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秋交替之际,蚊虫活动依旧频繁。它们不仅扰人清静,更可能携带病毒,有通过叮咬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等疾病风险。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防蚊驱蚊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市场上防蚊驱蚊产品种类繁多,有传统的蚊香、花露水,到驱蚊液、驱蚊乳,也有新兴起的驱蚊贴、驱蚊手
夏秋交替之际,蚊虫活动依旧频繁。它们不仅扰人清静,更可能携带病毒,有通过叮咬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等疾病风险。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防蚊驱蚊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市场上防蚊驱蚊产品种类繁多,有传统的蚊香、花露水,到驱蚊液、驱蚊乳,也有新兴起的驱蚊贴、驱蚊手环等。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选择防蚊驱蚊产品,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山东省农药行业协会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认清驱蚊剂的作用机理
驱蚊剂的防蚊原理主要包括两大机制:
一是干扰蚊子的感知系统。蚊子的嗅觉系统是其生存和取食的关键,分布于触角和下颚须上的成千上万的感应器,可识别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汗液中释放的1-辛烯-3-醇、L-乳酸和氨等化合物,形成“气味地图”,精准定位人类。驱蚊剂中的避蚊胺、羟哌酯、驱蚊酯等成分,可以释放特定气味干扰蚊虫感知,阻断其嗅觉或味觉识别能力,从而使其难以定位人类。其中,驱蚊酯还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气态保护屏障,进一步阻隔蚊虫接近。
二是直接作用于蚊子的神经系统。拟除虫菊酯是由天然除虫菊素衍生而来的仿生杀蚊剂,对蚊子具有快速击倒触杀作用,但公共空间低浓度使用时也具有一定的驱蚊作用。具体来说,拟除虫菊酯是一种触杀型药剂,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其兴奋、麻痹,最终死亡。这是蚊香、电热蚊香液、气雾杀虫剂等产品的主要作用机制,能有效杀死蚊子。另外,拟除虫菊酯在较低浓度下或通过其刺激性,也能使蚊子感到不适并避开,从而起到一定的驱蚊效果。因此,可以说拟除虫菊酯是既杀蚊又驱蚊,但其主要和更显著的作用是杀灭蚊虫。
二、驱蚊成分类型与特点
驱蚊成分类型包括天然植物型和化学合成型。其中,天然成分产品一般安全性更高,但驱蚊时间短、效果不稳定。适合轻度场景使用。其主要特点分别概括如表1、表2
表1.天然植物型驱蚊成分
表2.化学合成型驱蚊成分
驱蚊成分作用原理驱蚊效果毒性适用人群是否适合儿童/孕妇气味/刺激性常见使用场景避蚊胺阻断嗅觉受体识别系统★★★★★(2-8小时)微毒成人,户外活动者有限制(推荐低浓度)略有气味,部分人群敏感野外露营、旅游、丛林作业等羟哌酯干扰蚊虫感受器★★★★☆(4-6小时)微毒成人、儿童推荐使用无色无味,低刺激居家或轻度户外活动驱蚊酯在皮肤形成挥发屏障★★★☆☆(2-4小时)微毒所有人群婴幼儿友好温和气味,极低刺激室内或婴儿使用场合拟除虫菊酯干扰神经系统,灭杀蚊虫主要是灭蚊微毒避开人群禁止接触有刺激性喷雾类,驱杀三、驱蚊产品属于农药范畴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农办法函〔2021〕19号》文件规定:凡产品标签、说明书上标明具有防蚊驱蚊功能的,无论有效成分是化学合成成分还是植物源成分,均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进行农药登记、生产许可、标识规范管理。
这意味着具有驱蚊功能的花露水、手环、防蚊贴等产品属于农药;不含驱蚊功能的普通花露水属于化妆品,不适用于防蚊用途。
四、驱蚊产品选购“五注意”
一是注意优先选择正规品牌。消费者应通过商场、药店、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防蚊驱蚊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正规驱蚊产品包装需清晰标注以下信息:农药登记证号(卫生用农药登记证号格式统一为“WP+年份+四位数字”,如WP20250516)、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有效成分名称与含量、产品执行标准、“微毒”字样标识。同时,包装上还应标明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避免购买“三无”或来源可疑的产品。
二是注意细看成分浓度。所有驱蚊剂的防护时长都与其有效成分的浓度有关。通常,浓度越高,保护时间越长,但也要留意可能带来的刺激性。其中避蚊胺等成分浓度不宜超过30%。
三是注意规范使用方法。无论选择哪种驱蚊剂,都务必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示使用,避免过量,并注意避开伤口、眼睛和嘴巴。
四是注意观察过敏与不适反应。首次使用某款驱蚊产品时,可先在小范围皮肤上试用,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若使用过程中出现皮肤刺激、红疹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五是注意儿童使用规范提示。家长给儿童使用时,建议选择低浓度或使用羟哌酯、驱蚊酯等成分的产品,同时避免直接涂抹在手上,防止误食。对于婴幼儿(尤其是2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使用含化学成分的驱蚊产品,优先采用蚊帐等物理防蚊措施更为妥当。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