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5岁的“雪姨”王琳,参加综艺《姐姐当家》录制时,给儿子王诺打了一个视频电话。
55岁的“雪姨”王琳,参加综艺《姐姐当家》录制时,给儿子王诺打了一个视频电话。
那是周四晚上10点钟。每周只有这个时间,王琳才能和在美国留学的儿子视频。
她体谅儿子忙,平日并不过多去打扰他的生活。
两人最初对话还算正常,后来儿子得知房间里有探头记录,就提出能不能不将他们的交谈放到节目中,他觉得这样有些奇怪。
王琳说出自己的想法,节目是记录自己每天生活的,若干年后再看很有意义。
儿子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一直在期待这通电话。
不过,考虑到儿子的心情,王琳还是匆匆挂了电话。
儿子拒绝出镜,这让王琳有些郁郁寡欢。过了一会儿,她又给儿子打了电话,说自己很伤心,需要和儿子谈一谈。
她说自己对儿子的一切决定,都是百分百支持。而自己只是录一个节目,儿子为什么不能支持她一下呢?她甚至怀疑儿子是否真的牵挂她。
后来儿子王诺道了歉,说只是想通话空间只有他们两人,没有别的意思。
母子俩和好,互道“爱你”。
节目播出后,这个片段引发了强烈争议。话题“王琳被批与儿子相处方式太窒息”冲上热搜。
演播室里,倪萍认为儿子王诺不太懂事儿,王琳说话带着恳求,儿子应该依着妈妈的。也有人认为,王琳是在试图控制孩子的生活,她的爱只会让孩子感到窒息。
有多少人理解王诺,也就有多少人理解王琳。
孩子小的时候,母亲被要求全心全意地奉献。而孩子长大后,又要求母亲学会放手,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生活。
一边是厚重深沉的母爱,一边是独立自我与完全放手,该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真的很难。
毕竟所有关系的付出,都是为了靠近;而唯有和孩子的关系,是为了远离。
01独立女性,两段失败的婚姻
王琳一直都是注重事业的独立女性。
1970年,她出生于上海的普通家庭。19岁时,她考上上海戏剧学院。20岁,她被公派去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留学。
留学归来后,王琳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23岁时,她出演《情满珠江》,自此小有名气。
拍完这部电视剧不久,王琳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老公。她那时候就想当个小女人,遇到什么事情都有男人能依靠。
她和老公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
老公是香港人,她嫁了过去,做了一名全职太太,过了一段逛街、买东西的悠闲日子。
但是,王琳很快就感觉厌烦了,她还是想拍戏,想有自己的事业,想要活在聚光灯下面。
她和家人商量,家人同意。
于是,她又开始拍戏,戏越拍越多,两地分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她和老公的感情受到影响,后来离婚了。
王琳不是没有爱情就活不下去的人,她的事业很快迎来高峰。
2001年,她出演琼瑶剧《情深深雨蒙蒙》,饰演嚣张跋扈的雪姨,并凭这个角色迅速火遍全国。
之后,王琳又经历了一段婚姻。
34岁时,王琳生下了儿子王诺。
但是这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很久,40岁时,她再次离婚了。
这次离婚对她打击很大。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要一个人养孩子,但这就是她当时必须要面对的。
王琳不能放弃事业,因为要赚钱养孩子。
她很拼,横店和象山两头跑,有一个月拍了三部戏。
很多时候,她一个片场结束,去车上待一个小时,又重新化妆继续拍。
她将拍戏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因为想要尽快完成工作后回家陪孩子。
王琳决心以好妈妈的标准要求自己,她不想缺席儿子的成长。
02相比自我,儿子排在第一位
因为儿子,王琳后来没有再进入亲密关系。
她没心思和其他男人约会,只要想到儿子还在家里,她就会有罪恶感。
孩子小时候总是黏妈妈。
有一次王琳出差去南美,儿子天天问她:“妈妈你好吗?妈妈你在那里怎样啊?”这让她感觉非常温暖。
外出工作时,与儿子合影的照片就是她的宝藏。王琳感恩孩子,认为有了孩子,她的生命不再是空的。
那时候,她被强烈地需要着。纵使再忙碌,她也时常对儿子表达自己的爱意。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王琳渐渐有了不那么拼的资格,终于可以弥补那些缺少的陪伴。
她会陪读,会为儿子学煲汤。每年寒暑假,她都会陪儿子去打球。
她开车送儿子去网球场,儿子在场上打球,她坐在下面看,怎么也看不够。儿子打完球,脚上沾满红泥,很容易将车踩脏,她又学会了自己洗车。
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已不像以前那样黏着她。
倪萍曾在节目中分享王琳母子的相处片段。一大清早起来,王琳叫醒儿子,说要告诉他一个惊喜。儿子说:“你不用说了,爱我。”
王琳很惊喜,儿子猜对了,接着说又想起一个惊喜。儿子又说:“非常爱我。”这次又猜对了。
没过多久,王琳再次走进儿子卧室,说还有个更大的惊喜。儿子又说:“非常非常爱我。你快出去,我再睡一会儿。”
王琳承认,自己的内心是离不开儿子的。
她知道这不对,儿子大了应该要放手,让他有自己的生活。
后来,王诺考上了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高中。她为儿子骄傲,亲自送儿子去学校,但内心也非常不舍。
儿子住校后,她在宾馆哭了一个晚上。几天没有好好休息,再回上海就直接住院了。
有人问王琳,在自己和儿子之间排序,谁会排在前面?王琳毫不犹豫地说是儿子。在她心里,一直都是儿子最重要。
这样会不会失去自我呢?王琳觉得会,但有时她觉得自我也没那么重要。
中年独居,
害怕成为脾气古怪的老太太儿子高中去美国留学后,王琳就开始了独居生活。
儿子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纽约大学商学院,每年只能回来五天。
作为“空巢”的中年女性,王琳最初很不适应,但也一点点地熬过来了。不适应,又能怎样呢?
如今55岁的王琳,独自住在价值千万的别墅里,对家里的卫生要求很高。
她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做整理,将床整理得整整齐齐。她专门准备了一把梳子,将地毯的毛边梳理整齐。
她有洁癖,见不得一点儿灰尘,不能忍受水龙头上有水迹,连院子里的草坪灯都要擦干净。
在家里,她唯一能接受的活物就是儿子,以及儿子抱回来的一只小狗。
王琳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看儿子是否有紧急的事情找她。
儿子总是说很忙,两人约定每周四通话一次,日常只发语音。
每个星期,她都在等待星期四的晚上,等待和儿子通话。她小心翼翼地等待着,也会提前和儿子确认:“我们星期四通话对吗,宝贝?”
在节目中,王琳的孤单显而易见。别人录节目都有家人陪伴和鼓励,唯有她总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做家务,陪伴她的只有儿子的小狗。
有时她会感到失落。孩子小时候经常喊:“妈妈,你来陪陪我好吗?”
但孩子长大后最经常说的话是:“妈妈,你要找到你自己的重心,生活的重心。”
有时,王琳会问小狗:“你是不是变成了一个脾气特别怪的老太太?我们两个老太太相互监督下?”
她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打拼,毕竟身体不允许。但她也不会让自己无所事事。最近几年,她参加了不少综艺,其中还有相亲节目。
她并不排斥亲密关系,但要求相当高。
她认为自己如果再结婚的话,只有死别,没有生离。她不愿为了有人陪伴而降低标准,那样还不如一个人生活。
04她的爱,真的很令人窒息吗?
有人认为,王琳和儿子的关系,折射了单亲妈妈“窒息式的母爱”。
也有人认为,王琳已经做得很好。她在情感上依赖儿子,但也在学着放手。
王琳并没有过多去打扰儿子,每周只通话一次,给了儿子足够自由的空间。
对于儿子的情感,她也很清醒,称不会干扰儿子的恋爱,因为那会招孩子恨的。
55岁的王琳依然在工作着,并不断探索新的可能,如参加综艺、走秀、拍杂志等。她也不断发掘兴趣爱好,如跳舞、运动、健身等。
她爱自己,珍惜自我,不要做瘫坐在沙发上的老人,而是要一直活得光彩夺目。
除了儿子牵动她脆弱的神经外,其他时候她都很积极,重建自己的中年生活。
她将儿子看得很重,但也并不完全是为儿子而活。
她懂得爱自己,也一直坚定地迈着独行的脚步,去追寻自己的风景。
这样的她,在希望得到儿子支持和爱的回应时,真的就变成“令人窒息的爱”吗?
说到底,这还是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
身为父母,不怕年龄渐渐衰老,却害怕孩子真正长大远去。而身为孩子,却一心只想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奔向自由自在的天地。
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保持边界感,允许孩子表达想法。
而当孩子行为不符合期待时,在尊重独立个体原则基础上,也可以用善意提醒、引导为主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进行自我判断和调整。
无论如何,爱孩子的同时,也千万别失去自我。
任何时候,都要在内心给自己留下一片广阔的天空。
作者:石霖,精英说作者,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来源:常春藤亲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