您再住几天吧。”苏雨有些不舍,“小宝刚好,您帮着照看几天。”
“不了,我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家里你爸一个人,我也不放心。”林母笑着说,“小宝现在没事了,你们能照顾好。”
临走前,林母抱着小宝说:“宝贝,以后有什么不舒服,要学会用话说出来,不能只是哭,知道吗?”
小宝似乎听懂了,用力点点头,还学着奶奶的话说:“用话说。”
林母听了,高兴得眼圈都红了:“这孩子真聪明。”
送走母亲后,一家三口的生活彻底恢复了平静。
一个月后,林浩在小区遇到了楼上的赵先生。
“小宝现在怎么样?”赵先生关心地问。
“很好,完全恢复正常了。”林浩答道,“您家的老鼠问题解决了吗?”
“解决了。”赵先生笑着说,“我换了物理驱鼠的方法,在洞口放了钢丝球,效果很好,也不会有声音。”
“那就好。”林浩点头。
那个曾经让全家人恐惧的角落,现在只是儿童房里一个普通的墙角。
小宝的玩具就摆在那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温暖而美好。
生活重新回到了平静的轨道上,但这段经历却让这个小家庭变得更加坚强和团结。
他们学会了面对未知的困难,学会了在问题面前不放弃,也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寻找答案。
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倾听。
倾听孩子的每一个表达,倾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倾听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来源:大大大大聪明游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