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狂卷1.8亿!贵州“隐形财阀”半年爆赚454亿,相当于2个百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6 16:35 1

摘要:前不久,茅台官宣1000多家门店集体上线美团、淘宝闪购。并限量推出25568瓶、定价7000元的新品茅台酒,一上线瞬间秒没,2分钟内销售额就高达1.8亿元。

茅台悄悄“送外卖”了!

前不久,茅台官宣1000多家门店集体上线美团、淘宝闪购。并限量推出25568瓶、定价7000元的新品茅台酒,一上线瞬间秒没,2分钟内销售额就高达1.8亿元。

这款纪念酒转手就被卖到一万八一瓶,有些特殊编号的甚至突破了2万。

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茅台还有更多新动作,淘宝闪购将链接茅台全国270多家体验中心和6500多家主题终端门店,实现全渠道上线。

手机一点,正品茅台“闪送”到家,传统白酒巨头真正步入了“即时零售”时代。

除此之外,茅台今年更是交出了亮眼的半年报,利润高达454.03亿元,相当于日赚约2.5亿元。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价格倒挂、经销商陷入困境的今天,茅台到底做对了什么?让它仍能继续稳坐“A股盈利王”之位。

2025年的白酒市场,正经历着自2012年“八项规定"以来最冷的冬天。

走进任何一家烟酒店,老板的眉头都比往年皱得更紧,因为货架上积压的品牌酒也开始“愁卖"。

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白酒销量同比下跌15%,中高端产品跌幅高达20%。

曾经婚宴上每桌要摆一箱白酒,现在两瓶都喝不完;过去送礼必选茅台,如今500元一瓶的习酒都被嫌贵。

自2016年白酒产量达到顶峰后,到去年已经缩水近70%。年轻人不买账,中老年人喝不动了,商务宴请大幅减少,白酒的三大支柱同时动摇。

更现实的是,经济下行让大部分人消费走向理性。工地停工、企业缩减开支,连白酒销售都纷纷转行。

今年以来,茅台高端系列酒散装零售价,从去年一瓶3500元跌至1880元。在此背景下,茅台的中端系列酒1935、王子酒、汉酱被推出来当护卫舰。

4月初,茅台开始向社会大量招募终端合作商,积极拓展下沉市场。并开启抖音直播发售代金券,为线下渠道引流。

据白酒市场数据报告,上半年动销最好的酒价格主要集中在100左右及500元以下;但500到800元这个区间的酒,就明显不好卖。

而茅台调价后的部分中端系列酒产品,刚好落在这个“尴尬区间”里,茅台用中端酒冲击下沉市场仍面临着竞争压力。

不过好在茅台用价格双轨制稳住了“基本盘”。它的业绩主力,还是靠飞天茅台、陈年茅台、五星茅台这些高端系列撑着。

要知道,现在整个白酒行业都在收缩,不少品牌连保住销量都难,茅台还能实现9%的增长,这已经算得上是行业里的“奇迹”了。

有人说是茅台多年攒下的品牌力和消费者信任在托底,即便行业遇冷,想买高端白酒的人,还是会优先选它。

不过茅台也没躺在过往的成绩上“等风来”,面对市场变化,茅台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与突破。这场白酒行业寒冬,或许正是检验谁才是真正强者的试金石。

“以前卖酒靠关系,现在卖酒靠算法。”一位茅台经销商的感慨,道出了茅台正在经历的时代转变。

面对白酒行业连续八年产销量下滑、动销放缓的寒冬,茅台却在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9%。其背后是一场从产品到渠道再到服务的全面转型。

产品矩阵的精细化运作成为茅台稳住大盘的关键。一方面,飞天茅台作为核心大单品,通过控量挺价等措施维护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茅台积极拓展细分场景:推出小规格产品提高开瓶率,增加1L装和限量纪念酒主攻礼赠予收藏市场。

这些新品不只是换个包装,而是精准对应不同消费场景,商务宴请用大容量,收藏投资选限量版,年轻人聚会有低度酒。

正如一位经销商所说:“现在卖的不是酒,而是生活方式。”

茅台曾经最强壮的“触手”就是靠渠道扎根线下经销商网络,但现在它学会了用“多条腿走路”。

牵手美团、淘宝闪购转向消费端,将1000多家门店接入“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网络,彻底改变了白酒传统的销售模式。

有经销商透露,今年中秋节,茅台将推出500毫升四瓶装的飞天茅台,以便更好地适配家庭、朋友聚会等小型场景。

如今,茅台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卖酒,开始提供一些增值服务,让高端客户的复购率提升至35%。

经销商的任务也变了,不再只是送货,还要学会讲故事、搞活动、营造氛围提供情绪价值。

简单说,就是让喝酒从应酬变成享受。这种转变正好契合了当下的消费趋势:虽然喝酒的人少了,但喝好酒的人多了;应酬需求减少,悦己消费却在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报上还显示,茅台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1.29%,这一增速已远超国内营收增速。近年来,茅台加速迈向品牌出海、文化出海的国际化新阶段,为未来海外发展不断进行“量变”的积累。

当其他酒企还在为库存发愁时,茅台已经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改革和服务升级,完成了从“卖酒商"到“生活方式提供商"的蜕变。

就像一位老拳师说的:最好的防守,永远是主动出击。

虽然茅台交出了上半年狂赚454亿的亮眼财报,但批发价持续下跌、库存高企、年轻人不愿买单的现实,才是茅台当下最真实的写照。

今年,茅台的价格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618期间有直播间将飞天茅台降至1484元,甚至低于部分经销商1825元的“甩货价”,反映出渠道混乱加剧。

目前茅台直销收入占比已提至45%,但传统经销商库存周转超过90天,现金流承压。更严峻的是,社会库存总量估计达7亿-8亿瓶,相当于每个中国家庭可分到2瓶。

尽管茅台推出控量稳价政策,通过取消“拆箱令”、暂停部分团购、按动销发货等举措,却仍难以从根本上稳定市场。

年轻人市场中茅台遭遇遇冷。调查显示,18-25岁消费者中仅11%选择白酒,尽管之前有推出联名跨界产品试图“破圈”,但热度难以持续。

年轻人追求的是轻松、健康、具有社交属性的微醺体验,而非高度白酒的商务属性。

茅台需思考是否推出价格亲民、口味创新的低端产品,但这也可能稀释品牌价值、流失传统客群。

国际化进程虽然有所加快,但同样步履维艰。目前茅台海外收入占比仍低于3%,按官方价折算全年仅售出约34万瓶,覆盖64个国家则销量寥寥。

障碍一方面是来自文化差异,西方消费者不习惯酱香口感,仍倾向威士忌等烈酒;另一方面,欧盟高关税也限制了价格竞争力。

尽管茅台尝试推出“走进希腊”“走进日本”等文创酒,但1619元/350ml的定价注定难以走量。

真正的出路或许是学习日本清酒:以中餐搭配为切入点,逐步融入日常饮用场景。

当然,危机中也蕴藏着转机!

批发价回落有助于挤出金融泡沫,让真实消费需求浮出水面,茅台可借此重建渠道健康;年轻化试错积累的经验,有助于激发出新的销售模式;国际化虽慢但稳,文化输出需要时间,“茅台之夜”等IP已打下基础。

如今的贵州茅台,或许已从“神话”回归“企业”,必须直面市场的真实需求。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能与渠道之战,而是对消费者心智的争夺。它的成功将不取决于能否回到3000元高位,而在于能否让年轻人轻松举杯,让世界接受酱香风味,让每一瓶酒都被真正需要它的人打开。

正如观察者所指:“茅台卖的不再是酒精,而是中国人的面子、里子,以及时代转折中那点不肯妥协的体面。”

市场寒冬或许还会持续3~5年,但真正的巨头不会等待春天,而是学会在冰雪中造火。

来源:鬼谷子思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