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根正苗红”成为内娱某些艺人的营销标签,有人靠转发通稿撑场面,有人借公益摆拍博好感。而赖冠霖与王一博却用最实在的行动,诠释了这四个字的真正分量。
15岁的一句宣言,31次的红歌演唱,在流量至上的娱乐时代,有些人用行动诠释着“偶像”二字的真正重量。
当“根正苗红”成为内娱某些艺人的营销标签,有人靠转发通稿撑场面,有人借公益摆拍博好感。而赖冠霖与王一博却用最实在的行动,诠释了这四个字的真正分量。
一个15岁在韩国舞台上大声宣告“我是中国台湾人”,24岁受邀出席大阅兵观礼;另一个31次献唱红歌,多次登上央视重要场合,连“央妈”都忍不住“偏爱”。
他们的“红”,从不是靠流量堆砌的虚火,而是刻在骨子里的爱国情怀,是在关键时刻从不含糊的立场。
提及赖冠霖,许多人印象中他是“从爱豆到跨界新人”的身份转变。但少有人知,他早在少年时期就用一句话,站稳了最关键的立场。
15岁的他在韩国出道,面对台下多元的观众和镜头的聚焦,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我是中国台湾人”。这句话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甚至招致部分网友的威胁,可他从未为此改口。
那时的他或许不懂“立场”二字背后的全部重量,却凭着最朴素的认知,守住了底线——自己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无需迟疑的事实。
这份坚定,在多年后化作了大阅兵观礼席上的一张照片。
当其他艺人还在为“如何表态”左右为难,甚至刻意模糊立场时,赖冠霖已经坐在了观礼席上,还大大方方地将自己的观礼视角分享到外网。
有人疑惑“为什么是他?老牌艺人那么多”,但了解他过往的人都明白,这份邀请不是偶然——他从不是“任务式”转发爱国内容,而是在每一个需要表明立场的时刻,都选择站在正确的一边。
哪怕后来转型赛道,解散粉丝群、暂停个人营业,看似“背离”爱豆身份,却在四个月后以全新姿态出现在央视新闻直播间。
粉丝曾为他的“突然转型”心碎,七年陪伴,却换来“被公开开除粉籍”的结局。但当看到他出现在大阅兵现场,以更沉稳、更坚定的模样站在镜头前,粉丝的委屈渐渐变成了骄傲。
有老粉说:“以前觉得他解散粉丝群很绝情,现在才懂,他从来不是为了‘红’而活,而是在追寻自己真正认同的价值”。
如果说赖冠霖的“根正苗红”藏在关键时刻的立场里,那王一博的“红”,则写在31次献唱红歌的坚持中。
从《我和我的祖国》到《共铭此刻》,从庆祝建党百年到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几乎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这次受邀献唱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致敬英雄的主题MV《共铭此刻》,被各大主流官媒同步宣传,更是对他爱国情怀的又一次认可。
有人说“他只是运气好”,可运气从来不会眷顾没有准备的人。
每次录制红歌,他都会提前反复琢磨歌词意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唱腔,也会和制作人沟通多次,力求传递出最真挚的情感。参加央视活动,他从不会因为“顶流”身份耍大牌,反而比工作人员到得更早,认真彩排每一个环节。
央妈的“偏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前段时间,还有人嘲讽王一博“没资源”,可话音刚落,他就出现在CCTV1的新闻联播中,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整个内娱仅有四位明星参加,除了极具影响力的吴京、张译、宋佳,就是王一博。
记得有次采访,主持人故意用“韩国饮食喜好”试探他的身份认同,他毫不犹豫地强调“我是中国人”,语气里没有丝毫含糊。
哪怕在韩国当过练习生,喜欢韩国的食物,他也从未模糊过自己的根——他是中国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认知,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
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中,王一博是合同期内第一个站出来和耐克解约的艺人。当月刚官宣,当月又解约,八百多万的违约金由他自掏腰包。解约不仅意味着赔偿,还可能被品牌永久封杀。尽管他从小就爱穿耐克,但在国家立场方面绝不退让,从那以后再也没穿过。
王一博的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舞台上,更落实在行动中。
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待圣火接力时,他注意到一面掉落在地的中国国旗,先是指了一下提醒他人不要踩到,随后便弯腰捡起。右手举起的是荣耀,左手捡起的是信仰。
同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洪水时,作为河南人的王一博在完成工作后立即奔赴一线救灾。没有团队,没有摄像,流传出来的所有视频全是来自路人的拍摄。他去的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在腿上还有伤的情况下,躺在洪水中救援。
那一年,王一博捐款300万,是明星中最多的。
回头看赖冠霖与王一博的经历,会发现他们的“根正苗红”从不是刻意营造的人设。
赖冠霖15岁的宣言,是少年无畏的真诚;王一博31次的歌唱,是长久坚持的热爱。他们没有把爱国当成“流量密码”,而是把它当成了做人的根本、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
在这个营销泛滥的时代,这样的清醒与坚定,才是内娱最该推崇的“正能量”。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偶像,不仅是舞台上的光芒四射,更是生活中的榜样力量。
如今的内娱,
需要更多这样的“根正苗红”——不是通稿里的虚名,
而是行动上的坚定;不是营销人设,
而是骨子里的认同。
他们用行动证明:
真正的正能量,是关键时刻的立场,
是日常生活的坚守,是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担当。
来源:娱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