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刚刷到:隔壁村78岁的李大柱摔了一跤,被120拉到县医院,排队两个多小时没床位,最后在输液室躺了一夜。
养老能靠谁?
社保给的仨瓜俩枣都不够我妈买一盒慢病药。
昨晚刚刷到:隔壁村78岁的李大柱摔了一跤,被120拉到县医院,排队两个多小时没床位,最后在输液室躺了一夜。
这就是热搜背后最具体的注脚——中国老人2.2亿,占比15%,十年后要窜到20%,再往后更吓人。
说到底,钱在哪儿?
我妈农村户口,每月养老金149块,够买一袋面,不够交水电。
我算过账,按县医院平均住院日900块、护工150块来算,真要躺半个月得准备16000块打底,新农合报销完也要自己掏一半。
城里也一样,二姨退休金3600,听起来还行,可一盒进口靶向药就五千,吃得起一个月,吃不起一年。
我干过最蠢的事是给老爸买保险。
53岁那年我拉他去体检,糖尿病+中度脂肪肝,商业险直接拒保。
那一刻明白了:健康这张船票比黄金都贵,过了点就买不到。
于是我逼着自己开始三件事:
每月工资到账先给养老账户打10%,雷打不动;
晚上十点必须关灯睡觉,熬夜一次罚自己跑五公里;
周末拉爸妈跳广场舞、打太极,别小看,半年下来他血糖从8降到6.4,省了四千多的药钱。
还有人问,老了躺床上动不了咋办?
我观察过三个场景:
B,老同事两口子请居家阿姨,白班做饭打扫,夜班翻身擦身,一月9000,阿姨过年回家就断档,两老饿得啃凉馒头。
C,最绝的是我小姨父,提前五年学会做卤味和直播,如今67岁,每天下午出摊三小时,线上还能再卖200块,挣的不算多,但人活泛,精神头碾压同龄人,摔了两次跤医院都嫌他恢复得太快。
结论其实粗暴:
养老=健康+现金流+社交网,三样早准备就能少受罪。
别把希望押在某个神仙政策或天降孝子,真到那天,兜里有钱、身上有劲儿、身边有人,才是硬通货。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