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末:14岁留学,28岁回国,父亲陈宝国为什么不愿让他当演员?

摘要:确实,这次的角色可以说是他的转折点。在这部汇集了杨烁、郭晓婷、张翰等实力派演员的大制作中,陈奕丞不仅没被比下去,反而凭借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恨得牙痒痒,完全代入了剧情。

一、从不被看好到演技翻身——《珠江人家》里的惊喜反派

"这个反派怎么这么让人讨厌!"2023年,电视剧《珠江人家》播出后,一个狠角色频频登上热搜。

确实,这次的角色可以说是他的转折点。在这部汇集了杨烁、郭晓婷、张翰等实力派演员的大制作中,陈奕丞不仅没被比下去,反而凭借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恨得牙痒痒,完全代入了剧情。

这样的演技进步,让不少人对他刮目相看。

但在进组之前,陈奕丞可是拿出了百分之两百的认真劲儿。每天抱着剧本研究人物性格,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就虚心向导演和杨烁老师请教。

就连自己演得不满意的戏,也主动请求导演再来一条。这份专注和敬业,赢得了整个剧组的认可。

你可能会问:都说他有个好爸爸,资源不差,为啥非要这么拼?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他爸爸 —— 那个在26岁就拿下金鹰影帝的实力派演员陈宝国。作为星二代,本该是条一路坦途,但陈宝国却出人意料地极力阻拦儿子进入演艺圈。

在《珠江人家》播出前,提起陈月末,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捧了他12年,也该火了"这句戏谑。可现在,当年那个被吐槽的"星二代"用实力证明:光靠爸爸确实不行,但有个好爸爸的严格要求,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样能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

就像剧组工作人员说的:"这小伙子现在台上台下都像换了个人似的,特别沉得下心。"而这背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8年前,看看这对父子之间的故事。

二、星二代的苦恼——被父亲光环笼罩的成长之痛

说起星二代,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对陈月末来说,父亲的光环不仅不是助力,反而成了沉重的枷锁。

要知道,他老爸陈宝国可不是一般的演技派。26岁就拿下了娱乐圈第一个金鹰影帝的头衔,这份成就足以让任何演员望尘莫及。

更别提他还凭着对戏剧的执着,一步步爬到了国家一级演员的位置。

说起陈宝国的敬业精神,圈内人都竖大拇指。为了呈现最真实的效果,他坚持不用替身,结果在一场戏中断了三根肋骨。

这份拼劲,让人不得不服。

而作为他的儿子,陈月末刚出道时可谓"含着金钥匙"。有着影帝老爸的人脉资源,剧本和机会都不缺。但现实却是:"emmm。。。这演技怎么像蜡笔小新?""五官都要飞出画面了吧!""表情也太夸张了。。。"网友们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特别是当他表演愤怒情绪时,眉头紧皱的样子常常让观众出戏。一时间,网上到处都是对他演技的吐槽。25岁的他,和26岁就封影帝的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捧了12年,也该火了"这句话,就像一把双刃剑,既道出了他的资源优势,又暴露了他的尴尬处境。明明拥有着最好的资源和人脉,却总是难以突破,这让陈月末倍感煎熬。

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些质疑和嘲讽并没有击垮他。相反,他选择默默沉淀,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没有戏拍的时候就去进修学习,有机会就向前辈讨教。

这种韧性,或许真的是遗传了父亲那份对表演的执着。

"其实在圈子里,能靠父母进来的星二代不少,但最终能独当一面的却很少。"就像《狂飙》里的吴刚父子,同样因为演技问题被观众诟病。

这更突显出陈月末后来的蜕变来之不易。

三、不走寻常路——14岁的异国求学路

1997年,对14岁的陈月末来说,是个转折点。在外人看来,他有个当红影帝老爸,前途一片光明,但陈宝国和妻子赵奎娥却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儿子送去英国留学。

不过说是"留学",其实更像是一场历练。在陈宝国看来,"穷养儿子,富养女"可不是一句空话。他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在家里过得太舒服,慢慢被惯坏了。

更重要的是,他想让儿子远离娱乐圈的诱惑。

要说狠,陈宝国是真狠。在物价昂贵的英国,他每天只给儿子5英镑的生活费。这点钱,别说是享受了,连基本生活都显得紧巴巴的。

15岁的陈月末,白天要去上课,晚上就得在餐馆里刷盘子打工。从锦衣玉食的"星二代",一下子变成了为生活奔波的打工仔,这落差够大的。

但让人意外的是,陈月末并没有抱怨。相反,这段艰苦的日子让他更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假期回国时,他还会用自己打工赚的钱给父母买礼物,这份成长和懂事,让陈宝国夫妇欣慰不已。

学习上,陈月末也是争气。不仅考上了名校,还经常拿奖学金。按照家里的期望,他选了个和表演八竿子打不着的机械专业,还顺利拿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但你们猜怎么着?表面上乖乖学机械的他,私底下可一直没放下对表演的热爱。业余时间总往话剧院跑,还一直关注着国内娱乐圈的动态。

这份执着,说来也是遗传了父母的艺术细胞。

要知道,陈宝国和妻子赵奎娥都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过来的,太清楚这一行的艰辛。他们不希望儿子吃这份苦,才想方设法地让他远离演艺圈。

可他们却没想到,在他们的艺术熏陶下,儿子骨子里早就种下了表演的种子。

眼看着儿子学业有成,陈宝国夫妇以为尘埃落定了。

四、命运的转折——2012年的人生抉择

拿着漂亮的研究生文凭回国后,陈月末的选择让所有人都意外了。他没有直接往机械行业发展,而是先去了一家传媒公司。

紧接着,又去了北京电视台当实习主持人。

其实吧,这会儿的陈月末心里早就憋着一个想法:当演员。只是一直没敢跟父母说。毕竟从小到大,爸妈对这事儿的态度他再清楚不过了。

但压抑了这么多年的梦想,终究在2012年这个平凡的午后爆发了。在一次家庭聚餐时,陈月末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了自己想当演员的愿望。

陈宝国听完没立刻表态。作为过来人,他太了解这行的不易。但儿子眼中那份执着,又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模样。

于是,他决定给儿子一个机会——不过是以他的方式。

"行,那你先跟着剧组实习。"陈宝国把儿子带进了自己正在拍摄的谍战剧组,安排他当导演助理。要说这工作,说白了就是打杂的,又忙又琐碎。

陈宝国的想法很简单:让儿子先看看这行到底有多辛苦。

但陈月末没喊苦,反而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每天不光做好自己的工作,还不忘抽空观察其他演员的表演,暗暗学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剧组里一个配角突然病倒了,导演正发愁找替补。陈月末立马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这一站出来不要紧,他那番表演直接惊艳了现场的导演。躲在暗处观察的陈宝国也没想到,儿子的表演天赋居然这么强。

就这样,陈月末终于得到了父亲的首肯,正式踏上了演艺之路。虽说有了陈宝国的资源帮助,但一开始接到的也都是些小角色。

不过这次,他学会了耐住性子,认认真真地琢磨每个角色,争取每次都能呈现最好的状态。

看着儿子这份认真劲儿,陈宝国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五、父子情深——一个关于成长与理解的故事

说起陈宝国的教育理念,真的是"一张嘴穷养儿子,一颗心全是爱"。作为过来人,他太了解娱乐圈的风风雨雨了。

那种从小配角打拼到断三根肋骨的辛酸,他不想儿子也经历一遍。

但你说这事儿多矛盾,正是在他和妻子赵奎娥的艺术熏陶下,儿子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转折来得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当看到儿子在剧组里的那番表演,陈宝国沉默了。他在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种对表演的纯粹热爱。

从英国留学时每天5英镑的生活费,到回国后从导演助理做起,再到如今《珠江人家》的成功转型。这一路走来,陈月末用实力证明:他不是靠爹吃饭的"星二代",而是一个真心热爱表演的演员。

记得陈月末在一次采访中说:"其实我很感激父亲的严格。正是那些磨练,让我学会了独立,也更懂得珍惜每个机会。

如今的陈奕丞(就是改名后的陈月末),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从最初被吐槽"演技像蜡笔小新",到现在能把反派角色演得让观众又恨又爱,这进步可不是一星半点。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星二代"扎堆的演艺圈,像《狂飙》里的吴刚父子就因为演技问题被观众diss。

这更衬托出陈月末的可贵,他用实力证明:成功从来都是十分努力加上一分天赋的结果。

回头看陈宝国当初的种种"严厉":把儿子送去英国历练也好,安排他从基层做起也罢,哪一样不是为了让儿子能真正站稳脚跟?这大概就是父爱如山,看似无情却情深意重。

如今,当年那个被父亲"穷养"的星二代,已经用自己的努力证明:梦想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样珍贵。而这对父子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最温暖的启示:有时候,父母的"不支持",恰恰是另一种方式的爱。

你说,这哪是什么"压在光环下的星二代"啊,这分明是个被爱意深深浸润的幸运儿吧?

来源:小强谈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