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号:希特勒最强战舰,三个致命决策葬送1803条生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10:28 1

摘要:指挥官贝依少将站在窗前,穿着厚重的呢制服,右手握着热茶,左手拿着一封刚刚发出去的电报。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天是1943年12月26日。

北极圈,凌晨三点过。

气温零下40度,天黑得像油墨泼在海面上。

德军“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正在冰冷的海面上航行。

舰桥里很安静,只有雷达滴滴作响。

指挥官贝依少将站在窗前,穿着厚重的呢制服,右手握着热茶,左手拿着一封刚刚发出去的电报。

报告位置和航向。”电文内容不复杂,也不长。

但就是这一封电报,把整艘船的命运提前暴露给了英国舰队。

这不是贝依第一次出海。

也不是“沙恩霍斯特”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

可是这次不一样。

英军早就盯上它了,甚至提前设好了包围圈——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谁能想到,一句“按规矩操作”的汇报,会直接把整艘船送进了死地。

说起来,“沙恩霍斯特”这艘船,从一开始就是在高压和期待中诞生的。1938年下水,德国海军给它配了最先进的设备、最强的火控系统,还有12门150毫米副炮和三座三联装主炮。

那一年,希特勒亲自到现场检阅。

他对这艘船寄予厚望,说它是“德国海上力量的象征”。

可惜,这艘战舰真正出海的时候,德国已经陷入全面战争。

海军几乎没有空中支援,战略目标混乱,指挥系统也处处掣肘。“沙恩霍斯特”没参与什么决定性的大海战,更多时候是在大西洋里打游击——袭扰商船、快速撤离。

1941年以后,局势变得更紧张。

德舰被困在法国布雷斯特港,天天挨炸。

那会儿的德国水兵,过得跟地鼠差不多。

白天不能上甲板,晚上才敢出来透气。

英国人管这三艘被困的主力舰叫“布雷斯特三兄弟”。

最难忘的是1942年2月11日那晚,德国人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他们让“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欧根亲王”三舰,从布雷斯特港直接穿越英吉利海峡,回到德国本土。

整整80艘扫雷艇提前清雷,数百架战斗机掩护,连天气都是精心选的——起雾,能见度不足100米。

那次突围,德国人几乎是贴着英国海岸线溜走的。

英军反应慢了半拍,一直到三舰队穿过多佛尔才意识到。

这事儿后来被称为“英吉利海峡大溜”,几乎成了德国海军史上的最高光时刻。

也正是因为这次成功,德国高层对战列舰的信心又上来了。

尤其是“沙恩霍斯特”,成了“突袭之王”的象征。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信心也埋下了隐患。1943年底,德国在东线全面吃紧,苏联的反攻已经压到白俄罗斯边界。

为了拖住英美对苏联的支援,德国海军决定派“沙恩霍斯特”去拦截北极航线上的运输船队。

任务看起来不复杂,目标是JW-55B护航船团。

但这次,英军的反应出奇地快。

其实不是快,是早有准备。

英国海军早就通过情报掌握了德军的意图,还部署了一整套围歼方案。

舰队司令弗雷泽甚至提前把“约克公爵”号调到了关键位置,只等“沙恩霍斯特”自己送上门。

26日凌晨,电报一发出去,英军雷达立即捕捉到了信号。

整个包围圈开始收紧。

早上七点左右,贝依做了第二个决定——让陪同的驱逐舰分散搜索。

他大概是担心错过目标想尽快发现船队,可这样一来,“沙恩霍斯特”就变成了单舰作战,失去了雷达支援和鱼雷防线。

谁也没想到,这会是致命一招。

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最先发现它的位置。

打了头一炮之后,三艘英国巡洋舰随即上前夹击。

贝依还以为运输船队就在东北方向,坚持往那边突击。

第三个错误,就这么发生了。

那天下午四点过一点,英军主力舰“约克公爵”终于出现在雷达上。

炮弹从15公里外飞来,第一轮就命中了锅炉和雷达系统。

我们中圈套了。”这是贝依当时说的原话。

从那一刻起,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沙恩霍斯特”试图依靠高速脱离战场,但已经失去了方向判断能力。

炮塔损毁一半,通讯中断,整艘船就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在冰海中狂奔。

英军驱逐舰群随后围上来,从多个方向发射鱼雷。

晚上7点45分,最后一轮鱼雷命中舰体下部。

舰体剧烈倾斜,然后,沉没。

海面上的风雪没有停下。

冰冷的水中,1839人随船一起沉入海底。

只有36人被救起。

其中一位叫施密特的水兵,后来在回忆录里写过一句话:“我们死之前都以为自己是为祖国战斗,后来才明白,我们只是执行命令而已。

这不是在否定忠诚,而是在质疑决策。

战后,英国海军文件解密显示,“沙恩霍斯特”在最后12小时内,其实有过六次撤退机会。

每一次都能避开包围。

但贝依没有下令。

他选择了继续前进,继续寻找那支根本不存在的船队。

有人说那是因为命令,也有人说那是因为荣誉。

更现实的说法是,德国海军当时的战术体系,不允许退缩。

2016年,一支挪威探险队在北冰洋海底找到了“沙恩霍斯特”号的残骸。

舰体倾斜,主炮依然对着北方。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它“灰色幽灵”。

参考资料:

Peter Strasser,《德国海军战列舰史》,柏林军事出版社,2015年。

Richard Woodman,《北极圈的最后决战》,伦敦海事出版社,2003年。

Angus Konstam,《沙恩霍斯特号:一艘战舰的生与死》,牛津出版社,2018年。

Stephen Roskill,《英国海军作战档案解密》,皇家海军档案馆,1960年。

Chester Nimitz,《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史》,纽约海军研究院出版社,1957年。

来源:智者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