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性心梗,虽然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的重大心血管事件,但同时也是临床上发生率很高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问题。急性心梗如果及时抢救,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支架介入术等方式,虽然多数情况下能够将梗塞的血管再次“打通”,但疾病造成的长期影响,却仍然不容忽视。
急性心梗,虽然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的重大心血管事件,但同时也是临床上发生率很高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问题。急性心梗如果及时抢救,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支架介入术等方式,虽然多数情况下能够将梗塞的血管再次“打通”,但疾病造成的长期影响,却仍然不容忽视。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除了要作用疾病的二级预防,尽量减少二次心梗的发生风险之外,还应该注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等问题造成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性改变,医学上将这种改变称作“心室重构”,也是导致心梗患者逐渐进展为心衰以及带来死亡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何保护心梗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的严重程度,一直以来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前的相关研究发现,普利类降压药,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于预防心室重构,降低心衰风险,都有着明确的保护作用。
2025年1月在国际期刊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发表的一项中国新研究中发现,复方丹参滴丸这个心血管领域的常用中成药,在保护急性心梗患者心脏功能方面,也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该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从中国11个临床中心纳入了247名符合条件的急性心梗患者,这些患者均为首次发生心梗,且均在症状出现12小时内成功接受了支架介入术,该研究纳入的是患者都是前壁心梗患者,这种心梗患者一般会有更高的心衰风险。参与者的年龄约48岁到70岁之间,其中83%为男性患者。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为两组,其中126人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而另一组121人则服用与丹参滴丸外观相同的安慰剂,在服用丹参滴丸或安慰剂的同时,这些参与者也进行了指南推荐的心梗后标准化治疗,服用的药物包括沙坦/普利/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以及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研究者评估了长期服用丹参滴丸(24周)治疗后,心梗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随访时间长达48周。
研究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的用药,显著改善了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分析数据表明,在第24周,对比安慰剂组,丹参滴丸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幅度高出了3.3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在第48周随访时,丹参滴丸带来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幅度,比安慰剂组进一步升高,高出了4.35%。
左心室射血分数是衡量心脏泵血能力的核心指标,其数值的提升直接意味着心脏功能的改善。该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通过用药24周的丹参滴丸药物干预,为急性心梗患者带来了长达48周的心脏保护作用。
在探究丹参滴丸保护心功能的机理研究方面,研究者发现,在反映心脏大小和形态的两个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舒张末期内径)方面,丹参滴丸用药组和安慰剂组相关,并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异,此外,心衰关键生物标志物B型利钠肽原的水平,两组都在经过治疗后都出现了显著下降,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这些结果都表明,丹参滴丸对于心脏功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与传统的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的路径不同,由此研究者推测,丹参滴丸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以及改善心肌微循环有关。
既往的基础研究表明,丹参滴丸有助于调节急性心肌缺血后的能量代谢紊乱,促进其向正常的葡萄糖代谢转化。也就是说,这个药物通过优化心肌细胞的“燃料”供应,增强了心肌本身的收缩能力,从而在不显著改变心脏形态的情况下提升了心脏的收缩功能。
在用药安全性方面,研究过程中,丹参滴丸组与安慰剂组用药过程中不良反事件的发生次数分别为46次和36次,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VS3.31%,两组间副作用发生风险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此外,在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丹参滴丸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之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些证据也表明,急性心梗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用药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都是良好的。
这项研究,为丹参滴丸的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证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心功能受损处于高风险的前壁心梗患者来说,在指南推荐的相关二级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可能会对心梗患者带来更多的心功能保护作用,降低远期发生心衰的风险。
而且研究还发现,丹参滴丸与其他标准治疗药物利尿,排钠,抗炎,降低心脏负荷等保护心脏的作用机理不同,能够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方式来保护心脏功能,这种机制与标准治疗药物的机制也形成了优势互补。
当然对于这样的研究结果,我们也要理性看待。丹参滴丸对于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是在患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他汀,β受体阻滞剂,普利类药物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的,因此,千万不要因为看到这样的研究,就把丹参滴丸奉为“神药”,从而忽略了心梗患者二级预防的基础用药,把丹参滴丸看做是心梗预后标准用药方案的一项辅助药物治疗策略,才是更正前的用药观念。
对于中医药来说,我们还是要更讲究对症应用,对于身体情况符合中医辨证,同时又有相关问题的心梗患者来说,通过合理使用丹参滴丸来进行辅助药物治疗,可能会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心脏保护作用。
此外,由于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由于该研究选择的都是心梗后心功能保持良好的参与者,因此,后续的研究还需要在心功能更差的患者群体中进行验证,以及阐明复方丹参滴丸在此背景下的潜在作用机制。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正确认识丹参滴丸在保护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参考文献:
Effect of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on cardiac function after acute anterior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andomized trial[J].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2025, 39(4): 407-416.
来源:李药师谈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