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网红假求婚,5人被行拘,求婚者“ 刘增怂 ”其实已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15:58 1

摘要:在网络世界,流量仿佛成为了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启名利的大门。然而,当流量的追逐者们被欲望蒙蔽双眼,便容易踏上一条违背道德与法律的歧途。近日,西安发生的一起网红假求婚事件,便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反思。

在网络世界,流量仿佛成为了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启名利的大门。然而,当流量的追逐者们被欲望蒙蔽双眼,便容易踏上一条违背道德与法律的歧途。近日,西安发生的一起网红假求婚事件,便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反思。

8月16日,一段“西安网红直播求婚”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迅速蹿红。视频中,网红“刘增怂”单膝下跪,深情告白:“xx,愿不愿意给我一次机会,做你男朋友,做你老公,给你一个幸福安心安康的家,我以后挣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现场约15名人员在一旁热情烘托气氛,营造出一场浪漫至极的求婚仪式。最终,被求婚者戴上戒指,“求婚”成功,无数网友被这一“甜蜜时刻”所感动,纷纷送上祝福,相关话题也迅速登上热搜。

可谁能想到,这看似甜蜜浪漫的求婚,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剧本闹剧。9月4日,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揭开了这场闹剧的丑陋真相。原来,为了吸粉引流、推广带货,韩某1(31岁,已婚,网名“刘增怂”)、韩某2(33岁,网名“苏建武”)、赵某(40岁,网名“哇塞海哥”)、王某(27岁,网名“端姐姐服饰”)及姚某某(49岁,网名“刘美人”)等人共同策划了这一低俗“求婚”剧本,虚构人设与情节,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持续进行炒作,在网络空间起哄闹事,相关内容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

据了解,“刘增怂”本人早已结婚,却在镜头前演绎着深情求婚的戏码,而被求婚的“苏建武”甚至男扮女装,与他一同欺骗观众。他们利用网友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关注,将求婚这一神圣而庄重的人生大事,变成了一场博眼球的商业表演。更令人咋舌的是,早在2022年4月,抖音账号“刘增怂”就曾与他人共同炒作婚外情怀孕内容,发表淫秽色情言论,违背公序良俗,当时蓝田县网信办依法对其进行了约谈警告,责令删除相关视频并认真整改 。可如今看来,他并未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违法违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表示愤怒和失望。他们觉得自己的感情被这些网红肆意玩弄,对网络上的信息真实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一位网友评论道:“现在连求婚都能造假,以后还能相信网上的什么内容?这些网红为了流量真是毫无底线!”这种利用公众情感、编造虚假内容以获取利益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观众的信任,也对社会公序良俗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求婚本应是爱情的美好见证,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祝福,却被这些网红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实在令人不齿 。

此次事件中,西安警方迅速行动,根据群众举报依法立案开展调查,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韩某1等5人分别处行政拘留。同时,网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启动网络信息服务内容严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账号等做进一步处理 。这一举措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也向所有网络从业者敲响了警钟: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为了追逐流量而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必将受到严惩。

在流量经济盛行的当下,一些网红和网络操盘手为了获取关注度和经济利益,不惜采用各种低俗、虚假的手段进行炒作,从假求婚、假离婚,到编造悲惨人设、刻意制造冲突,此类现象层出不穷。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挤压了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还误导了公众的价值观,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了不良影响 。

要遏制这种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机制,提高审核标准和效率,对疑似剧本炒作、虚假营销的内容进行严格筛查,一旦发现,立即采取限流、封禁等措施 。监管部门要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行为的边界和责任,对恶意编造、炒作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广大网民也应增强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低俗、虚假内容保持警惕,不盲目跟风、不随意转发,积极参与网络监督,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

西安网红假求婚事件,是对整个网络行业的一次深刻警示。流量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成为无底线炒作的借口。网红们应明白,只有凭借真实、优质的内容,才能赢得观众的长久喜爱和支持;只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才能在网络世界行稳致远 。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