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9.3大阅兵,让北京成了全世界的焦点,而参加完阅兵观礼的外国政要,更是用好了这次多边外交的好机会,四处串门拉动关系。
一场9.3大阅兵,让北京成了全世界的焦点,而参加完阅兵观礼的外国政要,更是用好了这次多边外交的好机会,四处串门拉动关系。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朝鲜的金正恩身上时,大部分人都忽视了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
相比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总书记、国家元首,老挝在投中方面,才真正是值得朝鲜学习的对象。
那么,老挝是怎么成为投中楷模的?
1 从越南后院到中国伙伴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别看老挝现在和中国关系这么好,但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中老的关系是不那么融洽的。
最严重的时候,两国甚至断绝了外交关系。
为啥?
因为那时候的老挝,在越南控制之下。
说起老挝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不断被外国控制的历史。
14世纪中叶,老挝诞生了其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澜沧王国。
但是到了1707年,澜沧王国就因暹罗(泰国)的煽动分裂为琅勃拉邦王国、万象王国和占巴塞王国三个国家,并相继被暹罗人征服。
后来呢?19世纪末,老挝的主人又换了。
法国人通过和暹罗的《法暹条约》,将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占为己有,并入了法属印度支那。
好不容易二战结束了,老挝人以为自己能获得独立和自由,但万万没想到,法国人卷土重来,重新占据了老挝。
这哪行?
于是,在越南共产党的扶持下,老挝国内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者的独立运动。
没过多久,随着法国在奠边府战役的失败,法国被迫签订了日内瓦协议,从越南撤军,顺带着承认了老挝的独立身份,老挝王国终于实现独立。
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美国人的枪口又悄然指向了老挝。
美国积极在老挝扶植亲美势力,多次策划政变,唆使政府军进攻越南支持的武装部队“巴特寮”,导致老挝内战爆发,陷入了分裂和纷争之中。
在整个越南战争中,美国通过扶持老挝国王的部队,不断打击越南的渗透部队。
越南则利用老挝的崇山峻岭和密林,打造了胡志明小道,源源不断向越南南方输送物资。
就这样,老挝境内的战事,一直延宕到越南战争结束。
1975年4月,南越政权覆灭,越南得以腾出手来解决老挝问题。
于是受越南支持的老挝人民革命党开始夺权,并在1975年12月2日,成功迫使老挝王国国王西萨旺·瓦达纳退位,从而建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然而,历史再次给老挝开了一个玩笑——虽然赶走了法国人和美国人,但越南人的觊觎又来了。
老挝的执政党是人民革命党,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这个人民革命党,本身就是胡志明创建的“印支共产党”中,25个老挝籍党员创立的。
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说,老挝人民革命党其实是越南共产党的一个支部,受越南领导。
所以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革命胜利后,来自越南的指挥就如影随形地来了。
1977年,越南逼迫老挝签订《越老友好合作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党政,接受越南共产党的领导,自此越南彻底控制了老挝。
越南顾问进了老挝所有政府部门,地方官任命得越南点头;
6万越南兵长期驻在老挝,老挝军队进驻越南顾问;
越南元首去世,老挝也要跟着哀悼。
显然,老挝基本上成了越南的附庸国。
既然是附庸,那除了经济、政治,外交方面肯定也是附庸了。
越南反华,老挝也要跟着反华。
1978年7月,老挝当局无理要求中国方面撤销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驻孟赛的代表处。
1979年2月,在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后,老挝当局即发表声明——
支持越南,攻击中国,并粗暴停止新华社万象分社工作,赶走中国记者,接着同意越军开进老挝威胁中国侧翼。
1979年6月,老挝当局又进一步无理限制中国大使馆人数,要求撤销大使馆武官处,并强行要中国大使馆人员限期离开老挝,至此中老两国关系决裂。
1981年6月,中国对老挝全面援助停止、边贸停止、高层往来停止,中老两国断交。
但是吧,虽然中老关系破裂了,但主要因素还是因为越南的控制,而不是因为老挝本身想反华。
慢慢地,老挝发现,跟着越南反华,那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啊!
越南本身经过多年战乱,就穷的不行,哪有钱援助老挝?
相反,为了维持和中国的战争,越南开始变本加厉在老挝境内薅羊毛。
比如,越南占着老挝40%的铝土矿,挖出来的矿石必须经越南港口出口,价格还得越南定。
老挝的橡胶、玉米,也被越南企业低价收走,加工后卖给苏联。
还有,越南控制了老挝23个水电站,老挝自己的电都不够用,还要先尽着越南用。
原来老挝还能靠着中国的援助坚持一下,但中老一断交,老挝的经济马上就扛不住了。
粮食难以自足、工业基础薄弱、人口素质低下,种种的发展枷锁束缚住了老挝前行的脚步。
于是,老挝只能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1988年6月,老挝领导人凯山·丰威汉率团访问北京,在中国领导人面前作了一番深刻“自我检讨”后,表示痛改前非,中老两国这才又恢复了外交关系。
1990年12月,中国总理正式访问老挝,标志着中老关系的彻底正常化。
也正是在中国的指导下,1991年,老挝照搬中国“改革开放”的剧本,开始改革开放。
但问题在于,老挝是个内陆国啊!咋开放啊!外资哪来啊!
周边的泰国、缅甸、越南,要么穷,要么关系不好,上哪拉外资去?
老挝人痛定思痛,得到了一个结论:
要发展经济,必须抱大腿,这大腿嘛,越南肯定是不行的,还得是中国!
可是,中国的邻国那么多,老挝的地理环境又差,就算中老关系正常化了,中国也没理由给老挝特殊待遇啊!
所以,对老挝而言,就必须拿出百分之1000的诚意,感动中国,然后换取和中国合作的机会。
老挝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2 老挝对中国,多么有诚意?
中国和老挝历史上,最典型的友谊象征,就是中老铁路了。
在说这条铁路之前,我们需要先看一下中南半岛的地图。
中南半岛很有意思,内部有三条南北向的大山脉,将半岛上的国家自然分割。
比如缅甸中间是大平原,东边是缅甸山脉,往东隔离出了泰国和柬埔寨,再往东就是长山山脉,延伸到大海隔离出了个越南。
老挝就是骑在长山山脉上面的国家,而且是个完全的内陆国,没有出海口,特别穷。
穷到什么程度?
老挝GDP一年也就1000多亿人民币,整个国家在中老铁路开建之前,只有3公里的铁路。
你没看错,就是3公里。
老挝也想发展交通来带动经济,但困难重重,修铁路没技术没钱,修点难度低的公路吧,又被美军在越南战争时期投下的未爆炸弹封印了。
所以能拯救老挝的,只有中国。
但中国凭啥要帮老挝呢?中国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老挝那地方施工条件这么差,中国干嘛要干这个活?
这时候,这就要看老挝的诚意了。政治上的诚意和经济上的诚意都需要。
——政治上,就是排除掉越南的干扰。
老挝很清楚,中国是希望有覆盖中南半岛的泛亚铁路的,而泛亚铁路一共规划西、中、东三条线,分别经过缅甸、泰国和老挝、越南。
但问题在于,现在缅甸局势不稳修不了西线,而越南不仅不想按中国标准修东线,更不想让老挝修中线。
为啥?
看看地图就知道,越南国土那么狭长,当年灭亡南越都是北越借道老挝过去的。
如果中国在老挝修了个铁路,也坐着火车借道老挝从背后越南插一刀,那越南就真的要亡国了。
所以,越南极力阻挠中老铁路的修建,不仅炒作中国搞“债务陷阱”,煽动老挝亲越家族在国会骂铁路“没用”,还禁止向越南提供建材。
这个时候,老挝的态度,就很关键了。
能不能排除越南的干扰,就成了老挝要向中国展示的决心。
如果老挝搞不定越南的话,中国绝对不会趟这个浑水,更不会下决心与老挝合作。
否则中国把老挝发展起来了,红利都被越南人拿走了,那中国不就成了冤大头了?
那老挝是怎么做的呢?
一方面,不和越南续签《老越友好合作条约》,虽然仍然强调“老越特殊关系”,但没有条约做约束,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
比如,虽然老挝的党口、政口和军口都驻有越南顾问,但是,老挝国会没有啊!从国会入手不就得了?
国会议员通过选举产生,5万人中选一个议员,相比来说,老挝的民意普遍是反越的,越南更难操控。
这种选举制带来的结果就是,谁能给老挝带来更大发展前景,亲谁的群体就更多。
就是靠着老挝国会越来越多的亲华派,2010年,巴妮·雅陶都当选老挝国会主席。
巴妮·雅陶都是苗族,属于老挝国内最坚定的亲华派。
她一上任,就把改变“陆锁国”、发展“陆联国”的方向写进了国家发展战略提案里面。
既然国会提出了提案,政府要响应和落实啊!
于是,老挝政府顺水推舟地就同意了这个发展战略,开始找中国对接铁路事宜,越南反对也没用。
为了保证这个项目不被干扰,巴妮·雅陶都卸任国会主席后,又把这个位置交给了赛宋蓬·丰威汉。
赛宋蓬·丰威汉是谁?
就是1988年跑到北京承认错误的老挝领导人凯山·丰威汉的儿子!
有他在,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在政治上就有了保障了。
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改组,清理越南影响。
经过几十年的渗透,越南不仅在老挝驻有顾问团,而且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联,这对老挝的独立自主,是非常不利的。
老挝其实也不愿意这样,但问题在于,老挝也并不愿意生硬地把越南顾问赶走,这样越南非炸了不可。
那咋办呢?换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改革。
老挝宣布,要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府职能,将原有的47个部委精简为15个机构,老挝国会下属9个委员会,精简为5个。
懂的都懂,机构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洗牌,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原来的亲越派边缘化,而且越南也没法发作。
总不能人家搞个改革,你都不让搞吧?
不仅如此,老挝还以防止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的名义,让中央检查委员会与国家监察署抓了大批的官员。
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亲越派。
这样一来,相当于把越南渗透的势力进行了一股大清洗,让越南再也无法干涉老挝的内政!
就是老挝的这种决心和意志,才打动了中国,决定与老挝开展铁路合作。
——经济上,就是“自带干粮”了。
中老铁路老挝段,投资约60亿美元,这是啥概念?占老挝当年GDP的三分之一!
对于穷困的老挝来说,是万万拿不出这笔钱的。
中国不是不能给贷款,但很多时候,贷款这东西我可以给,但你不能主动开口找我要。
你看隔壁越南的高铁计划,一会要中国投资,一会要转让技术,实在是没诚意,所以越南铁道部长往中国跑了十几趟,中国就是不松口。
相比而言,老挝就实在多了,政府直接拿出了33%的资金!
这基本上算是砸锅卖铁了!国库都快见底了,自带干粮也要请中国修铁路!诚意满满。
中国一看老挝这么实在,也很高兴,出了7%,凑足40%,剩下的60%由中老合资企业融资解决。
就这样,2015年,中老铁路正式开工。
不仅如此,老挝在一些后续问题处理上,也做到了全力配合,毫无保留。
比如,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所有员工上岗讲汉语,购票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
进站、安检、上车的过程与国内一模一样,站厅、站内、站台等建筑都有中文标识,语音播报也有中文。
甚至运行10分钟后,我们司空见惯的卖小零食的推车就过来了。
就连管理上,老挝也是大手一挥,把管理权给了昆明铁路局。
说实话,中国不是没在外国修过铁路,但配合到这个程度的,除了老挝,绝无仅有。
更关键的在于,在其他问题上,老挝也极力配合中国,比如中国最需要的矿产和自然资源。
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不假,但同样也是一个对国外资源极度依赖的国家,所以西方国家往往利用这一点,炒作大宗商品价格,来薅中国羊毛。
中国在不对外开战前提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权益矿。
啥叫权益矿?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在国外投资的矿,利用采矿的收益,来对冲购买矿石的成本。
假设,你没有权益矿,别人100美元一吨开采出来,卖给你1000美元一吨,相当于赚了你900美元。
但是,如果你有权益矿,和所在国谈好了分成比例是7:3(这个分成比例已经很良心了,法国在非洲前殖民地的矿,只给所在国8%-15%)。
那么同样是100美元开采出来卖1000,赚的900美元三七分成之后,中国能拿到630美元的收益。
这样折算下来,中国买一吨矿,只要付出370美元就行了,比过去便宜多了。
老挝最吸引中国的,就是钾矿。
咱们都知道,主要的化肥有三种:氮肥、磷肥、钾肥。
目前,中国的肥、磷肥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但偏偏钾肥奇缺。
全球钾肥储量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老挝四国,而中国的钾肥却非常少,主要开采地还是罗布泊盐湖。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电影《生死罗布泊》,讲的就是中国地质人拼死为国寻找钾矿的故事。
但问题在于,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罗布泊盐湖的钾矿已经濒临枯竭,处于保护性开发阶段。
所以中国的钾肥缺口,就只能依赖进口。
中国的依赖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2024年,全球钾肥消费量3880万吨,中国的钾肥消费量1872万吨,占全球比例为48.2%,是世界最大的钾肥消费国。
但是中国的钾肥产量是多少呢?是63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进口了1242万吨的钾肥!对外依赖高达60%以上!
这种高度对外依赖,给中国造成了极大被动。
比如,加拿大跟中国的长期协议价一吨钾矿不到4000元。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钾肥供应紧张,结果加拿大趁火打劫,涨到了5300一吨,一吨钾价格等于四吨煤!
这种境况,对时刻面临脱钩禁运风险的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安全的。
还好还好,中国近在咫尺的老挝,却是个钾矿大户!
老挝钾矿储量高达56亿吨,是中国的5.6倍,这还是初步勘探结果。
所以,老挝完全是捧着金碗要饭吃,只要抱上中国大腿,那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目前,老挝已经宣布,请中国对老挝11个省(市)进行全面地质勘察,勘察出的钾矿,全部交给中国开发!
根据中国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核工业地质局与老挝能源矿产部地质矿产司签署的一项备忘录,老挝的钾资源储量为133.62亿吨!是中国的13倍!
老挝也非常慷慨,把老挝甘蒙、沙湾拿吉337.5平方公里的钾盐矿权交给了中农钾肥(亚钾国际),把老挝甘蒙194.8平方公里钾盐矿权交给了东方铁塔(开元国际),老挝万象158平方公里钾盐矿权交给了藏格矿业,还有云天化(中寮钾盐)在老挝万象的氯化钾项目,也将在2025年内建成投产,老挝产的钾矿可以本地生产成氯化钾再运往中国,减少运力浪费。
目前,老挝的钾矿产量正在爬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算是能勉强弥补中国的钾矿缺口了,中国再也不用花高价找加拿大进口钾矿了。
不仅如此,考虑到中老铁路作为客货两用线,运力有限,老挝还自己出钱买了越南永安港60%的股份并接管了该港口的运营管理。
这样一来,老挝的钾矿就可以直接走上四百多公里铁路,从越南出海,低成本地运往中国了。
一个国家,为了中国做到这个地步,还能怎么样?
除此之外,在各个国家都非常敏感的主权和执法权问题上,老挝对中国那也算是仁至义尽。
我们都还记得十几年前震惊中国的湄公河大案,两艘中国船“华平号”和“玉兴8号”在湄公河的金三角段被武装分子劫持,13名船员被枪杀,举国震惊。
中国的专案组,也马上开始侦察和调查,并把目标锁定了金三角毒枭糯康。
但问题在于,怎么把糯康绳之以法?
第一,糯康不是中国人;
第二糯康行凶的地方不在中国境内;
第三,中国警方在境外没有执法权。
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一个国家对中国的真心程度了。
缅甸方面,那时候刚把昂山素季放出来,正处在交好西方的关键时期,对中国协助查案的要求阳奉阴违。
泰国方面就更离谱了,泰国军方直接就是糯康的保护伞!更是指望不上(这一点在电影《湄公河行动》中有所体现)。
这个时候,还是要靠老挝啊!
老挝不仅允许中国警方进入老挝调查,而且在边境地区发动民众力量,为中国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
糯康的一个情妇,就住在老挝北部一个偏僻村落里!每隔一段时间糯康就会过来!
果然,根据老挝方面配合提供的情报,中国得知2012年4月25日糯康会去老挝波乔省敦棚县召集手下开会,于是就在孟莫码头设伏,终于抓住了糯康!
当时的糯康,似乎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觉得他不会被引渡到中国。
毕竟他清楚,当时老挝和中国之间可没有正式的引渡协议。
所以,如何引渡糯康,就成了一件非常麻烦和敏感的事情,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涉及国家主权的事情。
在这个问题上,泰国和缅甸此前都非常坚决,都说在哪里抓的就在哪里审,不能交给中国。
但问题在于,当时的中国专案组已经立下了军令状,要把糯康带回中国接受中国法律审判,好给受害的同胞讨个公道。
经过一系列谈判和协商,最终在2012年5月10日,老挝以中老之间有《中老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为由,将糯康交给中国。
说实话,这真是老挝给面子了,因为这个条约里面,并没有移交人贩的规定。
也就是说,老挝完全是以中老关系大局考虑,将糯康交给中国,最后糯康才在中国被执行死刑。
这还不算完,在湄公河大案后续工作中,老挝表现得也非常乖巧。
比如媒体曾经宣传过的中老泰联合巡航,老挝和泰国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按照中国人的理解,中老泰联合巡航,就是应该三国的巡逻船只能够直接在湄公河上游和下游巡航。
但是泰国呢?认为外国巡逻船进入本国内河有损主权,所以中国的巡逻船只能到达老挝金三角水域,金三角至清盛港之间的巡逻,由泰国国内的军警负责。
相比泰国,只有老挝才真正对中国全面敞开了怀抱。
湄公河在老挝的航段,中国想怎么巡逻,就怎么巡逻!
环顾全球,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做到这一步?
哪怕巴铁也不行啊!
3 来自中国的善意
老挝用对中国的诚意换来了什么呢?是来自中国的善意。
这份善意,可能会变成投资、教育、工业、技术、电力等等等等无数合作项目,最终帮助老挝逆天改命。
要知道,中国古代都有薄来厚往的传统,现在看老挝这么有诚意,怎么会吝啬?
看看中国给老挝带来了什么吧。
中老铁路一通,那老挝像打开了任督二脉一样,经济直接起飞。
以前从万象到昆明要3天,现在10小时就到。
不要小看这些节省的时间,老挝是水果产地,但水果这玩意就怕放,以前水果运到中国就烂了,根本卖不上价,现在呢?
源源不断的老挝农产品被中国冷链包装后,两三天时间就能抵达中国北方!卖出高价!
更关键的是,中国对老挝商品,实施了100%的免关税政策!
在这个利好政策刺激下,2024年老挝对华出口一下子涨了200%。
钾矿、铜矿、玉石矿、香蕉、榴莲源源不断通过铁路运到中国,老挝人的人均收入直接翻了番。
不仅如此,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老挝到中国的运费价格,从原来的一个集装箱七八万元降到现在的2万元!
这些降低的成本,很多都变成了老挝果商的利润。
近两年,不少发了财的老挝果农都跑到越南去买新娘了,搞得一直俯视老挝人的越南人破了大防。
老挝运往中国的商品增加的同事,中国这边而来到老挝的更多。
比如中国游客。
2024年,乘坐火车赴老挝的游客达到了450万人次,其中3/4以上游客是中国人。
沿线的万象、琅勃拉邦、磨丁等旅游胜地游客络绎不绝,酒店、餐饮、购物等生意火爆,旅游收入持续攀升。
比如中国公司。
老挝的磨丁设立了经济特区,中国一下子拿到90年的特许经营权。
这个特区与中国磨憨口岸仅一街之隔,划分为国际贸易、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多个功能板块,上百家中国企业在这里落地开花,配套产业水涨船高,沿线地区兴起了物流、仓储、加工等。
目前,中老铁路直接创造了11万个工作岗位,车站周边的商铺租金涨了10倍。
更关键的在于,中老铁路修通后,老挝还成了中泰贸易的中转站,万象南站已经成了货物换装的大枢纽。
2024年光帮泰国转运的货就有780万吨,光物流、过境费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旦中泰铁路修好,中老铁路直接延伸到泰国,那老挝的前景,就更加不可限量了。
中国还给了很多老挝学生机会,中国政府在海外援建的最大一所孔子学院就在老挝,每年招生5000人。
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会到中国留学,成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人力资源。
经济上靠拢中国了,越南那边的影响力就小了。
以前越南主导的“柬老越三角区”,规定合作项目得越南审批。
现在老挝已经不怎么和越南玩了,反而联合泰国、柬埔寨提出“湄公河经济带”计划,故意绕开越南主推的“东西经济走廊”。
就算越南生气,也没办法,背靠中国的老挝,已经不再怕越南了。
老挝的教科书不再只讲越南英雄,也开始补上抗越英雄的故事。
琅勃拉邦还建立了抗越历史纪念馆,社交媒体上,“老挝人自己做主”的话题经常上热搜,年轻人晒着中老铁路的照片,说“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显然,老挝人已经尝到了投中的甜头,越南想再把它控制住,几乎不可能了。
用目前来看,中国对老挝是逆差的,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中国亏了。
其实,不能这么看。
一方面,中国现在往老挝是投资多,很多项目还没到有收益的时候呢。
等基建搞好了,后期卖机电产品、卖机械设备、盖大楼、卖建材、卖小商品、卖电瓶车,合伙挖钾矿保证自己供应还顺手赚钱,怎么看中国都是赚的。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是“千金买马骨”阶段,暂时让渡部分经济利益,给老挝一些好处,彻底整合老挝经济,让老挝从此成为大中华经济体的一个拼图,不是更好么?
目前,老挝本币信誉差,人民币正在大举进入老挝成为交易货币。
老挝人不用再去越南打工,而是可以在家承包工程、承包运输、开小卖店、开饭店当小老板,或者家门口找个矿上的工作挣辛苦钱,不用背井离乡。
老挝正在和中国开发水电站,引进中国标准,不仅够自己用,还能卖给越南赚钱。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国家铁路、供电、语言、货币都是中国标准,那和中国本土还有什么区别?
这么发展下去,可能就是第一个主动融合到我国的经济体了。
4 下一个会是谁?
从被越南控制到与中国合作,老挝用了十几年时间完成战略转向。
这条投中之路,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更使得老挝在地缘政治格局中找到了更加平衡和有利的位置。
从表面上看,老挝投中是一个小国趋利性的选择,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对外合作模式的胜利。
越南追求什么?
是政治上的控制和经济上的掠夺。
中国追求什么?
追求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欢迎其他国家融入中国经济循环里,给大家分口饭吃,军事帮助和照顾,政治相互独立,尊重人家主权,互助互利一起发财。
这样一来,既能拉拢盟友,也不用过度承担扶贫义务和对方的民族主义怒火带来的成本,更不至于被人背后嚼舌头说你以大欺小。
中国通过老挝案例向世界证明:
互利共赢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的合作范式。
当某些国家仍在鼓吹“脱钩断链”时,中国与老挝用事实宣告——
开放包容的合作才是人类应对共同挑战、实现繁荣发展的正确选择。
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都不应以他国的落后为代。
中国正是通过老挝这样的伙伴,一步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东方智慧。
有了老挝这个榜样,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家也踏上投中之路。
那么,下一个会是谁呢?
来源:花猫哥哥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