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其中,有3对双胞胎兄弟,成为这次阅兵场上非常引人注目的存在。
一场九三阅兵,让全球见识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飒爽英姿!
这次接受检阅的兵哥哥们,一个个都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这其中,有3对双胞胎兄弟,成为这次阅兵场上非常引人注目的存在。
在阅兵式上,央视的镜头可不是随便给的!
一秒钟的镜头代表的是极高的荣誉。
而央视特意给了吴星亮单人7秒特写,旁边还站着他的兄弟吴星仔。
兄弟俩眼神如铜铃般明亮,炯炯有神,仿佛在说:“有我在,谁敢来犯?”
那气势,一股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气概。
全国观众都被这7秒镜头震慑住了。
吴星仔和吴星亮,今年才23岁,来自浙江金华武义县俞源乡吴宅村。
这对兄弟从小立志当兵,毕业后如愿进入火箭军某部成为通信号手。
在训练场上,兄弟俩互相帮助也互相比拼,谁也不肯比谁差。
谁动作不够标准,另一个就帮着加练,矫正动作。
谁在过程中遇到情绪低落、支持不住了,另一个就充满战斗力去鼓舞对方。
这种血浓于水的默契,是其他战友比不了的。
兄弟俩对这次阅兵格外兴奋和重视,训练有多苦都不算苦,只为了站在天安门下,接受人民的检阅。
从从军那一刻起,报效祖国、鞠躬尽瘁的情感早已扎根生长。
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在老家看到电视直播,红了眼眶。
两个儿子不仅入了央视的镜头,还获得了7秒特写,这是莫大的荣耀,太骄傲了!
来自内蒙古通辽的杨文浩和杨文强是阅兵场上仪仗大队的标兵。
兄弟俩不仅长相酷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选择了军旅生涯,一起训练,一起受阅,成为了全家乃至全村的骄傲。
训练场上的好强就是军人不服输的拼劲。
标兵这个岗位可不简单,标兵就是阅兵场上的“铁钉子”,钉在哪里,哪里就是标准。
这个岗位强度极高,要在太阳底下纹丝不动站两小时,肩甲重到能把锁骨勒出红印。
兄弟俩高中毕业就双双报名参军,三年后,他们成了能把旗杆钉在地面的“活标准”。
训练结束后,杨文浩曾蹲下摸地,测出脚跟落点只差两厘米,立即拉着弟弟重走一遍,只为了做到纹丝不差,两厘米误差都不行。
双胞胎在阅兵训练中确实有一些天然优势:动作易同步、情绪易共振、抗压阈值更高。
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少流汗。
大太阳下纹丝不动地站着,这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来自火箭军方队的双胞胎兄弟顾宇豪、顾宇杰,在今年九三阅兵诠释了什么叫人中“豪杰”。
顾宇豪和顾宇杰来自安徽淮北,一个是通信尖兵,一个是金牌号手。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阅兵了。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时,他们就已经并肩走过天安门。
顾妈妈说,2019年第一次看两个儿子受阅时,她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能这么争气。
今年两个人再次参加阅兵仪式,更是无尽的光荣。
兄弟俩平时一个驻在云南,一个驻在海南,见面不多。
这次兄弟俩到了集训的地方之后才见了面,都没有很惊讶,因为曾经参加过这样的任务。
“就冥冥之中感觉吧,他肯定也会去,这就叫默契。”
因为部队里有评分,所以兄弟俩也是时常暗自较劲。
毕竟是双胞胎兄弟,不能说一个太好,一个太差,所以尽量往排名靠前的地方去赶。
“我们是豪杰兄弟。我们一定会以最昂扬的姿态阔步走过天安门。”
这份豪言壮语,他们真的做到了!
对咱们观众来说,双胞胎受阅可能是新鲜事。
但对军队来说,他们是验证“人人协同”极限的活教材。
这些兄弟俩用行动诠释了:复制的不是面孔,是担当;同步的不是脚步,是信念。
一家出俩兵,真是双倍的光荣,双倍的骄傲!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央视军事等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