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西安网红“求婚”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9月4日警方通报系吸粉带货的闹剧。策划人韩某1等5人虚构情节炒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2025年8月西安网红“求婚”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9月4日警方通报系吸粉带货的闹剧。策划人韩某1等5人虚构情节炒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警方依法对5人行政拘留,网信部门启动惩戒处理账号。
编排剧本是创作内容的常见形式,在影视、戏剧、广告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如果编排剧本的行为有以下几种情况,就可能涉嫌违法。
若编排剧本虚构内容并传播,在网络空间起哄闹事,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编排剧本时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诋毁,损害他人名誉,会侵犯他人名誉权。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元素,如情节、角色、台词等,或者抄袭、剽窃他人的创意和作品,就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如果编排剧本用于商业广告宣传,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内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判断内容是否低俗一般会从内容本身、表现形式等方面,结合社会公序良俗和相关法律法规来考量,以下是一些常见标准:
• 过度宣扬极端价值观:宣扬极端自私、拜金主义、不劳而获等不良价值观,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
• 违背伦理道德:包含违背人伦常理的情节,在编造剧本中如果出现违背基本家庭伦理的内容,且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批判,就容易被判定为低俗。
• 挑战社会道德底线:展示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如故意破坏公共设施、欺负弱势群体等,且没有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和纠正。
• 露骨的性描写:对性行为、性器官等进行露骨的描述或展示,容易引起他人的不适。像一些小说中出现大篇幅直白、详细的性描写内容,就属于低俗范畴。
• 暗示性的低俗表达:使用具有性暗示的语言、动作或画面来吸引眼球。比如广告中通过一些暧昧的动作和言语暗示性相关内容,以此来博人关注。
• 过度的暴力场景:详细展示暴力、恐怖、血腥的场景,且情节恶劣,可能会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伤害。
• 美化暴力行为:将暴力行为描绘成英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而忽视了暴力带来的危害和后果。比如一些作品中宣扬通过暴力手段来解决矛盾纠纷,而不倡导和平、合法的解决方式。
• 侮辱他人人格: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或行为对特定群体或个人进行贬低、嘲讽。比如在剧本中使用侮辱性词汇描述某个种族、性别或职业群体。
• 歧视特定群体:表现出对某一群体的偏见和歧视,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例如在作品中暗示某个地区的人都具有某种不良品质,这就是一种低俗的表现。
来源:风闻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