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系:过去、现在与未来》:天文学家幽默书写星系奥秘,既有对神话想象、观星历史的梳理,又有对星系起源与类型、暗物质等天文谜团的科学阐释,走进当代天体物理学前沿的谜团。
腹有诗书气自华
商务印书馆2025年9月新书发布会
时间:2025年9月8日(周一)18:00-20:00
特邀嘉宾:赵子琰、陈文聪
直播平台:当当自营、京东自营、天猫旗舰店等平台请搜商务印书馆观看
直播间9月新书
一、哲学思考
1. 星系:过去、现在与未来
2. 心身问题:心灵是物质的吗?
3. 批判性思维:如何教授与养成
4. 道德革命的结构
5. 情感的力量:道德规范性的元情感解释
6. 灵魂与存在: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评注与研究
7. “共见之处”:大理鸡足山的多重世界
8. 伏尔泰与启蒙之战,1750—1770
9. 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
二、传统与历史
10. 孔子语录
11. 易经导读及译注
12. 老子导读及译注(新订本)
13. 浙江方言常用字典
14. 大道惟史
15. 国史大纲(上下册)(简体字版)
16.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17. “枫桥经验”史料整理与研究丛书
18. 蔡元培论红楼梦
19. 中汉魏六朝辞赋
20. 游国恩文章学讲义
21. 知识世界与人类文明
三、政治法律类
22.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23. 论英格兰共和国:英格兰王国的政府或政体形式
24. 政治学导论
25. 政治哲学导论
26. 像法律人那样推理
27. 法律科学导论
28. 为自然法辩护
29. 道德论证内外谈
四、人物与生活
30. 健康由我(第13版)
31. 爱的研究
32. 汉语方言学
33. 我生命的流转之光:安东尼奥尼谈电影
34. 我生命中的时光:自传
35.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
36. 八卦男
37. 缪勒自传:一首断章
1.《星系:过去、现在与未来》:天文学家幽默书写星系奥秘,既有对神话想象、观星历史的梳理,又有对星系起源与类型、暗物质等天文谜团的科学阐释,走进当代天体物理学前沿的谜团。宇宙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对象,在这本短小精悍的著作中,奥·格拉尔以生动的笔触讲述星系的观测历史、主要天文学家、星系的类型与演化、宇宙结构的起源等,呈现星系研究的整体景图,揭示了宇宙与人类千万年来的羁绊,展现了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未来研究方向。2.《心身问题:心灵是物质的吗?》: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思考人类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打破常识误区,重构对“自我”的认知,再度追问“我是谁”。
为什么当我们想要喝水时手就会去拿起水杯?为什么过度的悲伤会导致人心脏疼痛?从笛卡尔将心灵和身体截然二分开始,心身问题便成了一个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
心身问题即讨论心灵与身体关系的哲学问题,如心理现象会导致什么样的生理变化、生理变化又如何影响心理状态。本书介绍并分析了哲学家对心身问题的多种看法,着重介绍了以罗素为代表的中立一元论作为心身问题的解决方案,主张心灵和物质由更基本的中立要素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见。
3.《批判性思维:如何教授与养成》:批判性思维:现代人的必备技能,从来源、概念,到理论、实用技巧、教育方向,厘清批判性思维的方方面面,指引教育方向。
为什么爱因斯坦说“常识是18岁前积累的偏见”?为什么同样的事实会引发截然相反的结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批判性思维不再是选修课,而是每个人的“防身术”,我们要如何学会它?
作者从哲学、心理学与科学视角,追溯批判性思维的起源与定义,剖析其核心要素。通过方法论解析和案例分析,证明批判性思维可被系统教授、训练与评估,为教育者、学生及思考者提供实用指南。
4.《道德革命的结构》:遗体利用的合法化、堕胎权利的拉锯战、患者自主权的觉醒……深入剖析道德变迁著名案例,结合鲜活历史叙事,解析道德变革的内在逻辑。
为什么昔日的道德准则,在今天会令人无法容忍?
为什么昨日的罪大恶极,会成为今日的基本人权?
罗伯特·贝克在书中通过典型、生动的案例,揭示了道德观念发生变革的规律:这些变革并非渐进改良,而是与托马斯·库恩笔下的“科学革命”相类似,即旧范式的崩塌、新范式的崛起。
5. 日新文库(第四辑)
“日新文库”意在成规模地出版有见地的新成果、新作品,为学界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更希望通过这套书领风气之先,提供新的学术出版方向。丛书专注收入海内外青年学者的优秀成果,反映重要学术问题、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领域、跨学科的潮流。第四辑书目:《情感的力量:道德规范性的元情感解释》《灵魂与存在: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评注与研究》《“共见之处”:大理鸡足山的多重世界》《伏尔泰与启蒙之战1750-1770》
6. 《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不仅是一部“回应”了时代挑战的著作,更是一部“塑造”了未来议程的经典。
本书成功地将美学从传统形而上学的迷雾和早期分析哲学可能导致的虚无主义威胁中解放出来,为其在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健康发展,开辟了一条清晰、理性和富有建设性的道路。其不朽的“里程碑”意义,正在于其承前启后、破立结合的伟大智识勇气与卓越的理论建树。
7.《孔子语录》:读一言而致万思,小读本而大智慧。精选孔子的语录,选择范围全面,既包括《论语》,也有《礼记》《孔子家语》。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作品,是经典,是学术,是历史,是政治,是人生。他的圣言,是智慧,是哲理,是悲叹,是希望,是力量。本书从典籍中精择圣言,剔其繁难,只保留对当下有借鉴意义的教诲,只截取其中最直击本质的句子。
8. 陈鼓应三玄四典诠释书系:学术大师陈鼓应带你零基础读《易经》《老子》
《易经导读及译注》是陈鼓应先生新近撰写的《易经》普及读本。本书有三大特点,其一,重视卦象和《易经》原文的阐释,语言简明直白;其二,导读梳理了《易经》全书架构;其三,点评部分阐发《易经》的思想,结合生活实际,并逐条分析从《易经》到《老子》哲学的发展脉络。
《老子》一书是古代哲学的代表著作,五千余言字句简质而理蕴幽深。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由字句入手,解析老子哲学道法自然、尚柔贵谦、守雌无为等思想之下蕴含的和平主义与民本思想,揭示儒与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两端,相反相成、同源异流的复杂关系。
9.《国史大纲》(简体字版):探寻国史真谛,召唤民族之魂。一部影响了几代国人的中国通史不朽之作。首度推出简体横排版。
在这部通史巨著中,钱穆先生以纲举目张之体论述了上自远古、下至20世纪初叶的中国历史进程,对历代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风习、文化思想及其相互影响均有深刻揭示,以此阐明中国时代变化之特征、一脉相承之传统、多元宽容之文明、治乱盛衰之缘由。
10.《“枫桥经验”史料整理与研究丛书》:“枫桥经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群众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典型经验,自形成以来始终坚持注重群众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建设。
11.《蔡元培论红楼梦》:红学专家苗怀明教授精心搜集整理蔡元培先生所有相关资料的汇编,使大家对蔡元培先生的红学贡献有着更为完整全面的了解。
本书系统搜辑蔡元培与红学相关专著、日记、书信、简历、书序、演说词等资料,附编辑录张元济、胡适、鲁迅等人的相关书信、书序及论文,从各个方面反映蔡元培红学研究在当时的传播和影响。
12.《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东京审判亲历者梅汝璈大法官遗著(未完成稿)再版,再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历程。
本书是已故梅汝璈先生的遗著(未完成稿),概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东京审判的历史实践所确立和发展的战争罪行原则。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撰写的这部著作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历史、结构、机制、理论等多方面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13.《政治学导论》:拉斯基代表作《政治学基本原理》的精华内容,为非专业读者撰写的政治学入门著作。
拉斯基认为,国家的本质是主权性质的法律命令,决定法律内容的是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的目的应该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鉴于国家的法律秩序所表达的是人们的有效需求,所以如果公民的物质地位存在巨大的差别,那么国家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因而拉斯基主张,国家是诸多社会联合体中的最高形式,对于国家的目的而言,自由可以让人们确切地表达需求,平等则是这些需求得到公正权衡的唯一保障……
14.《道德论证内外谈》: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关于“道德模式”的独特哲学理解。
在这部于1994年出版的作品中,沃尔泽没有沉浸在“冷战”结束后欧美对自由民主的乐观心态中,而是敏锐切入迅即涌现的民族主义、部族主义浪潮,以及种种形式的差异政治。他在这个新的时代语境中重新审视、完善关于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独特哲学理解,并进一步阐释社会批判的运作模式及其人性论基础。
15.《健康由我》(第13版):畅销欧美40余年的健康教育百科全书!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先生专文题词推荐。
本书内容主要讲述疾病预防和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方法,号召读者在年轻时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树立一种对健康自我负责的态度。本书涉及的主题有:压力管理、心理健康、饮食、体重管理、运动、性健康、节育/避孕、感染病预防、癌症预防、心脏病预防、戒烟限酒、药物使用、医疗决策,等等。
16.《爱的研究》:20世纪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关于“爱”这一经典命题的解读,奥尔特加所有作品中传播最广的书籍之一。
本书收录的均为奥尔特加有关爱的著名篇章,作者围绕爱的主题,潜入爱的不同阶段,揭发爱的心理、爱的意义与意识的差异,探讨坠入情网的现象以及对于爱的对象的选择,厘清一般人对爱的错误认知。可以说本书是奥尔特加·加塞特关于爱的精彩的哲学讨论。
17.《我生命的流转之光:安东尼奥尼谈电影》: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随笔访谈集,简体中文首度出版。8篇电影随笔,9部电影自述,30篇访谈串起30年导演生涯,以文字剖解“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如何异化。
因为安东尼奥尼,现代性第一次以如此具象的方式出现在银幕上。他借镜头挖掘红色内里深深的冰冷,审视喧哗背后的虚无与失落,将电影由新现实主义拉入更加疏离与切身的心理真实。所有人都是同一个人,每种生活都是一段相似的旋律。本书借文字重新展示安东尼奥尼对现代社会的肢解与观察,带我们领略他独特语汇下的二十世纪孤独。
18.《我生命中的时光:自传》:和哲学家奎因一起冒险!感受哲学的无穷魅力,体验世界的多彩风情。
“我们确实被赋予了这样的能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我们自己。”奎因以对苏格兰诗人彭斯的两行著名诗句的改写,开启了他对自己生命中的时光的讲述。从20世纪初他在俄亥俄的阿克伦出生开始,奎因带我们穿越了超过3/4世纪的时间和10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他对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密切观察。他以一种既饱含深情又朴实无华的笔调,对他那漫长的、五光十色的、富有成就的一生,做了栩栩如生的叙述……
19.《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从撒丁岛乡野到铁窗下的书桌,深描意共创始人、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生命历程,褪去“著名陌生人”的历史面纱,重新发现“脱离尘世”的殉道者在尘世的生活。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然而,在种种神圣化塑造之后,他的真实生平却常为人所忽略或误解。葛兰西几乎从未摆脱身心痛苦的折磨。他在对命运的反抗中度过一生,就连生活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反抗。葛兰西独特的人生轨迹,与他的思想历程一样,饱含着超越时代的复杂与幽深。
20.《缪勒自传:一首断章》:将《梨俱吠陀》介绍给西方世界的人——马克斯·缪勒临终自传
马克斯·缪勒的一生跌宕起伏:从德国到法国再到英国,并最终成为牛津大学教授;从浪漫主义者蜕变为近代比较语文学、比较宗教学与东方学奠基人之一。缪勒以敏锐的眼光与深刻的意识,将自身生命历程与思想成长融入19世纪欧洲广阔的学术、政治、社会背景,由此呈现了彼时欧洲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以及东方学在西方的产生历史。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大词典》
来源:商务印书馆