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请君入瓮 “不甘心”榨干钱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10:13 2

摘要:今年7月,某地一刘女士(化名)在刷某音时刷到低价购洗衣液的视频广告,并在该某音小店内花10余元购买了4瓶洗衣液。数天后,刘女士发现货物被签收,而签收地点有误。于是联系小店客服,客服将其引导到不知名某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刘女士获得了10余元的赔偿。同时客服告知刘

如今骗子的手法五花八门

不变的是

利用你的贪心

利用你的不甘心

今年7月,某地一刘女士(化名)在刷某音时刷到低价购洗衣液的视频广告,并在该某音小店内花10余元购买了4瓶洗衣液。数天后,刘女士发现货物被签收,而签收地点有误。于是联系小店客服,客服将其引导到不知名某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刘女士获得了10余元的赔偿。同时客服告知刘女士,如果刷她们指定的某音或者某手平台的视频还可以获得后续赔偿。刘女士心中小窃喜,并通过刷指定短剧,获得了20元左右的后续赔偿。

通过两次赔偿,刘女士相信了客服。之后,客服告诉刘女士安装他们指定的APP可以再领取后续福利。被“小便宜”冲晕头脑的刘女士在非手机官方软件商店内下载了对方指定的APP,在APP客服引导下,刘女士拿到了数十元的所谓“后续福利”,并在该APP内发现了“暴利商机”,在该APP内有数个“矿机投资事业群”。群内轻松投资1台5000元的矿机,每天可以产生不少收益,暴利和稳赚不赔的聊天及截屏让刘女士砰然心动。其实,这些都是骗子故意引导让其看到的。

彻底被暴力和稳赚不赔冲晕头脑的刘女士陆续投资了数台“矿机”,并且每天都有收益增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刘女士想将收益提出来时,APP客服却以资金量不够高、收益未积累到一定额度等为由让刘女士不断地追加资金。之后又被诱导线下取现金快递给对方“投资”。

刘女士期间也产生动摇,对这个所谓“矿机投资”有疑虑,但是因为前期投入了很多钱财,不甘心就此收手,后又数次准备现金给骗子派来取现的人员,还在银行柜台提现被工作人员提醒劝阻后,又购买金条和金饰快递给对方。直到今年9月,因为刘女士实在筹不到钱追加投资被骗子威胁,才选择报警,期间共计被骗100余万元。

高收益、高回报、稳赚不赔?这些看似诱人的投资理财项目,很可能是不法分子为你量身打造的诈骗陷阱!

近期,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追求高回报的心理,设计精巧骗局,使受害人损失惨重。今天,警方就带大家揭开这类诈骗的层层面纱,教您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01

诈骗套路分析

1. 广告攻势,引人上钩

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发布所谓“投资理财神器”的广告,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等概念,以“保本高息”、“稳赚不赔”、“高返利”、“按月返利”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关注。

2. 专家氛围,博取信任

犯罪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将其拉入“投资”群聊,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投资暴富案例”、“直播课”骗取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建立关系后,以“内部消息”“会员渠道”“特殊资源”等诱骗参与投资。

3. 小额试水,诱你深入

前期会让受害人投入少量资金,并让其获得小额收益并能成功提现。待受害人尝到甜头放松警惕后,便诱导其加大资金投入。

4. 数据异常,榨干价值

当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犯罪分子会通过伪造的投资平台阻止提现,并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名义,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进一步榨取受害人钱财,最后携款消失。

02

警方提示

1. 远离“保本高息”诱惑

要认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财产品。

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所有声称“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2. 只信正规官方渠道

投资理财请选择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并颁发许可证的金融机构。

非官方应用市场下载的,基本都是黑平台。

3. 警惕向个人账户转账

购买理财产品需要签订协议,资金将自动扣划。

凡是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或对公账户与平台名称不符的,都是诈骗。

4. 树立正确投资观念

培养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切忌侥幸心理和赌博心态。

不要轻信网络上所谓的“专家内幕”和“小道消息”。

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况,请立刻拨打110报警,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

来源:主流日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