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晚,网传张水华已被医院解聘或调岗。9月5日,媒体前去医院求证,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张水华仍是该院全科医学科主管护师,工作人员还说,“鼓励员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保持兴趣爱好”。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学会说话是一种本事了。
比如,最快女护士张水华,因为马拉松赛后的一通发言,搞得全网批判。
9月4日晚,网传张水华已被医院解聘或调岗。9月5日,媒体前去医院求证,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张水华仍是该院全科医学科主管护师,工作人员还说,“鼓励员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保持兴趣爱好”。
相较张水华的发言,医院的发言就显得滴水不漏而意味深长。
医院的工作没受影响,但张水华签约的运动品牌361度,却宣布与其解约。
解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张水华的发言,惹得全网批判,然后大量网友涌入361度的直播间进行声讨。
然后361度被吓到了,连夜和张水华解约。
因此也可以看出,张水华事件影响实在太大,以至于再不舍也得壮士断腕,毕竟连品牌直播间都被吃瓜群众爆破,这种情况下再不出手就塌了。
对张水华来言,这事就完全是乐极生悲,祸从口出,代表361度拿到了冠军,转眼就被解约了。
这事也证明了,“腿快”没问题,但千万不能“嘴快”,不然分分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但凡她当初在赛后采访时,说一句“感谢xx医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才让我站在这个奖台上”,大家一听,这姑娘情商挺高,拿了冠军,还谦逊懂事,以后调班谁还不帮你一把?
同事听着舒服,领导也面子上好看,品牌方继续给你投资赞助,哪有今天这个局面:合作解约、评论翻车、群众反感,甚至在她自己账号都被骂到关了评论区。
这事从头说起来,其实本来是一个特别能出圈的“打工人逆袭”剧本。
一个全职护士,上着三甲医院最累的班,挤时间跑步训练,硬是从一堆专业运动员里杀出一条血路,在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组拿下冠军。
而且她还是顶着生理期、在雨里跑完的,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出全网共情的励志剧,谁看了都得竖大拇指。
但一切都毁在了她那段赛后的发言上。
记者一递话筒,她眼眶一红,哭着说:“我不需要领导给我特别的假期,我只希望领导能够支持我周末调休,只是调休,不是说给假。”
根据事后她老公的采访,我们可以得知,领导本身并没拒绝她的调休,只是叫她自己和同事商量。
她能来比赛也说明同事已经和她换班了,然后她一句话,把领导和同事都得罪了,也是相当奇葩。
真正引爆网友的,其实是她这句话背后藏着的逻辑:她并不打算牺牲任何东西,却想让别人为她让步。
医院的护士很忙,尤其是周末,周末对护士来讲尤为珍贵,那是好不容易轮到休息的时候,结果你为了跑马拉松,别人就要和你调休。
更逆天的是,张护士参赛的频率太夸张了,近半年至少跨省跑了10次比赛。
换我是同事和领导,我也不愿意和你调休啊,我周末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凭什么要给你让路呢?
而她却逮着机会在媒体面前哭诉,这是什么意思?——没有人愿意跟我换周末班,我希望领导下达命令,轮到我值周末班我就要换成平常班。
这是什么?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你是人,别人也是人,别人替你值班,累的跟狗似的,你去跑马拉松,拿了奖金,回过头来在摄像机前,把个人诉求摆到媒体上。
这不是“我想跟组织商量商量”,而是“我在镜头前表达一下,组织你别不支持我”。
你说这是不是变相施压?是不是在逼单位表态?她的领导和同事,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说到底,她这件事里最扎眼的,就是“只想自己得利,不愿为别人考虑”,这种极度自私的行为,激起了光大打工人的同理心。
品牌方在网友的地址下,也很快看明白了这一点,果断终止合作。
不管表面说得多体面,什么“发展路径调整”“友好协商”,其实一句话:这个人争议太大,品牌扛不起了。
本来品牌方是打算捆绑“努力打工人+坚持跑步+女性励志”这种标签,结果反而成了“道德绑架+自私发言+全网反感”的代言人,花钱给自己挖坑吗?
最后,张水华的问题,不是在于她跑的多,也在于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她过于把自己当成主角,却忘了这是个团队社会。
她不是唯一个辛苦训练还要上班的打工人,但她是为唯一一个在镜头前要求“调休特权”的人。
不是说她不配被理解,而是她选择了一种最容易惹反感的方式,去表达一个原本有可能被支持的请求。
最终结果就是:同事寒心,网友失望,评论翻车,品牌解约。原本可以好好发展的双轨人生,因为一次发言全线崩盘。
可能她会吸取这次的惨痛教训,但对一个普通人来讲,也许她已经错过了人生最好的一次机会了。
来源:大眼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