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5月12至27 日,根据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关于解放上海的作 战方针,在中共华东局和三野前委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首长的直接指挥 下,我军举行了著名的上海战役。
南溪、孙翊整理
战上海卡吴淞费周折
1949年5月12至27 日,根据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关于解放上海的作 战方针,在中共华东局和三野前委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首长的直接指挥 下,我军举行了著名的上海战役。
此役,我军经15昼夜的浴血奋战,摧毁了上海外围子母堡环型防御 阵地,粉碎了汤恩伯吹嘘的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迫使刘昌义举白旗 投降,全歼国民党军队7个军23个师共15万人。
此次战役,我28军在三野10 兵团的编制内担负攻打上海外围 敌浦西主阵地、夺取吴淞要塞、 断敌海上逃路的任务。
上海战役的胜利,不但使中 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完整地回到了 人民的怀抱,而且有力地证明了 “以武力作后盾,军事解决和政 治接管相结合”的作战指导思想 的正确,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 上都写下了新的、光辉的一页。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28军副军长 萧锋在苏州蒋公馆前留影
苏州作战会议
渡江战役后,5月5日,28军主力集结在苏州地区待命,准备向淞沪进军。
5月9日晚,三野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召集10兵团军以上领 导干部在苏州市蒋公馆举行作战会议。粟裕副司令先向到会同志介绍了淞 沪地区守敌的情况,并宣布了中共华东局和三野前委关于攻打上海的作战 方针及部署。
粟裕指着作战地图说:“渡江战役后,上海便成为我们要攻占的中心 城市了。
上海守敌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所辖的21 军、54军、52 军、123军及淞沪警备部队的26军、37军、12军等8个军25个师约20 万人,在距上海市区3000米的市郊,组成了20个以子母堡群为骨干的主 阵地。
其中浦西16个,主要配置在吴淞、宝山、月浦、狮子林、刘行、 杨行、龙华、大场、真如、虹桥地域;
浦东4个,主要配置在高桥、高行、洋泾、唐桥地域。
每个子母堡群的守备兵力1个师。全阵的子堡、母 堡均以钢骨水泥堡为主,辅之以土木工事,以沟连堡,各堡又伸出暴露或 隐蔽的火力点,使全阵连成一片,构成交叉火网,堡前还有鹿砦、陷坑、 高低铁网。
不仅如此,淞沪地区敌还有5个重炮团,约有美式榴弹炮300 多门,编组5个炮群,其中4个配置在浦西,1个配置在浦东,战斗中可对 各子母堡群实施火力支援。
在上海外围还有3个军用机场,部署各种作战 飞机近300架。海军舰艇30余艘,可随时驶进黄浦江支援陆军作战。
敌人 的主要防御方向为浦西的刘行、国际广播电台、杨行、吴淞、罗店、月浦 镇、宝山县、南翔镇、江湾镇、虬江码头一线,企图以坚固阵地和重兵把 守阻止我军沿宁沪公路袭取吴淞要塞。
汤恩伯吹嘘:要在上海坚守6个月, 争取时间,扭转战局。”
粟裕同志顿了顿,接着说:“上海是我党的诞生地,又是中国最大的 城市和工业基地。全市有600万人口,300万工人阶级,要尽可能完整地 和平接管下来,最大限度地避免战争造成的破坏。”
为此,华东局和前委确定解放上海的作战方针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压力,以政治接管为中心, 歼灭国民党军队。
前委决定9、10兵团,以10兵团为主,共计近20万兵 力,分南北两路向高桥和吴淞实施主要突击,首先捣毁敌浦西、浦东主阵 地,将蒋军之精锐部队消灭在上海外围,尔后攻占高桥和吴淞要塞,扼住 上海通往海上的咽喉,断敌退路,迫使守敌投降,力争以天津方式实现对 上海闹市区的和平接管。
粟裕同志讲话后,陈毅司令员对时局作了十分精辟的分析,他说:渡 江一役后,我们三分天下有其二了。目前,我军大兵压城,民心所向,士 气高涨,而蒋军则惶惶不可终日,士气低落,这就使政治接管上海具备了 客观的可能。
针对部分同志担心打上海会触痛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引发 第三次世界大战,陈总告诉大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各国都需要休 养生息,因此,现在不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
另据可靠情报, 虽然美第7舰队5万多两栖作战部队在青岛、上海方向行动,还有美克拉 克的第5航空队在活动,但近日美军都自动撤走军舰、军属,破坏了大量 带不走的坦克、汽车等重武器装备,并炸毁了虬江码头的若干设备。这说 明美帝国主义只是在恐吓,毕竟不敢冒险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陈毅坚定地说:“我们要一不怕帝国主义的恐吓,将革命进行到底, 使中国的每一寸领土、领海、领空都不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二不怕帝国 主义的公开武装干涉。无非再打10年,最后胜利还是中国人民的。”
最 后,陈毅操着四川口音风趣地说:“我是要准备当新中国的第一位上海市 长哩,下一次军以上高干会议就定在国际大厦内举行!”
陈总精彩的讲 话,使到会同志深受鼓舞。
5月10日晚,我28军在苏州市召开军党委扩大会议,10兵团司令员 叶飞,28军朱绍清军长、陈美藻政委、萧锋副军长等军负责人及各师、 团主要领导2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朱绍清军长代表军常委总结了渡江20几天的战况。接着,他向大家 明确了淞沪战役中本军的任务及部署:
我军加强26军78师及特纵配属的 野炮5、6、7团,及10兵团加农炮兵团和坦克大队,担任战役主攻任务, 沿浦西一线首先扫清敌子母堡垒群,攻占国际广播电台、刘行、杨行地区,而后在33军协同下夺取吴淞要塞,断敌退路,迫其投降。
黄浦江东 的31 军(欠93师)迂回到浦东,攻取高桥,和28军形成钳形攻势,卡 住吴淞咽喉要道,并负责向崇明岛方向警戒,阻止敌人海上逃跑。
左邻 29军沿白狮子村、月浦镇向宝山实施突击,攻占宝山,警戒海域。
随后,陈美藻政委传达了前委关于接管上海的“约法八章”和外交 政策,要求全军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 意”,以较高的文明水平接管上海。
最后,叶飞司令员进一步强调,解放上海还是政治问题,要采取灵活 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我军强大压力下,对上海守敌“围而歼之或用天津 方式解放上海市区”,把这座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城市完完全全地交给人 民。到会同志围绕任务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前委和兵团的 决定,坚决打好这一仗,完成夺吴淞战上海的光荣任务。
军党委会议后,接连两天,各部队纷纷召开动员大会,全军上下情绪 高涨,决心书、请战书、火线入党申请书像雪片一样飞到各级政治机关和 指挥所。
担负攻打浦西主阵地——杨行任务的84师252团团长程朝章代 表全团向军党委表示决心:誓死打下杨行,为28军主力夺取吴淞要塞打 开通路,保证断敌海上退路作战意图的实现,迫敌投降,实现对上海市区 的政治接管。
激战前夜,军指挥所(苏州蒋公馆府邸)灯火通明。我们几位军领 导心潮起伏,夜不能眠,反复思虑着如何解放上海的问题。
2. 一夜攻克三城
1949年5月12日14时,上海战役打响了。
我28军经两天紧张准 备,除留辎重于苏州地区待命外,全军沿宁沪公路向吴淞方向急进。雄 师将至,守敌闻风而逃。昆山城不战而得。
军指挥部着83师攻击太仓 守敌,84师攻击嘉定守敌,82师244团为军预备队。
傍晚,83师247、248团从东西两面将敌99师295、297团包围在太 仓,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晚20时,我248团1营3连用发射筒将20多公斤炸药包抛至东城门,把城门炸开,攻入太仓城内。我249团3营9连 激战不到一小时,便将敌297团3营全歼。
我248团将敌295团团部和第 1营合围在太仓北门外几栋高楼里,毙伤敌300多人,俘敌团长诸翟云等 2500多人。
21 时,太仓城解放。城内残敌沿公路向上海方向溃逃,至葛隆、外 岗地区,被我84师252团全歼于野外。
84师在军山炮团1营、重迫击炮和工兵营的支援下,以火力和突击 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了嘉定城,守敌溃逃,嘉定遂告解放。
该师250、251 团,即向东追击逃敌,俘敌602团团长程云盛以下千人;击溃守敌21军 145师435团,攻占了罗店。
14日午后至18时前,我83、84师将太(仓)、嘉(定)地区敌人肃 清,消灭敌128师888团和敌922、923团,共俘敌吴文展团长以下7000 余 人 。
至此,杨行外围敌据点全部扫清,浦西敌主阵地子母堡群已暴露在我 军面前。
与此同时,我南线9兵团宋时轮司令、郭化若政委率20军、23 军、27军、30军先后攻占了松江、南汇、青浦、川沙县等城镇,接近上 海边缘。
东边31军进至高桥地区,与28军形成了钳形夹击吴淞的态势。 为尽快与31军会师,攻下吴淞,封闭敌海上退路,军指挥部着84师务于 黄昏前完成对杨行的包围,于夜间发起攻击,力争围歼守敌,得手后向东 伸 展 。
3. 粉碎敌人反击
国际广播电台、刘行、杨行,是通往吴淞口的要道。敌惧怕我由此攻 取吴淞,封闭上海的咽喉,故构筑了大量坚固的钢骨水泥碉堡,辅之以其 它土木工事。
该地区的守敌均为残余蒋军精锐,有52军、54军、99军、 21军等,其兵力的三分之一进入钢骨防卫阵地,作为守备部队,另三分 之二为机动部队作反击之用。守敌得到海、空军的直接支援。我军要攻占 吴淞要塞,必须先打下国际广播电台、刘行、杨行。
5月15日拂晓前,我83、84师完成对刘行、杨行的包围,切断了刘 行、杨行、顾村敌人之间的联系。
14日夜,我82师244团、83师248团分别由东西两面发起攻击,激 战一夜。248团1 营攻击受挫。随后,244 团认真研究敌人工事的特点, 采取小群攻击战术,以果断勇猛的战斗行动,突破敌人阵地,攻入刘行镇 内。
至15日中午,我军全歼敌52军73团1营和该团迫击炮连及督战队, 占领刘行。战斗中我244团1 营政治教导员、战斗英雄戴先运率“泰安 连”,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勇往直前,连续突破了2条水沟、3道铁丝 网、3道竹扞子等障碍,首先占领敌堡,突破敌阵地,从刘行西门攻入镇 内,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战后,该连被兵团党委授予“淞沪 扬名连”的光荣称号。担任攻打国际广播电台的我83师248 团主力,由 左翼包围敌人,切断杨、刘公路,向顾十房、康木桥一线攻击,至天亮, 未果,我伤亡300余人。
在我军攻占刘行、攻打国际电台的同时,我84师向杨行攻击。15 日 凌晨4时,攻破杨行外围刘家滨、杨泉庵、潘泉宅、杨宅、朱家宅等敌 50多个地堡群,突破刘行、杨行公路,楔入敌主阵地纵深5公里,进至 杨行东南的钢钩船、大朱宅、王磨油地区,切断了杨行、吴淞、大场、江 湾之敌间的联系。
15 日8时前,军前指移至国际广播电台西南2公里的顾家村,军领 导到国际广播电台现地勘察战斗情况。各部队备锅造饭,准备饭后向杨 行、吴淞要塞守敌发起攻击此时,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吴立本等同志也来到了军指,准备现场拍摄 我军攻占上海的镜头。
上午10时整,天气突然变化, 一阵恶风吹来。“轰隆”一声, 一发 炮弹在离军指不远的地方爆炸,炸出了一个巨大弹坑。
即刻,敌飞机、大 炮对我狂轰滥炸,我前线部队前沿全线响起猛烈的机枪炮声。敌人由虹 桥、苏州河北岸、吴松等地,在不足5公里宽的正面上,对我实施战役反 击。
敌52军、54军和99军配属坦克,依托坚固的吴淞要塞子母堡群防御 工事,在30架飞机和多门大炮、舰炮的支援下,向我刘行西砚池的252团阵地发起反击。
该团刚到,立足未稳,阵地被敌突破,伤亡600多名, 被迫边打边退至张家桥、蔡家弄、朱家宅一线。
我83师、84师在陈家 宅、南金家宅、陈家桥、马家宅,
93师在陈行镇、清水轩,
26军77师在 沈家桥、陆家港等地近迫作业,挖开战壕、掩体,阻击敌人的反击,稳定 了战线。
15日晚,我83师247、248团和82师244团,向敌52军25师73、 74团发起进攻,力图夺取国际广播电台,因敌工事坚固,我准备不足, 未能奏效。
16日,兵团首长指示:各部队暂停攻击,巩固阵地,加强土 工作业,减少伤亡。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