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一系列西藏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例如雅江下游水电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动工,这个问题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尤其是随着雅下水电项目的动工,关于西藏和新疆的一些陈年老坛酸菜味儿谣言再次沉渣泛起,诸如“藏水入疆”这种奇谈怪论又一次被人提起,让人想起那个世纪老笑话:炸
对于新疆和西藏这两个最大的西部省份,一直存在一个疑问:到底哪一个对于中国来说战略价值更大?
随着一系列西藏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例如雅江下游水电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动工,这个问题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尤其是随着雅下水电项目的动工,关于西藏和新疆的一些陈年老坛酸菜味儿谣言再次沉渣泛起,诸如“藏水入疆”这种奇谈怪论又一次被人提起,让人想起那个世纪老笑话:炸开喜马拉雅山,水汽进入新疆造万亩良田之类的。
的确,西藏、新疆地处偏远,是大众心目中的“诗和远方”,笼罩着神秘面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一个长期在西部地区部队工作的人,对于祖国的西部边陲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写出来也可以给大家作为参考。关于新疆和西藏的战略重要性问题,我认为毋庸置疑新疆的战略地位要重要得多,国家在西部战略安全上的投资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
我国对于新疆的开发远远早于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典型例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要追溯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可以说对于新疆的投资是新中国伊始就开始坚持到现在不间断的事业。而新疆这块土地的屯垦历史,则可以上溯到汉朝在西域推进的军事屯垦制度。至于军事屯垦本身则是伴随着中华文明史始终的一项民族历史传统,可以说除了最早最早黄河流域一小片故土,整个中国迄今为止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领土大部分都是军事屯垦来的。
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我们这个民族,对于一片疆土最大也是最深刻的投资,就是军屯了。
上溯至殷商文明时期,军事屯垦就是中华民族开疆拓土的必由之路,所谓诸侯分封本质上就是军事屯垦,以军事力量开疆拓土之后就地垦荒建设,所谓诸侯国就是这么来的。
商天子、周天子能给你什么?
除了一个封号,剩下的只有文明本身。
文明,包含农垦技术,农具、青铜兵器、人口,足够开拓疆土的同时将足够的农民送到尚未拓荒的蛮荒之地,战士本身就是农民,拿上武器是战士,拿起农具就是现成的农民。这些农民在一片又一片的蛮荒之地开荒建设,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诸侯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不过是这些诸侯国征伐合并之后的结果而已。以楚国的历史为例,楚国自始至终除了那些征伐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之类的八卦,就剩下一个跟“云梦泽”死磕,最终磕下来湖南湖北江西的鱼米之乡。
整个农耕文明如果从3万年之前的远古算起,到工业革命为止,军事屯垦几乎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投资方式,几乎把周边能够摸得到的地方全部按照这个套路给拿了下来。反过来讲,如果哪个地方战略价值突出而又在中华文明辐射范围内,你就等着军屯的到来吧。
从这一点看,新疆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时至今日西藏也都没有广泛开展军事屯垦,仅有一个名义上的军队机关管这个事情,实际上的军屯部队根本就没有几个人。当然了,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军事屯垦”本身意义发生了变化,现代最核心的投资实际上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公机”老三样,铁路、公路、机场,以及更现代化的水利电力、通信设施,还有未来感更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计算中心等等。即使从工业化之后的标准来看,对于西藏的投资也是最近才开始大规模推进的,规模力度也远小于对新疆的投资。
新疆的能源开发规模宏大,风电、光伏、光热等等新能源建设力度相当大,有不少风电场和光伏电场动不动高速公路上开车都要好长时间才能开完。比如达坂城附近的连片风电场,开车一两个小时看不到头,连霍高速精河段的光伏电站,那大片大片的光伏电场以100迈的速度都得跑个十几二十分钟。
相形之下,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这几年才有点儿规模,雅下电站自不必说,仅有的一些光伏项目规模也要小很多,藏东联网工程也是最近几年才搞成的。
简而言之:新疆自新中国建立就大力投资,早期有艰苦卓绝的建设兵团,中期有长期的水利设施建设,近期则全面开花,目前已经具备了向国境线之外辐射实力的能力。比如“中欧班列”等等,尤其是“天赐宝地”伊犁河谷,现在已经隐隐有了辐射中亚地区的端倪。
整个伊犁河谷是个巨大的“喇叭口”,没去过的人很难想象这个喇叭口的巨大。以天山西段伊犁河谷源头的那拉提为起点,到目前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为止,伊犁河谷纵深长达310公里以上,宽度则在20到60公里左右。河谷内部水利设施发达完备,谷间平地基本上都已经开垦完毕,两侧及中间山地坡地则具备放牧条件。这上万平方公里的良田具备主粮生产能力,可种植玉米、小麦等主粮或者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
2024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粮食实际播种面积高达1274.40万亩,其中甚至有稻谷9.96万亩。谷物产量中,玉米产量291万吨,小麦产量78万吨,稻谷产量5.8万吨。
从军事角度讲,仅伊犁河谷本身就足够支持至少6~10个旅的就地后勤补给需要。
伊犁河谷矿产资源丰富,具备煤钢联合体和合成氨工业能力,主要工业原材料产量如下:
仅就这个工业品原材料产量,也足够支持一到两个集团军的就地基本武器装备生产了。
伊犁州对外通道主要有一条铁路、一条高速公路和航空通道,另有数条高速公路在建,数条国道通达自治区各地。从军事上讲,这个交通条件也足够支持伊犁成为重要军事部署前沿中心。
可见,仅仅一个伊犁州就具有非常宝贵的军事战略意义。传统农业社会屯垦,在今天工业化完成以后发挥的更是不可想象的战略意义,有伊犁州在手,远至里海、黑海乃至于整个欧亚大陆,并没有任何天险能够抵挡中国的钢铁洪流。
有些事情你并不需要真的去做,只要让人相信你真的能做到,就足够了。
2
相形之下西藏的战略地位的确也非常重要,但是想象空间并没有这么大。尽管印度以及南亚次大陆也有高达十几亿的人口,但是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在一个比较悲观也比较恐怖的前景:全球气候变暖之下,恐怕战略意义不大,带来的更多是麻烦。
据我个人观察,整个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的冰川都在融化,地球气候即将进入一个“乱纪元”,各种极端气候频发,气候灾难导致的人口战争、粮食战争,势必在未来成为世界冲突的主流。南亚次大陆首次影响是直接而灾难性的,夏季极端高温和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将会严重影响南亚诸国的发展,尤其是印度和孟加拉国。
一方面是印度和孟加拉国严重缺乏水利设施,洪涝灾害抵御能力极弱;
另一方面是地形地貌极端不利,人口大量聚集在低海拔地区,受洋面上升影响非常大。
大尺度上的水利问题极端复杂,我不专业也不敢随便乱说,但海平面上涨必然导致河流倒灌、排水不畅,加剧洪涝灾害是个板上钉钉的事情,未来南亚次大陆动乱是主流,经济价值恐怕极为有限。
因此,西藏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还必须要保持“守势”,即防止南亚次大陆动乱蔓延为主,而没有任何必要去“拓展”。
目前看,印度北部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越来越多,青藏高原蓄水作用随着冰川融化又在降低,很难想象印度在这种趋势下怎么可能获得实质性发展?大概只有GDP注水带来的自我安慰感,的确会“发展”吧。
50度的高温,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怕都得歇菜。好多人不知道的是,过高的气温其实极度不利于农业生产,大部分作物在这种高温下会进入休眠状态甚至直接死亡,粮食作物无法授粉,虫媒授粉基本停止,花粉本身失去活性。再加上南亚次大陆雨热不同期,这么高的温度下还没有足够降水,很快印度粮食供应都要出大问题。
西藏的战略价值只能是遏制印度这个“有核国家”发疯,他自己内部矛盾压力山大,最好是内爆就好了,而不要炸得到处都是。至于“徐徐图之”,等这一轮全球气候大趋势过去再说吧。
综上可以比较全面的解析新疆和西藏的战略价值。
对于海权、陆权并重的中国而言,陆权方向打通欧亚大陆贸易通道并保持畅通,是夺取英美控制的全球海权的一个重要“迂回战场”,可以有力支持海权争夺。发展欧亚大陆陆地通道,是消耗和拖延美国国力投送的重要策略,能够极大消耗美国能够投送在海上的实力。
而西藏方向仅仅是阻止印度给我们带来麻烦而已。
从长远来看,新疆作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支柱,拿在我们手里可以说是面向未来的“国之九鼎之一”,整个内陆庞大的工业实力可以依托这个支柱,投射到整个欧亚大陆。而西藏,更多仅仅是个屏障而已,是保障欧亚大陆陆桥的一个城墙。
来源:龙牙的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