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老陈”账号被封 因“攻击、抹黑其他主播”,本人发视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6 16:09 1

摘要:他先下单买了嘎子哥直播间的酷派新机,官网搜不到同款,便录屏质疑。

699元手机查不到型号,质疑一句就被封号,你的钱还安全吗?

账号说没就没,老陈提前写好了告别视频。

他先下单买了嘎子哥直播间的酷派新机,官网搜不到同款,便录屏质疑。

酷派次日补发声明:货是真的,只是还没入库。

老陈公开道歉,平台仍按抹黑同行封停账号。

酷派这款699元机型在工信部备案编号为CP17,备案日期比直播早两周,却迟迟没上架。

业内惯例是备案后最快三天、最慢一个月即可开售,酷派这次拖到第18天才给出解释,中间空档成了信息黑洞。

直播带货最怕这种黑洞。

平台页面、品牌官网、工信部数据库三方信息不同步,消费者只能凭主播一张嘴。

去年某顶流卖耳机也出现过备案已撤仍在播的情况,事后平台把责任推给品牌,品牌推给代工厂。

封号规则写得清楚:指名道姓且缺乏证据的质疑算抹黑。

老陈视频里直接点了嘎子哥的大名,却没留备案截图,踩了红线。

可普通观众哪懂去工信部查编号,看见查不到就心慌,心慌就骂人,骂人就被删评。

更深的问题是,平台既当裁判又收广告费。

嘎子哥那场直播销售额破三千万,按抽成比例平台进账不低于三百万。

封一个质疑账号,等于保住一条现金流。

规则在此刻显得弹性十足。

老陈不是第一次翻车。

去年他质疑另一位主播卖假酒,拿出的是电商平台的鉴定报告,那次安然无恙。

区别是报告抬头没点主播名,只针对产品。

可见把矛头对准货而不是人,才是安全姿势。

消费者能做什么?

下单前把商品名+备案号+公司全称一起搜索,三个结果能对上再付款。

付款后立刻截图直播间承诺、商品页、聊天记录,一旦货不对板,直接找12315,比发视频快得多。

品牌也有功课要补。

新品直播前先把备案页、参数页、售后政策同步上线,哪怕写个大大的即将开售,也比空白强。

信息透明一分,售后纠纷少一半,省下的公关费足够做一次真补贴。

平台如果真想长治久安,不妨把带货商品的备案状态做成实时标签,灰的不能播,绿的才能上链接。

技术难度不高,就看舍不舍得砍掉那些提前预热的数据泡沫。

老陈在视频最后说还会继续发声,账号却再也搜不到。

屏幕前的你我,下一次点进直播间,记得先把699元按住三秒,想想它值不值得冒险。

来源:歌手李宸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