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暴雨预警生效!山西5-6日降雨区域详解及多领域防范指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5 04:12 2

摘要:9月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将山西省西北部、西南部纳入大到暴雨预警区域。此前,山西部分地区已受降水影响,土壤含水量饱和,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攀升。随着9月5-6日新一轮降雨来临,不同区域雨势变化及潜在影响需重点关注,各领域防范措施更需精准落地。

9月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将山西省西北部、西南部纳入大到暴雨预警区域。此前,山西部分地区已受降水影响,土壤含水量饱和,山区地质灾害风险攀升。随着9月5-6日新一轮降雨来临,不同区域雨势变化及潜在影响需重点关注,各领域防范措施更需精准落地。

5-6日降雨区域与强度:北部雨强、东部接力

9月5日:西北雨势猛,伴强对流

当日降雨核心集中在山西省西北部,朔州、忻州部分地区将遭遇中到大雨,局地暴雨(50-100毫米),且强降雨可能持续6-8小时。这两个区域多为山区,地形起伏大,叠加前期土壤高含水量,极易引发山洪、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西南部的临汾、运城部分地区则以中雨为主,局部有大雨(25-50毫米)。值得注意的是,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时可能伴随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超80毫米)及雷暴大风,对户外活动和设施安全威胁较大。

9月6日:降水东移,强度减弱

降雨重心将逐渐向东转移,吕梁、太原、阳泉等地迎来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雨(10-25毫米)。其中,阳泉市在4日夜间至5日白天已出现明显降水,累计雨量10-30毫米,局部超40毫米,6日持续降雨可能加重城市内涝风险。而此前降雨集中的西北部、西南部地区,雨势明显减弱,以小雨或阵雨为主,地质灾害风险随之降低,但仍需警惕残留积水引发的意外。

多领域影响与针对性防范建议

交通出行:重点路段风险高,避开施工与积水区

此次降雨可能导致道路积水、湿滑,山区道路易因滑坡、泥石流中断。受影响较大的交通线路中,太佳高速丰润、娄岚收费站正处于施工期(8月4日-9月20日),禁止3米以上超限车辆通行,强降雨叠加施工,会进一步增加该路段积水和低能见度风险,通行效率将显著下降 ;大运高速部分路段也可能因降水出现类似问题,交通事故概率上升。

交通管理部门需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太佳高速、大运高速等重点路段的巡查频次,及时清理积水和落石。驾驶员出行前务必通过导航、交通广播查询路况,避开强降雨时段和施工路段;行车时保持安全车距,遇积水路段切勿盲目涉水,确保通行安全。

农业生产:排水防害优先,守护作物关键期

当前,山西晋城等地的夏播玉米、大豆正处于生长关键阶段,连续降雨会使土壤水分饱和,导致作物根系缺氧,影响生长和产量,高湿环境还可能诱发病虫害。临汾、运城等西南部农业区,5日的中到大雨可能加重农田渍涝问题。

农户需紧急疏通田间沟渠,加快排水速度,降低地下水位,减少作物淹水时间。若作物出现倒伏、叶片发黄等受灾迹象,可喷施叶面肥增强抗逆性。农业部门应加强病虫害监测,通过线上指导、现场巡查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精准防治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区域重点防,转移避险要及时

9月4日17时,山西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长治、晋城、晋中、运城、临汾、吕梁等多地风险较高,其中吕梁汾阳市有1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含3处特大型隐患点),吉县高易发区占国土面积15.95%,这些区域在5日强降雨中,滑坡、崩塌风险陡增 。6日降雨东移后,太原东山、阳泉等矿区也需警惕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

自然资源部门需加密隐患点巡查频次,对高风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乡镇、村社要提前明确转移路线和安置点,一旦发现险情,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群众若发现山体裂缝、土石松动等异常,应第一时间撤离并上报当地政府。

城市运行:排查排水保畅通,保障民生设施

太原、阳泉等东部城市,6日的降雨可能考验城市排水系统。阳泉市在前期降水已出现局地积水,若排水不及时,可能影响居民出行和电力、通信设施安全。

城市管理部门需提前检查排水管网,清理堵塞物,确保雨水顺利排放。同时,加强对地下车库、低洼路段的监测,必要时设置挡水板、抽水泵;电力、通信企业要做好线路巡检,防止因积水导致设备故障,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此次降雨过程虽呈现“北强东移、逐步减弱”的特点,但前期土壤饱和、部分区域地质脆弱,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各部门、公众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落实防范措施,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铃风898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