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1.27”大屠杀:国民党最后的疯狂,杨虎城江姐等罹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6 22:09 1

摘要: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和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及其幼子宋振中(昵称“小萝卜头”)等一共6人被杀害于重庆松林坡戴笠警卫室。

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和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及其幼子宋振中(昵称“小萝卜头”)等一共6人被杀害于重庆松林坡戴笠警卫室。

位于重庆歌乐山的杨虎城遇害处及纪念像

而这只是一场大屠杀的开始,在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前后,国民党在败退迁往台湾前夕,国民党开始滓洞等监狱中的共产党员和政治犯的大规模屠杀事件。从1949年9月6日开始,结束于1949年11月29日上午,死者多达300余人,其中包括婴儿幼童,因1949年11月27日至28日凌晨对关押者的屠杀行动为最高潮,故得名重庆一一·二七大屠杀。

被杀害于渣滓洞男牢背后的关押者遗体

🩸重庆一一·二七大屠杀🩸

事件背景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美合作所按照协议结束,美方将其所有设施移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1946年后更名为“国防部保密局”)。从此其被国民党政府转变为关押中共相关人士的设施,在约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设置了大大小小10余座监狱,其中的白公馆、渣滓洞,被称为“两口活棺材”。集中关押着杨虎城、张学良、叶挺、罗世文、江竹筠等大批中共人士和其他政治犯。

小萝卜头生前住过的牢房

渣滓洞,原为一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在此设立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暴动失败后的被捕人员,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

渣滓洞

白公馆,又名“香山别墅”,原是四川军阀白驹在重庆沙坪坝郊区的别墅,20世纪30年代,为养小妾而修建,因白驹自认为是白居易后裔,以白居易之号命其名为“香山别墅”;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看守所,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重庆看守所”。

白公馆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占领总统府。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1月,刘邓大军进军西南,发动了西南战役和南泉战役,进逼重庆。国民党撤退前夕,毛人凤根据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杀杨虎城的指令,饬令国防部保密局特务从9月开始,“清理积案”分批屠杀狱中关押者。

屠杀经过

1949年9月6日,在清理积案指示下,杨虎城与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及其幼子宋振中(昵称“小萝卜头”)等一共6人被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军统特务人员用匕首捅死,传闻中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

宋绮云(左)、徐林侠(右)

宋振中,乳名森森,别名小萝卜头

年仅8岁,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

9月23日,杨汉秀被害于歌乐山金刚坡。

10月28日,陈然、王朴、成善谋等10人被杀害于大坪剧场;11月14日,蒋介石与毛人凤由台湾飞抵重庆,由毛人凤主持会议,执行蒋介石交代的屠杀、潜伏、游击、破坏四大任务。是日,江竹筠、李青林、齐亮等30人被枪杀于“中美合作所”歌乐山电台岚垭。

杨虎城

11月25日,杨虎城副官阎继明、张醒民被害于梅园公路边。

白公馆看守所的集中屠杀及被囚者越狱

11月27日下午,“11.27大屠杀”从白公馆开始。黄显声、李英毅被押到步云桥枪杀,其余27人每两人一组被押往松林坡枪杀。

白公馆保存的狱中革命志士凭想象制作的“五星红旗”

当晚11时,因渣滓洞急需增援,白公馆仅留下杨钦典,李育生看管未来得及屠杀的十几人,关键时刻,杨钦典,李育生弃暗投明,打开牢门放走了他们,谭谟由大尸坑中爬出逃脱,白公馆共20人脱险。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重庆后,杨钦典前往当地公安机关自首。政府根据罗广斌等人的证言,证实其在关键时刻“将功补过”,对其宽大处理不予追究,还准备把他安排在重庆市公安局工作。但杨钦典表示想家,政府最终根据他的意愿,给他发了路费,让他平安地离开了重庆市。

渣滓洞看守所的集中屠杀

渣滓洞监狱墙壁上书写的标语

11月27日晚8时,渣滓洞大屠杀开始,难友们被分批押往松林坡枪杀,因时间紧迫,至凌晨2时,特务以“办移交”为名将关押在渣滓洞的难友集中在楼下8间牢房,锁上牢门,用机枪疯狂扫射,然后打开牢门,逐个补枪,最后浇上汽油,纵火焚烧,共180余人殉难,有十几位难友侥幸躲过补枪,被烈焰熏醒后,从尸堆中爬出,由断墙处突围。

被集中屠杀的关押者

屠杀结束

11月28日,李宗煌等5人被枪杀于重庆西南长官公署行辕二处防空洞内。11月29日,杨进兴奉周养浩之命,将关押在重庆市区“新世纪饭店”监狱的32人屠杀于松林坡,同日,蒋介石于重庆主持军事会议,指示重庆外围国军的作战情况,入夜林园行邸已可闻交战之枪声,待闻兵工厂爆炸后,至白市驿机场自重庆撤离。

11月30日清晨,蒋介石飞抵成都,重庆于同日下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集中屠杀因此结束。

重庆解放了,人民欣喜若狂,庆祝革命的胜利。但在歌乐山下的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却血迹遍地,到处都有血肉模糊无法辨认的烈士遗体,可以用“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来形容。

“革命何须问死生,将身许国倍光荣,今间我辈成仁去,顷刻黄泉又结盟。”这首诗,是民革川东分会负责人之一黎又霖烈士在牺牲前两天,即1949年11月25日,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

“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这是江姐的最后一封书信,用一双肿得像腌萝卜一样的手写给寄养她儿子的亲戚的。

后续

1949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脱险同志联络处”,接待自重庆各监狱脱险的以及其他被关押者。罗广斌参加了筹备杨虎城将军和“重庆一一·二七大屠杀殉难烈士追悼会”的工作。他每天追记和整理狱友们在狱中的讨论和总结。12月25日,罗广斌写成《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上报给中共重庆市委。

这份报告为七个部分,现在只存第一、二、三、七四个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大部,报告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地下斗争、监狱斗争的艰难历程、《挺进报》事件引发的大破坏带来的惨痛教训和烈士们的崇高精神风貌。第七部分即“狱中意见”八条,约3000多字,是《报告》的核心部分。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四川后,人民政府对白公馆和渣滓洞特务们展开了抓捕行动。1949年12月,徐远举在云南被卢汉起义部队抓获,先押往白公馆,后转至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和秦城监狱,1973年在监狱去世。渣滓洞管理处处长徐贵林(绰号“猫头鹰”)逃往华蓥山区,后投奔胡宗南部,在三台县被解放军俘获,但因没有暴露身份而被当做普通战俘释放;后潜回重庆,以普通菜贩的身份住在岳父家,1950年3月被曾关押在渣滓洞的市民认出并举报,被公安机关逮捕,同年5月被处以死刑。白公馆看守长杨进兴逃往华蓥山区打游击,后在南充农村定居务农,1953年因身份可疑被公安机关列为怀疑对象,1955年6月被捕,1958年5月被处以死刑。西南长官公署二处中校侦讯股长张界先潜逃至湖北沙市,再逃往江陵,最终回到江苏江浦老家,1954年被揭发出曾任国民党浦江县党部干事,但由于公安机关尚未掌握其他信息,仅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1957年刑满释放后再被揭发出在重庆的过往,因而再次被捕并押送至重庆,处以死刑。西南长官公署二处警卫组中校行动组长漆玉麟潜逃回江西萍乡老家务农,1957年因形迹可疑被公安机关列为怀疑对象,后被军统原工作人员认出并检举,1958年2月被捕,同年被处以死刑,一说1965年被判处死缓,不久后病死于劳改队。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新中国成立十余年后,罗广斌等人以重庆一一·二七大屠杀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岩》被江青等划为“反动小说”,罗广斌被划为“叛徒”后身亡,文革结束后1978年罗广斌被平反。1989年,《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在重庆首次被披露。

2004年11月27日晚,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重庆市为“‘11·27大屠杀’殉难烈士”举行“盛大而隆重”的悼念活动,杨钦典参与了悼念活动。他蹲在墓碑前,哭着为“革命烈士”焚烧冥钞。

2006年4月,杨虎城的孙子杨瀚专程来到河南省漯河市与释放了白公馆内的全部19名被关押者的杨钦典见面。交谈期间,杨钦典表示感谢杨瀚能够专程来看望他,并对当年的屠杀事件道歉,而杨瀚也对杨钦典表达了同情:“其实,他也挺可怜,也是时代的受害者!”

2007年11月17日,杨钦典在老家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周庄村逝世,享年89岁。

——————分割线——————

- END -

编辑 | 卧阑听鱼

来源:历史有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