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茜有多敢?放着女一不演,偏去当丫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06:30 1

摘要:2010年,演员孙茜面临一个让外人看不懂的选择:一边是到手的女一号,戏份足、角色亮眼;另一边是《甄嬛传》里的宫女崔槿汐,戏份远不如主角,还得整天“点头哈腰”。换作旁人,大概率会选择女一,可孙茜却偏偏选了后者,这个当时没人看好的“小角色”,后来竟成了她演艺生涯里

2010年,演员孙茜面临一个让外人看不懂的选择:一边是到手的女一号,戏份足、角色亮眼;另一边是《甄嬛传》里的宫女崔槿汐,戏份远不如主角,还得整天“点头哈腰”。换作旁人,大概率会选择女一,可孙茜却偏偏选了后者,这个当时没人看好的“小角色”,后来竟成了她演艺生涯里最亮眼的一笔。

说起来,孙茜能和《甄嬛传》扯上关系,全靠导演郑晓龙的“老熟人滤镜”。2009年,孙茜在郑晓龙执导的《金婚风雨情》里演了男主的妹妹耿玲,戏份不算多,但她把角色的细腻演得特别到位,让郑晓龙记在了心里。

2010年《甄嬛传》筹拍时,剧组其实挺难的。那时候清宫剧已经扎堆,观众早就看腻了;加上剧里光女性角色就有三十多个,要挑出能撑住戏的演员,比在大海里捞针还难。郑晓龙不敢冒风险找新人,就先从合作过的演员里筛选,第一个就想到了孙茜,还特意跟她说:“剧本里好几个女性角色都适合你,你先看看,喜欢哪个跟我说。”

孙茜那时候正拍着一部年代剧,白天赶完戏份,晚上就躲在酒店房间里看《甄嬛传》的剧本,经常看到后半夜。她一眼就看中了沈眉庄这个角色,从端庄入宫到心死离世,层次特别丰富。为了拿下这个角色,她还专门写了两页纸的人物分析,把沈眉庄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都标得清清楚楚。

试镜那天,孙茜特意穿了素色旗袍,头发简单挽了个髻,往那儿一站,就有了沈眉庄的温婉感觉。试完几场戏,她心里还挺有底,可郑晓龙就只说了句“你先回去,有消息通知你”,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把孙茜的心悬了起来。

之后的日子,孙茜天天盯着手机等消息,可除了网上传的“孙俪演甄嬛”“蒋欣演华妃”,剧组一点动静都没有。眼看着安陵容、皇后这些重要角色都定了人,沈眉庄还是没信儿,身边朋友都劝她:“别等了,肯定没选上,赶紧找别的剧本吧。”

孙茜也觉得不能干等着,就去别的剧组面试,没想到一下子就被选上了女一。就在她准备签约的时候,《甄嬛传》的电话突然打来了,说她被选上了。孙茜又惊又喜,赶紧问:“是演沈眉庄吗?”结果工作人员说:“不是,是甄嬛身边的大宫女崔槿汐。”

这话一出来,孙茜懵了,从尊贵的妃子变成伺候人的宫女,换谁心里都得打鼓。那段时间她愁的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边是郑晓龙这样的好导演,《甄嬛传》的剧本也确实好,错过太可惜;另一边是女一,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演技,机会也难得。她甚至拿张纸,把两个选择的优缺点一条一条列出来,可越列越没主意。

没办法,孙茜只好找老师求助。老师听完直接说:“小龙导演的戏,再小的角色你都得去!”这句话点醒了孙茜,她突然明白,比起“女一号”的头衔,好团队、好剧本才是更珍贵的。

挂了电话,孙茜重新翻起崔槿汐的戏份,这才发现这个角色藏着大乾坤:她不是只会听话的宫女,甄嬛刚入宫时,她提醒“一入宫门深似海”;甄嬛被陷害时,她不离不弃,还敢找苏培盛帮忙;甄嬛成了太后,她也不恃宠而骄,依旧低调。这个角色就像一杯茶,越品越有味道。

为了演好崔槿汐,孙茜下了不少苦功。她专门去查清代宫女的等级制度,知道崔槿汐作为大宫女,地位比普通宫女高,说话做事得更沉稳,不能毛毛躁躁;台词也特意调整,跟甄嬛说话时语气柔和带关切,跟其他宫女说话时就严肃些,突出身份。

最让人印象深的,是崔槿汐为了帮甄嬛,答应苏培盛求亲的那场戏。孙茜跟导演聊了很久,觉得崔槿汐不是因为喜欢才答应,而是为了甄嬛,所以眼神里得有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拍摄时,她没刻意演悲伤,而是靠微微颤抖的手、紧绷的嘴角,把内心的挣扎藏在细节里。当她说“只要能帮到小主,做什么都愿意”时,连工作人员都被感动了。

后来《甄嬛传》播出,火得一塌糊涂,重播次数一次比一次多,台词还被网友反复解读。孙茜演的崔槿汐也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有人说“没有崔槿汐,就没有后来的甄嬛”,还有观众给她留言:“你让我觉得,宫女也能这么有魅力。”

靠着崔槿汐,孙茜彻底打开了知名度,后来又接了《芈月传》这样的好资源,演艺事业越来越顺。现在回头看,当年她放着女一不演,选个小宫女,真是选对了。

其实孙茜的选择,藏着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比起“看起来风光”的机会,能沉下心打磨角色、跟优秀的人一起做事,才是更长远的路。很多时候,我们总被头衔或者面子”牵着走,却忘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里。就像崔槿汐这个角色,没有女一的光环,却凭着细腻的演绎,成了观众记了十几年的经典,这大概就是“选对路,比跑得快更重要”吧。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