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每天累死累活,忙得脚不沾地,可回头一看,好像总在原地打转。再看看身边有的人,好像也没比咱多长三头六臂,却总能碰到好机会,关键时刻总有人拉一把,我们管这种人叫“运气好”,管帮他的那个人叫“贵人”。
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每天累死累活,忙得脚不沾地,可回头一看,好像总在原地打转。再看看身边有的人,好像也没比咱多长三头六臂,却总能碰到好机会,关键时刻总有人拉一把,我们管这种人叫“运气好”,管帮他的那个人叫“贵人”。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遇到自己的贵人呢?是多去参加饭局,多加几个大佬的微信,还是逢年过节送点礼?说实话,这些可能有用,但用处不大。就像鬼谷子早就看透的那样,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相遇上,不如踏踏实实把自己修成能吸引贵人的“磁场”。
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一哥们儿,老李,前几年开个小设计公司,半死不活的。那会儿他比谁都“努力”,三天两头组局请客,到处托关系想认识几个“大人物”,名片发了一堆,酒喝了不少,结果呢?人家当面客客气气,“李总,有项目一定找你”,回头就没了下文。老李一度很丧,总跟我抱怨说这社会太现实,没人脉寸步难行。
他消沉了一阵子,后来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对了,突然就不折腾了。他把那些应酬的时间,全都砸回了自己的专业上。他不再是想着怎么去“搞定”客户,而是琢磨怎么把一个设计方案做到极致,做到客户自己都想不到的惊艳。他开始在一些专业论坛上,无偿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和一些独特的创意。一开始也没啥水花,但他就是坚持,把每一个小单子都当成代表作来做,口碑就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了。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大概半年后,一个之前他托了七八层关系都没见着的大集团市场总监,竟然主动通过邮件联系他。原来,这位总监无意中看到了老李分享的一篇关于“沉浸式消费场景设计”的文章,觉得见解非常深刻,又顺藤摸瓜看了他近期的几个作品,当即拍板,把集团一个重要的新项目交给了他。
这事儿对老李触动特别大。他后来跟我喝茶时感慨万千,说了一句让我记到现在的话:“以前我总想着去追光,削尖了脑袋想挤进别人的光圈里,后来才明白,当我自己努力发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追光,光会自己找过来。”
你看,这不就是鬼谷子说的那个理儿吗?所谓的“贵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交换。人家凭什么帮你?凭你酒量好?凭你会说话?都不是。人家帮的,是那个能为他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的你。你的价值,才是你最硬的底牌,也是你那个“磁场”的核心。
这个磁场,说玄乎也玄乎,说实在也实在。它起码包括三样东西:
第一,就是你压箱底的真本事。你得是那个能解决特定问题的人。就像老李,他的设计能力就是他的“针”,能精准刺破客户的痛点。你没这根针,就算认识再多大佬,也只是个无效社交。
第二,是让人放心的靠谱品行。光有能力还不够,人品才是长久合作的基石。答应的事能不能做到?遇到问题是推卸责任还是主动扛起来?一个靠谱的人,本身就带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别人愿意把机会交给你,因为放心。
第三,是一种利他的格局。别总想着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多想想自己能给予什么。老李在网上无偿分享干货,这在短期看是“吃亏”,但长期看,他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品牌和影响力。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帮助的人多了,你的善意和价值传播出去了,真正欣赏你的人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所以啊,朋友们,别再傻傻地到处烧香拜佛,祈求“贵人”从天而降了。真正的贵人,其实是你自己修炼出来的。贵人不是求来的,而是基于价值和信任,被你的“磁场”吸引来的。从今天起,少一点无用的焦虑和抱怨,多花点时间打磨自己的本事,锤炼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发光发热的人。当你自己成为一束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你需要的人,那些能成就你的人,会循着光,向你走来。
#每个人都有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
来源:砚边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