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柏林健康研究所夏里特医学院柯尔斯滕·库布勒(Kirsten Kübler)教授、博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医疗集团及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他莫昔芬乳腺癌药物通过一种前所未见的机制增加子宫继发肿瘤风险。研究表明该药物直接激活关键细胞
子宫癌细胞示意图。
研究挑战了关于治疗相关癌症的长期假设。这些发现揭示了药物作用如何替代基因突变驱动肿瘤发展。
由柏林健康研究所夏里特医学院柯尔斯滕·库布勒(Kirsten Kübler)教授、博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医疗集团及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他莫昔芬乳腺癌药物通过一种前所未见的机制增加子宫继发肿瘤风险。研究表明该药物直接激活关键细胞信号通路(PI3K)——这是自发性子宫癌形成的关键驱动因素,从而颠覆了先前对治疗相关癌症发展机制的认知。
自 1970 年代问世以来,他莫昔芬在提高数百万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尽管疗效显著,该药物仍被证实与子宫癌发病风险存在关联(虽属罕见)。如今这项研究终于揭示了具体分子机制:在他莫昔芬相关子宫癌中,致癌基因 PIK3CA 的突变出现频率远低于自发性子宫肿瘤(该突变通常会激活 PI3K 通路)。相反,他莫昔芬直接激活 PI3K 通路,无需基因突变即可驱动肿瘤形成。
“研究首次证明药物激活促肿瘤信号通路的可能性,并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为何高效抗癌药会矛盾地促进其他组织中的肿瘤发展,”柏林健康研究所课题组负责人柯尔斯滕·库布勒教授解释道:“他莫昔芬通过直接提供肿瘤形成刺激,绕过了子宫癌关键驱动因子 PI3K 信号通路对基因突变的需求。”
虽然他莫昔芬治疗期间发生子宫癌的总体风险极低,且药物获益远大于风险,但该发现为提升治疗安全性提供了新方向。除了为这一长期医学谜题提供生物学解释,该突破更为个性化预防和干预策略奠定基础。研究团队计划在未来项目中探索类似机制是否也存在于其他药物的副作用中。
参考文献:Kirsten Kübler、Agostina Nardone、Shankara Anand、Daniel Gurevich、Jianjiong Gao、Marjolein Droog、Francisco Hermida-Prado、Tara Akhshi、Ariel Feiglin、Avery S. Feit、Gabriella Cohen Feit、Gwen Dackus、Matthew Pun、Yanan Kuang、Justin Cha、Mendy Miller、Sebastian Gregoricchio、Mirthe Lanfermeijer、Sten Cornelissen、William J. Gibson、 Cloud P. Paweletz、Eliezer M. Van Allen、Flora E. van Leeuwen、Petra M. Nederlof、Quang-Dé Nguyen、Marian J. E. Mourits、Milan Radovich、Ignaty Leshchiner、Chip Stewart、Ursula A. Matulonis、Wilbert Zwart、Yosef E. Maruvka、Gad Getz 和 Rinath Jeselsohn 合著的《他莫昔芬诱导子宫癌PI3K通路激活》(Tamoxifen induces PI3K activation in uterine cancer),2025年8月22日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DOI:10.1038/s41588-025-02308-w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