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摘要:撰写 | Lily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5)将于2025年9月6日至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举行。作为全球肺癌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WCLC 2025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名专业人士,共同探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进
唱响中国之声,共享东方智慧
撰写 | Lily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5)将于2025年9月6日至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举行。作为全球肺癌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WCLC 2025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名专业人士,共同探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在2025 WCLC国际舞台上,40+中国学者携团队研究入选口头报告环节,再创数据新高。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团队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备受瞩目,医学界特整理其2项口头报告(Oral)及2项小型口头报告(Mini Oral)摘要内容,速递中国之声最新成果。Oral
摘要号:OA10.02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治疗初治非鳞状NSCLC伴脑转移患者:一项随机 Ⅲ 期研究讲者:陈丽昆由于目前尚未有针对脑转移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团队开展了这项Ⅲ期随机多中心研究BAP BRAIN,以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非鳞状NSCLC伴脑转移患者中的颅内疗效与安全性,并为这一此前未充分探索的亚组人群提供循证依据。
研究团队在中国 11 家中心筛选初治、经证实存在脑转移且无 EGFR 或 ALK突变的非鳞状NSCLC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按 1:1 比例随机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铂类治疗(4-6 个周期),后续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或培美曲塞-铂类治疗(4-6 个周期),后续以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毒性反应或患者死亡。主要终点为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全身ORR及安全性。疗效与安全性评估基于意向治疗人群(即至少接受过一次研究治疗的所有受试者)。结果显示,共有153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n=79)或单纯化疗(n=74)。中位随访16.8个月,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iPFS为11.07个月,较化疗组的5.73个月显著延长(HR=0.439,P本研究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非鳞状NSCLC伴脑转移患者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颅内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摘要号:OA10.03
Phase I/II Study of Iza-Bren (BL-B01D1) as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EGFR Mutated NSCLC
Iza-Bren(BL-B01D1)单药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I/II期研究讲者:方文峰Mini Oral
摘要号:MA03.07
Multi-Omic Analyses of CSF Reveal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Suppressed Microenvironment After TKI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脑脊液多组学分析揭示脑转移患者 TKI 耐药后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和微环境抑制状态讲者:李美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NSCLC伴脑转移疗效显著,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耐药。然而,TKI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有限,且约50%患者的潜在耐药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对于脑转移患者。脑脊液(CSF)可作为液体活检样本用于检测脑部肿瘤,本研究基于CSF探索脑转移患者TKI耐药前后的遗传学及微环境动态变化。
研究团队收集了164例EGFR突变型NSCLC伴脑转移患者的CSF样本(基线样本51例、TKI耐药样本113例),对其进行循环肿瘤DNA(ctDNA)425基因靶向测序及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CSF ctDNA基因组分析显示,TKI耐药后的肿瘤突变负荷(TMB)、肿瘤内异质性(ITH)和拷贝数变异(CNV)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强烈的基因组不稳定信号。耐药CSF中TMB与ITH水平越高,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越差。携带EGFR 21L858R突变或对第三代TKI耐药的患者,发生未知耐药机制的比例更高。CSF scRNA-seq显示TKI耐药后巨噬细胞比例上升,T细胞比例下降。耐药CSF中的巨噬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免疫抑制和脂质代谢活性。研究鉴定出一个脂质相关巨噬细胞亚群,命名为FABP5_M,该亚群在TKI耐药后显著扩增,可能受恶性上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1(EDN1)调控。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分析提示,FABP5_M可通过LGALS9-HAVCR2轴与耗竭型T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在CSF中发现一群高表达CD44、HLDH1A1和BMI1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该群体可能在TKI耐药后发展为软脑膜转移。本研究通过CSF测序,全面揭示了EGFR突变型NSCLC伴脑转移患者TKI耐药后的基因组特征及肿瘤微环境重塑情况,为该类患者TKI耐药后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策略。摘要号:MA10.01
Phase II Trial Ofserplulimab Plus Bevacizumab and Chemotherapyfortreatment-Naïve Non-Squamous NSCLC With Brain Metastases(SUPER BRAIN)
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治疗初治非鳞状NSCLC脑转移患者的II期试验(SUPER BRAIN)讲者:H. Yu免疫治疗用于伴脑转移(BMs)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仍然有限。而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同步增强斯鲁利单抗的肿瘤免疫应答效应。本研究旨在评估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与化疗,作为伴未经治疗脑转移NSCL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研究为单臂Ⅱ期临床试验(NCT05807893),纳入伴未经治疗脑转移(脑转移无症状或症状经脱水治疗可控)的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患者先接受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及卡铂治疗4-6个周期,随后采用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与培美曲塞进行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毒性反应或患者死亡,治疗时长2年。主要终点为iPFS,采用1.1版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39例至少完成了1次基线后肿瘤评估。截至2025年2月1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3.3个月(95%CI:13.0-13.5)。中位iPFS为13.1个月(95%CI:12.7-未达到),6个月和12个月iPFS率分别为91.3%(95%CI:82.3%-100.0%)和67.1%(95%CI:51.1%-88.1%)。中位PFS为13.3个月(95%CI:11.9-未达到)。9例患者(22.5%)因疾病进展死亡,12个月OS率为73.1%(95%CI:63.7%-92.6%)。iORR为84.6%(33/39),其中6例(15.4%)达到完全缓解(CR),27例(69.2%)部分缓解(PR);颅外ORR为67.7%(25/39),总体ORR为71.8%(28/39)。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4例(10.0%)]、血小板计数降低[5例(12.5%)]及肝功能异常[4例(10.0%)],未报告治疗相关死亡事件。本研究表明,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伴脑转移的非鳞状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颅内抗肿瘤疗效,且安全性可控。本届WCLC 2025上,中山肿瘤防治中心肺癌团队以4项口头报告成果展现了中国在肺癌领域的创新实力,彰显了中国学者从临床问题出发、以转化研究驱动创新的科研范式。随着中国肺癌研究从"跟跑"向"领跑"迈进,期待更多基于本土人群的高质量数据涌现,为全球肺癌诊疗贡献东方智慧,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