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再好的大学,都不教你赚钱!如今大学里的教授,没有在自由市场里赚过一分钱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6 21:37 2

摘要:刚毕业的学生拿着月薪 5000 的 offer,看着朋友圈里没读全日制大学却开工作室月入两万的人,心里难免犯嘀咕:为啥我读了四年重点本科,连怎么赚点实在钱都没学会?

以前的大学里的教授,比的是谁赚得多;现在比的则是谁发的论文多。

刚毕业的学生拿着月薪 5000 的 offer,看着朋友圈里没读全日制大学却开工作室月入两万的人,心里难免犯嘀咕:为啥我读了四年重点本科,连怎么赚点实在钱都没学会?

不是大学教的知识没用,是它从一开始就没把 “赚钱” 当成必修课 —— 因为站在讲台上的教授,大多没在自由市场里真刀真枪赚过一分钱,连他们自己都没搞懂 “生意的逻辑”,又怎么教学生?

一、以前和现在教授的 “出身差”:一个懂市场,一个懂论文

很多人不知道,“教授” 这个身份,在以前和现在的 “成长路径” 完全是两回事。

大学最早出现在欧洲,在美国成熟,早期不少大学最早就是企业办的,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早期和制造业绑定紧密,他们请的 “教授” 根本不是 “一辈子待在校园里的人”—— 可能是某大学企业的经理人,把做产品、管团队的经验带到课堂;可能是华尔街资深投资人,教学生怎么看财报、找风口;甚至可能是开连锁餐厅成功的老板,讲怎么控成本、做服务。

对这些人来说,“教授” 不是靠论文评上的,是靠 “在市场上做成过事” 被认可的。

但如今的教授,大多走的是 “学术流水线”:从本科读到博士,然后做助教、讲师、副教授,最后评上教授,一辈子没离开过校园。

他们擅长的是写 SCI 论文、做实验室研究、申请科研项目,比如教 “市场营销” 的教授,可能没亲自做过一次产品推广,不知道怎么跟渠道谈合作,不知道怎么应对用户的差评。

教 “创业管理” 的教授,可能没开过一天公司,没算过房租、人力成本,没跟投资人聊过融资。

你让他们讲 “怎么赚钱”,就像让从没下过厨的人教你做满汉全席 —— 理论能说一堆,实操全是盲区。

之前有个学生吐槽,上 “创业课” 时,教授拿着十年前的案例讲 “怎么开网店”,说 “只要把商品上架就有流量”,可现在做电商要懂直播、懂短视频、懂私域,这些教授连听都没听过。

不是教授不用心,是他们的认知里,根本没有 “当下市场的玩法”。

二、大学不教赚钱,不是 “藏私”,是 “真不会”

有人说 “大学不教赚钱,是怕学生太功利”,其实真相更实在:不是不想教,是教不了。

大学的核心定位本来是 “做基础研究、培养思维能力”,不是 “职业技能培训”,而 “赚钱” 是需要实战经验的 “手艺活”,得在市场里摔过跟头才懂。

比如教 “国际贸易” 的教授,课本里讲的是 “关税规则”“贸易术语”,可实际做跨境生意,要懂怎么找靠谱的货代、怎么应对国外的质检壁垒、怎么跟海外客户谈付款方式,这些 “坑” 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课本里根本没写。

再比如教 “新媒体” 的教授,可能会讲 “内容创作的理论”,但怎么让一条视频火起来、怎么靠直播变现、怎么维护粉丝粘性,这些都是 “跟着市场变的活”,教授没运营过账号,自然讲不明白。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教授自己也 “避谈赚钱”。

有个学生问教授 “怎么把科研成果变成产品赚钱”,教授说 “我们做研究是为了推动学术进步,不谈商业”—— 不是清高,是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对接企业、怎么谈转化。

这种 “学术和市场脱节” 的状态,导致大学课堂里,永远少了 “最实用的那一课”。

三、要教赚钱,得让 “真懂的人” 进课堂

其实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关键是要打破 “只有学术圈的人才能当老师” 的规矩,让市场里的 “实干家” 来补位。

比如请罗永浩来讲 “产品营销”,他能教你怎么抓用户痛点、怎么做发布会、怎么应对危机公关 —— 这些都是他在做手机、做直播时真刀真枪练出来的。

请郭德纲来讲 “团队管理”,他能教你怎么带徒弟、怎么运营社群、怎么打造个人 IP,德云社那么多徒弟能赚到钱,就是最好的 “教学案例”。

甚至可以请开奶茶店成功的老板来讲 “小生意怎么做”,教学生怎么选品、怎么控制成本、怎么搞活动引流。

这些人可能没有博士学位,没有发表过论文,但他们懂 “赚钱的逻辑”:知道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知道怎么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空谈理论。就像德云社的 “师徒制”,徒弟跟着师傅学,不仅学相声技巧,更学怎么接商演、怎么跟观众互动、怎么经营自己的名气,这种 “产学结合”,比大学的 “创业课” 实用多了。

当然,不是说要把大学改成 “生意培训班”,而是要补充 “实战课程”。

比如大一学基础理论,大二请企业人士来讲实操,大三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跟着有经验的人做项目。

这样学生既懂理论,又懂市场,毕业时才不会 “空有文凭,不会赚钱”。

四、别指望大学 “包教包会”,赚钱的本事要自己练

最后得说句实在话:大学从来不是 “教你赚钱” 的地方,它能给你的是 “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人脉基础”,而 “赚钱的本事”,得靠你自己在市场里练。

很多学生以为 “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赚钱”,其实这是误区。

大学只是 “起点”,不是 “终点”。

比如同样是学计算机的,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就自己做小程序、接外包,毕业时已经赚了几万块;有的学生只盯着考试分数,毕业找工作时连项目经验都没有,自然拿不到高薪。

差距不是 “大学教没教”,是 “自己有没有主动去学”。

如果你想学会 “赚钱”,别等着老师教,不如主动找机会:去实习时多跟老板、前辈请教,看他们怎么做事、怎么谈生意。

关注那些在市场上成功的人,看他们的访谈、文章,学他们的思维;甚至可以从小生意试手,比如做自媒体、卖小众产品,哪怕赚得少,也能积累经验。

记住,“赚钱” 不是靠课本学来的,是靠在市场里 “做出来” 的。大学给你的是 “武器”,怎么用这把武器打胜仗,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来源:狐狸先森讲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