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日夜里,上海大舞台,29岁的何广智把这几件破事一口气讲完,灯一亮,评委直接拍灯,冠军到手。
地铁三小时、老鼠打洞、同事笑他“讲段子能当饭吃?
”——2025年9月2日夜里,上海大舞台,29岁的何广智把这几件破事一口气讲完,灯一亮,评委直接拍灯,冠军到手。
我盯着直播,脑子里只剩一句:原来狼狈真能换勋章。
他老家山东小县城,爸妈在厂里拧螺丝。
大专毕业,他也进厂,白班夜班倒,工资四千八。
出租屋在郊区,墙皮掉渣,老鼠比猫肥。
下班冲澡换衣,背包里塞满改到发皱的稿子,挤地铁去市区小剧场。
地铁晃三小时,他就站三小时,背段子。
剧场门口检票,一小时五十块,顺便偷听观众笑点。
段子被老板毙掉,他蹲在后台吃五块一份的炒面,边吃边改。
那天他发了个微博:炒面咸了,段子淡了,日子还得过。
七年,就这么过。
观众从七个到七百,再到七千。
没人教他节奏、气口,全靠一场场试。
有人嫌他土,他干脆把土味放大:租房合同上写“禁止养宠”,结果老鼠成了室友;同事听说他讲脱口秀,笑他“早晚回去打螺丝”;剧场门口保安看他改稿,问“这玩意儿能卖钱?
”他把这些全写进段子,观众笑完鼓掌,眼里全是“我也是”。
夺冠后他没飘。
采访里他说,下一步把段子剪成短视频,让挤地铁的人也能笑三分钟。
还惦记给剧场装个好点的灯,别让演员在昏暗里改稿。
有人说他代表草根逆袭,我倒觉得他代表一种活法:苦不避谈,钱慢慢挣,先把今晚的场子讲好。
舞台灯灭,他拎着那个旧背包往外走,背影跟七年前一样瘦。
只是这次,没人再笑他养不活自己。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